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再一次的照耀在太原已经遍体鳞伤的城墙上,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大顺军再次对太原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为了能够打下太原,这一次汝侯刘宗敏亲自率领敢死队登城作战。
山西总兵薛观终究还是在昨夜的寒风中静静的死去了,太原明军在蔡懋德的带领下再次展开了顽强的反击。
但经过十日的血战,太原的守军已经基本上死伤殆尽,只剩下数百伤兵和几千民壮,根本抵挡不住大顺军的猛烈进攻,终于在一个时辰之后,太原城告破。
此时残破的太原城头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尸体,有明军的也有顺军的,数丈宽的城墙上少数也堆了数千具的尸体。
血液顺着城砖的缝隙淌到了城下,李自成的脚踩过还没干透的血河,在干净的路面上留下了一个接一个的血脚印。
城头的明军已经全部被歼灭了,蔡懋德手执断剑斜靠着城楼的门柱上,身上的伤口此时正在汩汩的向外流着血,已经在他的身下汇集了大大的一滩。
数百名顺军士卒已是将他团团的围在了中间,刘宗敏在亲兵的带领下赶了过来。
“奶奶的,你就是山西巡抚蔡懋德啊,他妈的也没长着三头六臂啊,这十天下来咱手下可是有不少的弟兄死在你手底下了!”
“贼子休要废话,要杀便杀!”
刘宗敏气的眼睛一瞪,正要发作却听到人群后传来一声声的陛下的声音,原来是李自成已经到了这里,刘宗敏只好暂时停了手。
李自成走到蔡懋德的身前,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其貌不扬的朝廷官员。
实在想不通为何这么多朝廷的骄兵悍将都挡不住他大军的一击之威,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却生生将他的大军挡在太原城外十天造成了数万的伤亡。
“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这十天的负隅顽抗朕死了多少将士,接下来的几天这座太原城会有很多人因为你的愚蠢而死,你的家人也会死!”
面对着李自成有些怨毒的眼神,蔡懋德突然放声大笑。
“流寇就是流寇,沫猴而冠也敢自称朕?不劳你费心,昨夜本抚的夫人已经带着一双儿女自焚殉国了,你的屠刀又能吓得了谁?”
蔡懋德的笑声中有解脱也有着对李自成的蔑视,即使当日面对着孙传庭的剿杀李自成也没有感到害怕,此刻这个朝廷狗官的笑声却是让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李闯王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惧。
“捷轩,通告全军!大军入城后三日不封刀,以告慰这十日来阵亡将士的英灵!”
刘宗敏脸上露出了一个残忍的笑转身便去传达将领,蔡懋德脸上却是面无表情,他知道李自成残忍的屠戮太原百姓只是源于他心底的恐惧。
“说吧,你想怎么死?”
李自成充满杀意的眼神再次看向了蔡懋德,蔡懋德凛然不惧,他绝对不会让流寇的刀剑污了自己的忠义之躯。
断剑重重的从蔡懋德的项上划过,一团血雾瞬间喷涌而出,生命的神采从他的眼中渐渐逝去,只是他的身躯还依然强撑着不肯倒下。
“如果大明的官员都像蔡懋德这般悍不畏死,我大顺要死多少人才能打到京城?”
李自成突然间有些泄气了,霎那间竟是有了想要班师会西安的想法,不过他这句丧气的自言自语身边的众将士虽然听见了却是不敢回话。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却是顾君恩一脸兴奋的赶了过来。
“皇上,皇上大喜啊!大同总兵姜襄宣府总兵王承允派人送来降书,愿意归降大顺助咱们拿下大同宣府!”
闻听此言李自成刚才脸上些许的颓然之色顿时烟消云散,看来朝廷之中似蔡懋德这种硬骨头还是少数啊。
此时太原城陷落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大同城,此时就藩大同的代王朱传㸄正带着王弟永庆王朱彝棙巡视着大同城防,大同巡抚卫景瑷总兵姜襄和一众大小官员全都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
看着城外的一片荒凉,朱传㸄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代王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一代了,大明立朝对于藩王都有着颇多限制。
他这一生也没有多大的志向,就想着荣华富贵过这一辈子就够了。
本以为这流寇之乱断断续续的打了这么多年也没见怎么样,不会影响自己的享受,没曾想好像一夜之间这李自成就成了大患。
不仅在西安称了帝而且转瞬间就打到了太原,不知道太原能支撑多久,若太原失守大同可就危险了,到时候代王府这三千多条人命可就危险了。
“卫巡抚,大同城防可完备?”
代王将忧心忡忡的目光自城外收回投到了卫景瑷的脸上。
“殿下,现在大同共有官军六万人,由总兵姜襄大人统领,微臣这几日又发动城中百姓,募集民壮丁勇共计五万余人,现在大同的城防力量十分充足。”
“微臣探知此次攻击太原的流寇差不多有十几万,咱们得兵力攻击或有不足,防御的话只要方法得当应可保无虞!”
卫景瑷也是难得的一个干臣,在大同任职多年官声很好,代王也是从别人耳中听了很多,现在见卫景瑷如此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的忐忑也是稍稍平息了一些。
“只是,山西巡抚蔡懋德前日派人来大同求援,太原现在形势已是十分危急,昨日微臣已催促总兵姜襄发兵救援.....”
卫景瑷昨日便发了行文催促姜襄派兵,可是直到现在也未见动静,他虽是大同巡抚但兵权现在全在姜襄手中,对于他的阳奉阴违卫景瑷有时也没有对策。
此时在代王面前他刻意提起此事也是想借助代王的威势逼着姜襄出兵。
可是卫景瑷过高的估计了代王的操守,听到卫景瑷告状代王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便有些难看。
“卫巡抚,此时大同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太原,大同可是有代王一脉数千条命,若是有失你卫巡抚可是难辞其咎!”
卫景瑷还想再争辩几句,却被代王挥手打断。
“不要再说了,太祖祖训若边事告急藩王有权节制本地文武全权处置军机,出了问题本王来承担!”
见代王如此强硬,卫景瑷也就不便再说,一旁的姜襄却是心中暗喜,这样一来自己的兵马也就更加名正言顺的不用再动了。
之后众人便巡视到了大同城的西门,从大同整体的防御体系的建设来讲,西门的防御最为薄弱,因为大同的这四个城门,只有西门没有瓮城。
无形之中也就增加的西门被攻破的可能性,代王虽然基本上是个酒囊饭袋,但还不傻。
“卫巡抚,西门是大同的薄弱之处啊,务必要挑选精兵强将在此防守,以免出意外!”
卫景瑷点头称是,说此处已交由总兵姜襄亲自镇守,闻言代王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时一直跟在代王身后的永庆王朱彝棙此时却站了出来。
“王兄,臣弟愿亲自督战西门!”
这个永庆王朱彝棙是代王的二弟,此人在宗室中也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二十多岁的年龄不爱喝酒不爱美人,就爱读一些兵书和骑射的功夫。
本来代王也挺看不上自己这个“不务正业”的王弟,不过此时见他竟然敢主动站出来督战,代王不禁喜上眉梢。
不管成不成,王弟这股子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嘛,当下便对永庆王此举大加赞赏,同意由他担任西门的督战,并将王府的五百护军拨给他指挥。
只是一旁的姜襄见此情景眉头却是不由的一皱,这样一来西门便不是由他说的算了,无形当中可就增加的不少的变数,不过此时降表已经送了出去,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想到此他的眼中又是透出一丝狠辣......
见代王等人已是又走出了很远,姜襄赶忙又追上了几步。
“殿下,永庆王殿下不畏艰险实在为我等臣子的楷模啊,末将愿从我的亲信家丁中拨一千人到永庆王殿下的麾下听命差遣!”
永庆王年轻气盛,平日里便喜欢舞刀弄棒,只是身为藩王平日里限制太多,虽然看了很多兵书弓马也算娴熟,却依然只能算是屠龙之技,没有施展的地方。
永庆王爵位仅为郡王,他手下的护卫远远不及代王,代王虽然刚才又拨给他五百护军,但是区区几百人他仍然觉的没有什么意思,可又不好当面跟代王提。
现在姜襄又主动提出拨一千家丁归他指挥,永庆王心里顿时便乐开了花,谁不知道各镇总兵手底下的这些家丁个个都是宝贝疙瘩,姜襄一下子就送他一千,永庆王顿时对姜襄的观感好了不少。
代王见姜襄如此上道内心也感到十分舒爽,卫景瑷虽是干臣,但是身上那股子文臣的风骨和清高有时候挺让人讨厌的,还是姜襄这种武将,虽然粗鄙了一些但是很有眼力见!
当下代王也不小气,立刻就表示从内库拿出十万两白银犒赏守城将士,姜襄立刻大喜表示愿为朝廷效死。
就在这时,巡抚衙门的一个小官慌慌张张的朝卫景瑷走去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卫景瑷登时脸色大变。
“殿下,传来消息,太原已于三日前被流寇攻陷,巡抚蔡懋德总兵薛观皆战死殉国,流寇在太原城大杀三日此时正向大同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