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3年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城,出现了一种类似“天花”的新病。
因为该病的症状与“天花”都是以皮肤发疹为其主要临床特征,所以当时医学界就以皮肤疹的大小来加以区别为“小天花”或称为“西班牙病”。
据说之一,在1495年那不勒斯被围困时,被驱逐出城,患有这种“小天花”的流莺们,向城外法王查理八世的雇佣军投降之后,获胜后的法军还未回到巴黎时,就已经因染上这种所谓的“小天花”。
而主要由法国、西班牙、日耳曼、瑞士、英格兰、牙利、波兰的雇佣兵在几乎全军覆没的纷纷回乡之后,这种“小天花”也速度蔓延到整个欧洲。
1498年,著名的葡萄牙海上探险家伽马在绕过好望角,将此种“小天花”传到了印度后,印度人称此病为“葡萄牙疮”或“欧洲病”。
大约于1505年,此种所谓的“小天花”由印度传入中国广东岭南一带,被当时的国人称为“广东疮”或者“杨梅疮”,此后向内地传播。
该病于1569年出现于日本东京,因岛国商人认为是由中国传入,故称“唐人纵情病”或“唐疮”。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对该病有详细记载。
至今未止,此种所谓“小天花”的传染病,至少曾经有过50多个名字:
比如,它曾被法国人称为“那不勒斯病”,被那不勒斯人成为“法兰西病”……
被法国流莺戏称为“丘比特病”,以及被患此病为荣的贵族们称为的“风流病”……
俄罗斯人把它命名为“波兰病”,波兰人把它命名为“德国病”,葡萄牙人和北非的居民把它命名为“西班牙病”,而土耳其人甚至创造了“基督教病”这个词。
关于它的起源,全世界上的猜测一直扑所迷离,伴随着最初时疼痛、发汗、腹泻、尿液增加等多种不良反应的低效“血液清洁剂”的治疗。
直到1908年用于第一种治疗梅毒疾病的抗生素于的问世。
1909年,化学疗法先驱保罗·埃利希的助手秦佐八郎先生,发现有一种编号为606的阿托克西衍生物,对应感染上梅毒的家兔有着治疗作用。
随后,在黑猩猩和人体上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当年就获得了"埃利希--秦氏606"的专利。
次年,这一发现在德国威斯巴登内科医学大会上首次公布,于全世界引起轰动。
保罗·埃利希先生,免费为患者提供65000份药品,还将这种新药命名为“Salvarsan”。如果使用得当,它能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尤其是受感染后及早施药,疗效更佳。
然而,埃利希先生要发明一种理想抗菌剂的梦想,在“Salvarsan”身上并未真正实现。
因为它具有副作用,在低剂量时还会使螺旋体产生抗药性。
但是,作为上个世纪初时,治疗性病最有效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912年,埃利希先生又发明了的改进“Salvarsan"的“914”,它有极好的疗效,并且比606更易溶于水中。
2005年1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出版的《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谜》一书中, 首先讲述在大航海时代,梅毒被殖民者从新大陆带回欧洲,并逐渐在欧洲散播的故事。
以及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这一疾病的根源、病理特征和现代治疗手段。
下部,则是讲述从近代以来,诸多影响世界的历史人物均不能在此一疾病中幸免。 以及梅毒在给他们带来肉体上的痛苦和死亡之外,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它使一种人获得非凡成就,又使另一种狂人给全世界带来灾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