楚临峦又忙碌了起来。金环则正式开始了人妇生活,认真跟裴氏学着管起了家事。
因着朝堂大换血,科举考试从三月起,都恩加一科。二哥楚临森和狄佰寒都会参加今年这科考试,只因楚临峦说了,如今天下都知楚家忠良,正是锦上添花时。
蓝歌回来了,金环极高兴,倒叫小桃红有些吃味。她的婚事要拖一年,国孝,不可见喜乐。
狄家却在这时候闹出了不小的事,金环被狄十嫣哭着控诉的时候,虽对狄一秋的心思早有耳闻,不由也是一呆。
狄一秋要走。他想去看看大江山川,走访民间,体味平民生活,看看能不能凭他之力做些造福百姓的事。楚璇自是不肯的,狄一秋眼瞅着要十九了,却连亲事都没有定,他是狄家长子,日后总要扛起狄府门楣。可好说歹说,狄一秋只是沉默,楚璇哭的狠了,才安慰几句:“不是还有佰寒么?”
佰寒小脸板着,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狄十嫣是实在没办法了,心里又小小地埋怨起金环和楚临峦来,知道这个孩子最崇拜她大哥的,金环也不见怪,只是十嫣叫自己去劝……金环是真的不知如何劝才好。
直到佰寒也来了,同狄一秋不同,他和十嫣的面貌随了楚璇,小少年已经出落得极清俊的眉眼微微蹙着,半晌道:“姐姐若劝不动,至少……让大哥记得回来。”
金环一愣,她没有想过,狄一秋的心思,竟是一避久不归。
她心中琢磨了一下,同狄一秋约在一处茶舍的雅室碰面。那日来的早了些,陪她来的青松将一切布置妥当后,就在雅室外候着,金环百无聊赖地饮了杯茶,一侧目,却看到金瑶同一个很眼熟的女子碰头上了同一架马车。
明蓉。
明家在明蓉祖母辈有人嫁到了成睿母亲一族里,这表亲沾的并不算太近,加上明加有一位老太爷坐镇,倒也没有真的搀和到睦亲王谋反一事中来。只是睦亲王倒的太彻底了,史册上他都要被记一笔乱臣贼子,所以明家同他沾亲带故,总也低调了许多。
看明蓉就知道了,她一向自恃甚高、最是趾高气昂的,如今出行打扮也素淡了,马车虽还带着明府徽记,却是极普通的车架。
只是,金瑶何时同她这般要好了?
“环妹妹。”金环回神,转头见狄一秋解了大氅递给身后小厮,顿了一下,看着她道:“不叫人在一旁服侍么?”金环知道他是避讳她的名声,也开始懂得避嫌了。
眼前人看起来劲瘦了不少,身姿修长,脸颊轮廓更显分明,目光沉沉,竟再无过去那般意气风发的感觉。
“秋大哥哥坐吧。”金环示意他的小厮留半扇门开着,门外有人守着,也不怕人听了他们说话。
狄一秋缓步坐到她对面,见她为自己斟了一杯茶,素指纤纤,衬着青花瓷茶器,更是玉质光泽。便避开眼,淡笑道:“谢过三嫂。”
话音一落,满室寂静。
金环苦笑一下:“你这么一叫,我倒觉得自己老了十岁不止。”
狄一秋很快看她一眼,之后眼睛垂落在眼前杯具上,只她今日音容笑貌已深深印刻在心底,像是一夜盛放姿态妖娆的花,多了些妧媚明艳。
“我知道肯定是十嫣又去闹你了。”狄一秋摇摇头:“她还是小孩子心性,你莫怪她。”
“怎么会怪她呢?原本今日,也是我自己想来同你说这番话的。”金环一笑,手指无意识地在杯壁上碰动了几下,方道:“原本有话说,父母在、不远行,我该劝着你留下,成婚生子、光耀门楣才是。”
最后半句落下,狄一秋只觉得心扎针一般痛。
“可如今你父亲母亲都还年轻,不趁此时去看看大好河山,晚几年,拖家带口,再任性走了,才是不妥。”
狄一秋抬目看住她,金环耸耸肩:“人有想做的事,就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完,不论结果。只是……”她眸光软下来:“秋哥哥,家里的人都会担心你,他们最怕的,不过是你一走无踪。”
狄一秋胸口发紧,他最想问的其实是:你呢,你也会担心我么?她一定会笑着说是吧……像家人那样。
微阖了眼,却听金环道:“秋哥哥,今日你答应我一件事。”见引了他看过来,金环才站起身,门外走进来一个白裘斗篷的女子,不过十七岁左右,身材圆润,个头也算是女子里出类拔萃的,金环在她身侧一站,倒被比的极娇小。
“这是玉家姐姐,名唤玉箐的。”金环为二人引荐:“玉家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如今春后正有商队要南下,秋哥哥若想去,不妨加入他们一行。”
金环见他眉头一皱就想拒绝,忙拦了道:“玉家的粮食生意做的极大,最懂南地哪里的粮食好,产量丰。你既有钻研两熟三熟粮食的心思,跟着有经验的人一行,不是更好么?”
狄一秋没吭气。
金环见他有所松动,忙拉了玉箐的手:“玉姐姐,这位是狄一秋,号稼穑生,正是我们家最心怀天下、志向远大的人!”她说的夸张,狄一秋看她眉飞色舞的模样,只想抬手去抚一抚她柔软的顶心。
手在背后握成了拳。
玉箐像是完全察觉不到二人间有些怪异的气氛一般,只极爽利地拱手行了一礼,两人这也算正式见过了。
狄一秋知道他不让步,母亲怕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叫他离开,如今金环说的也不错,玉家必然是天南地北的收粮,自然知道好的产地在哪儿,他跟着也是节省时间。
三人暂且定了这事,玉箐又细细说了他们家几波商队的出发时日,狄一秋心里有了数,便想定在三月中就出发离开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