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向来商贾逐利
楚山孤2025-07-30 09:033,351

  赵敬尖细的声音响起之后现场便归于平静,百十双眼睛齐刷刷的盯着他,赵敬的心中竟有着一丝紧张,但想起朱慈烺的嘱咐,赵敬又使劲的平复了一些心情。

  “咱家在这里先传达一下太子口谕,太子殿下十分欣慰各位义商今日能够赶到这次拍卖会的现场,本次拍卖会将会对朝中部分大臣的字画以及当今圣上的御用之物进行竞拍,价高者得!”

  赵敬的一出口,现场顿时便传出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还以为太子搞这个什么拍卖会就是个圈钱的噱头,没想到还真有些东西,如果真的能拍得一些御用之物回去也可当做传家之宝啊。

  “肃静!肃静!”

  见现场开始有些嘈杂赵敬赶忙抬起双手向下按了按,众商人这才渐渐地噤了声。

  “每件拍品都是低价,诸位若有意拍下可举手示意,若再有其他义商想要这件拍品可继续举手,每举手一次默认加价一千两,当然也可以直接说出自己能出的加码,咱家喊三次之后没有再加价的,拍品即为最后一位义商所有。”

  说着赵敬冲身后的一个小黄门使了个眼色,小黄门赶紧从台下拿了一个类似于衙门中惊堂木一般的黑色木块递到了赵敬的手里。

  “落木既定,下面请出今天的第一份拍品。”

  赵敬一挥手,两个小黄门将一副展着的卷轴拿上了台,是一副书法作品。

  “今日的第一幅拍品是詹事府少詹士府少詹事黄道周黄大人手书的兰亭集序,起拍价一千两!”

  早在几天前朱慈烺便安排赵敬执自己的名帖遍访了京师里所有有一些影响力的大臣,或求字,或求画,大臣们当然不好拂了太子的面子,更何况自己的书画能被太子殿下看上也是一种殊荣啊,所以无不有求必应。

  为了搞个开堂彩,朱慈烺特意将大明书画界大名鼎鼎的有“三株树”之称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的作品放在了最前面,希望能借他们三人的名气给这次拍卖会开个好头。

  黄道周为人忠烈刚毅,在对朝廷的忠诚方面丝毫不输南宋名臣文天祥。

  作为书法大家,他的书法更是具有他自身典型的人物风格特色,刚正不阿的笔法,行云流水的气势,他的用笔多波磔、少停蓄。多方笔、少圆笔,古而不怪,又尽显刚烈个性。

  “我出一千两!”

  一个坐在第三排的年轻人首先举起了手,正是京城恒源布行的陈少东家。

  黄道周虽然官职不是很高,但是作为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在士林当中却有着极强的号召力。

  这些商人都不是傻瓜,竞拍的第一幅作品就是这种大佬级别的,那后面的官员至少不会比黄道周的官职低。

  这些商人都很现实,平日里自己这种商贾登门恐怕这些官员连正眼都不会看自己一眼,但是如果今日里自己斥资拍下他们的字画,总是结了个善缘。

  常言道文人相轻,恐怕这些官员背地里也会很关注今日的这场拍卖会,如果自己的字画在今天晚上拍了个好价钱第二天在同僚面前也会很有面子。

  “陈少东家有眼光,黄大人这幅字拍回去挂在你的书房里顿时便上了几个台阶啊!还有没有其他的义商出价啊,一千两一次,一千两两次一千两.....”

  “我出两千两!”

  就在赵敬准备落下惊堂木的时候,又一个声音出现,正是京城福聚德酒楼的吴老板。

  “我出两千五百两!”

  随着吴老板的出价,现场的气氛顿时进入了一个小高潮,经过几轮角逐,黄道周的兰亭集序最终以六千两银子的高价被恒源布行的陈少东家拍得。

  赵敬将卷轴卷起来亲自交到了陈少东家的手中并对他表示了祝贺,陈少东家冲着台下的一众商贾团团作了个揖便喜滋滋的回到了座位坐下。

  “下一件拍品,少詹事王铎王大人的《琅华馆帖》,起拍价一千两!”

  王铎作为三株树之一,一向精于诗文书画,其中书法成就最高,其一生坚持习帖从未中断,以纵横捭阖、沉雄恣肆的行草书名闻朝野,与董其昌有“南董北王”之称。

  这《琅华馆帖》是他的得意之作,看来朱慈烺这太子的面子确实不小,让这位老大人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最终王铎的作品也以五千六百两的高价的京城刘氏米行的老板拍到了手里。

  第三个竞拍的则是户部尚书倪元璐的行草《冒雨行乐陵道诗轴》,倪元璐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以雄深高浑见魄力,书风奇伟。

  黄道周曾言倪元璐在植根传统的同时,又在竭力寻求变化,其学古人,灵活变通,学到举一反三。

  其受益苏字,便能将苏字的扁平结字特征,反其道地化为偏长狭瘦的自家构字法则;学王字,却能把王氏书中居多的方笔,变成自己腕下能随机生发的圆笔。

  其书风渐趋浑沉,又能将揉、擦、飞白、渴笔等技法引入其中,借以丰富作品内涵。并以奇险多变的结体,聚散开合随机应变,再以字距极密、行距极宽的章法布白,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图像。

  倪元璐的这幅作品最终竟是拍到了一万两千两的高价,被一位来自通州的粮商拍得。

  倪元璐和黄道周王铎的书法各有千秋,最后的成交价格却相差这么多,和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的官职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黄道周和王铎纵然名气很大,终究只是个詹事府的东宫属官,和倪元璐这种实权派是没有可比性的。

  作为这些商人,如果能因此和当朝户部尚书攀上了关系,那他手指缝里稍微漏一点就够他们这些商人吃用不尽了。

  在这之后又是陆续的拍出了十几幅官员的书画,基本上都在三四千两之间的价格,只有孟兆祥写的一幅字拍出了四千五百两的价格。

  “没想到先生的字如此值钱,改日给本宫另写一副,本宫装裱起来挂到寝殿里。”

  此时朱慈烺正和孟兆祥各自品着一盏香茗坐在偏殿中看着外面的状况。

  “老臣若是早知道写几个字就能赚这么多银子,这几日便多写几幅了,说不定我虎贲军明年的军饷都一并有着落了。”

  孟兆祥此话一出,这一老一少不禁相视一笑,这段时间的相处,让朱慈烺和孟兆祥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他们虽是君臣,也是师生,但更像是一对忘年之交。

  “殿下,老臣看着这一会拍卖会少说也得入账了七八万两银子了,不过老臣看着有两伙人一直没有动作好像是在观望。”

  朱慈烺微微地点了点头,将脸上的笑容敛了起来。今天晚上的这二百多商人,大致分为三派,一派是京城中从事各行业的商贾,这一派人数最多,不过他们虽然有些实力但是也仅仅局限在京城周边。

  另一派则是陈经纶这次进京带来的福建商会的十几个商人,都是跟着陈经纶一起的大海商,每个人手下少说也有着几十条海船,颇有一些实力。

  最后一派则是坐在院子靠后位置的十几个人,是来自山西王家和田家的商人。

  山西商人此时已是在北方打开了名声,单是有名头的就有八家,统称“山西八大家。”

  分别是两王、靳、范、梁、田、翟、黄这八家,这八家可谓是明末清初的晋商之奸雄,他们无视朝廷对于女真和蒙古的封锁政策,偷偷的走私粮草铁器并代女真鞑子销售劫掠财物,使地朝廷封锁政策的失败。

  可以说,前世大明的灭亡和这八家汉奸商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前世满清定鼎中原后,顺治皇帝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八大晋商,并赐给他们服饰和“皇商”的称号。

  这八大家自此取得了别的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他们不但为皇家采办货物,还借势广开财路,成为拥有数百万之富的大皇商。

  然而他们这八家的繁荣却是踩着无数汉人的鲜血和尸体得来的。

  此时这八家已经是结成了利益联盟,已经基本垄断了山西宁夏周边几省的生意。

  然而他们的野心不止于此,还想要将手深到帝国首都天子脚下,这次便派来田家家主田生兰和王家家主王登库来京城事先趟趟水。

  此时在拍卖会上比较活跃的都是京城附近的商贾,山西的田生兰和王登库还有陈经纶带来的福建商人目前还都没有拍过东西。

  远远的看着田王二人的嘴脸朱慈烺的脸色不禁阴沉了下来,不管前世还是今生,他最恨的向来就是靠出卖国家出卖民族而获取个人利益的汉奸。

  如果不是顾忌到他此时的身份,他现在就想差人拿下这两个大汉奸砍下他们的头以泄心头之恨。

  可是此时朝廷手里并没有他们暗中资敌的证据,如果贸然拿下他们恐怕会引起商贾的恐慌,以为朝廷是惦记他们手里的财产。

  “哼,就当是我暂时把钱存在你们那里吧,早晚我连本带利全都一起收回来。”

  朱慈烺此时在心中暗暗想道。

  “田掌柜,我看着那帮南蛮子也没有动作呢。”

  王家家主王登库遥遥的看着陈经纶等福建商会的商人,嘴里一边磕着西瓜子一边对坐在一旁的田生兰说道。

  “王掌柜,你以为都和京城这帮笨蛋一样,两只眼睛都盯着那几幅破字,那些南蛮子精明着呢,反正都要花银子与其买一堆废物回去,还不如拼个大价钱拍个硬通货请回家,没准将来还能做个护身符!”

  田生兰嗤笑着看了远处的陈经纶一眼,发现那帮南蛮子也在打量着自己,顿时便轻蔑的哼了一声转过了脸去。

  此时又是一个小商人拍下了一个朝廷官员的山水画,喜滋滋的下了台。

  一个小黄门走上台在赵敬的耳边耳语了几句,赵敬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即清了清嗓子,尖细的声音又在场中响了起来......

继续阅读:第六十一章 我出七十万两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归日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