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有此事?!”
燕皇依旧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齐楠,他不敢相信,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贪污了这么多土地.........
齐楠喝了一口茶,眼眸一沉说道:“这是我派不良人专门去查的朱珏,此人纵容自己身边的亲信大量收购土地!这些信息都是张国公给我的,应该有可信度。”
“陛下,您知道赣州在朱珏的掌控下,百姓民不聊生,根本不敢发声!朱珏为了让百姓彻底闭嘴,设置了不下数百口关卡,专门缉捕上告的百姓!”
“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寒了您的心,更是寒了百姓的心!”
话音落下,燕皇并未发言,而是看着手中一卷卷的竹简,眉头紧皱起来。
一股说不出来的怒火愈加上升。
朱珏当初是他手中最为强悍的将军!也是他的结拜兄弟之一,正是有朱珏这种视死如归的将士们,他才一步步将大燕的江山打下来!
可如今,这些昔日旧臣却背地里干了这么多丧尽良心的事情!
这几日,找他来说情的人不断,燕皇是军中出身,对于情谊两字看得很重,心中才有所动容,迫不得已将齐楠叫过来。
可他没想到,齐楠却是早有准备.......
燕皇对于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极为深痛恶绝。
若是他今日答应了求情的人,那他就对不起千千万万的大燕百姓,甚至对不起齐楠这么用心的替他指点江山!
见燕皇如此反应,杨昆也不由得开口说道:“父皇,你可千万不能冲动行事啊!你知道这几日我姐夫为了整顿官吏,下了多少功夫吗?”
“大学士陈东阳,王神医皆是拼尽全力,四处拉拢人心,那些老臣也是尽心竭力!”
“他们本是辞职归田的年纪,可为什么还会入朝为官?想必父皇心中都清楚,您的决心他们都能看明白,才会答应这个请求!更重要的是姐夫的能力!”
“姐夫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希望,他们才会一心去建设大燕!”
“是!你的旧部确实有功劳!我们应该厚待他们,而不是纵容他们贪污腐败,欺霸百姓,这些不是理由!您若是还想为他们求情,就连儿臣都.............”
话音落地,燕皇抬头看着杨昆,嘴中却说不出来话。
杨昆是第二次用这种近乎怒吼的语气说话。
上一次是常宝福去陛下面前告齐楠,带自己出宫潇洒的时候。
这是第二次,燕皇为那些曾经的部下求情。
燕皇是马上皇帝,讲理,重情义,为百姓,才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
他对皇权并没有看得太重,他的初心就是为了让大燕越来越安稳,百姓能安居乐业。
片刻之后,燕皇脸色铁青,僵硬的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是朕的错,这确实有些私心,朕或许太纵容他们了,如此一来对百姓是不公平的。”
“既然干了这件贪赃枉法的事情,那他们就要付出代价,朕不会再管此事,你们爱怎么弄就怎么弄,也不需要照顾朕的面子,肃清官吏,这件事必须贯彻到底!”
听完燕皇的决心,齐楠两人皆是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也是齐楠为何这么愿意捕佐皇帝的原因,因为他听劝呀!
若是燕皇一心想要求情,齐楠就会对他失望,陈东阳等一众大臣更是心灰意冷。
卫将军朱珏在赣州侵占了整整六十万亩土地!这是何其庞大的数字!背后更是活鲜鲜的人血!
朱珏,新派的首脑!赫赫有名的卫将军!
手中掌权十万大军,辉煌之时为陛下打下了半壁江山!
武功盖世,权谋略当,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燕皇能够建立大燕,若是论开国之功,第一莫属朱珏不可!
朱珏曾经不仅是陛下的悍将,更是军中军师!
精通阵法,略懂国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一身好功夫!
军事天赋极强,曾经只用了一万名起义军,就平定了周边数十个小国!
朱珏自从十五六岁就跟着燕皇一起打拼,无论是从能力,还是资质上来说,都是最老练的那一个!
燕皇攻下国都之时,他率兵和前朝羽林卫厮杀,差点废了一条胳膊!硬生生地将羽林卫打退了下去,才换来了燕皇登基。
之所以能成为新派的元老,成为卫将军。
正是因为他的血性和人脉!
不过无论如何,就算立了多大的功,也无济于事!
他伤害的是大燕百姓!
齐楠闻言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朱将军曾经的辉煌,我也略有耳闻,他的功劳确实很大。”
“不过,无论他曾经有多么大的功劳,可他现在所犯下的罪行,那是多少都弥补不回来的!只要他做了对不起大燕百姓的事情,我就得让他付出代价!”
燕皇点了点头说道:“想要让他伏法,不是一件易事,他这个人非常的固执,不可能就这么轻易认罪!”
“陛下,每个人都有软肋,除非他是金刚之身。”
“我既然能说出此话,定然是心中有数。”
燕皇轻轻点了点头道:“好,若是他不肯认罪,就任由你来吧。”
燕皇也清楚,朱珏主动认罪和被动认罪是两个概念,在性质上也是绝对不同的。
若是他都能主动认罪,那朝廷之中剩下的人就会好办很多。
若是他不肯认罪,那朝廷的人肯定会争相效仿,效率自然就降低。
想了一想,燕皇心中还是有一些隐隐作痛,毕竟是跟随他多年的老兄弟,这年头清白的人不多了.....
没想到欲/望竟然毁了这么多人。
“这些人本都是我大燕的栋梁,可没想到竟走到了这般田地。”杨昆略些可惜地说道。
“不过百姓们更可怜,他们经历过多少战火,好不容易等到平息下来,却还是没有好日子过。”
燕皇并未说话,而是在思绪着什么。
随后,两人便一同退出了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