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杨昆的话,燕皇转头看向齐楠,眼眸深沉了几分,缓缓开口道:“如此说来,你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李良。”
齐楠直言道。
此话落地,空气都肃冷了几分。
就在前不久,奇楠将身为户部尚书的常宝福给扳倒,如今又将目标转移到了李良身上。
这是想给朝廷的六部尚书来一次大换血啊。
燕皇自然是极其乐意,他本就对朝廷那些老家伙无感,想着法子打压他们,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而外戚李良正是新派之首,背后有着庞大的世家做靠山,自然是不能留下的祸患。
“那朕问你,若是除掉了李良,你想让谁坐上这个吏部尚书的位置?”
燕皇沉思了片刻说道。
“陛下,您大可不必考验我,我对朝廷之中的勾心斗角没有丝毫兴趣,谁坐上它,和我的关系并不大。”
“这个人选由你来定,这样一来也免得说我居心叵测,要不是我身上流淌着大燕的血脉,早就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了。”
齐楠对这个位置还真没有半点兴趣。
一旁的齐竹并没有开口,这个话早晚都得说,不如挑明了直接说。
燕皇扬了扬眉毛,“你小子还真是什么都敢说,那你说说为何要动他?”
“陛下,李良身为新派之首,若是居心叵测,自然是不应该留的,动他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有不少他勾结外邦的证据,这次盐价,大部分都是他和襄王在操控,我们从他的嘴中套出一些话,再将其余的大臣收拾上几个,就能够杀鸡儆猴。”
“而李良就单单勾结叛徒,泄露机密这两个重罪,就足够他死!”
如今燕皇和便宜爹要整顿官吏,他好歹也给帮帮忙。
“你说,这次盐价是他和襄王勾结私通?”
燕皇眉毛一竖,沉声问道。
“不错!我手上有他勾结襄王的人证和物证。”
话音刚落,燕皇砰的一声,重重拍在了木桌上,脸色聚变。
“这个李良也太大胆了,竟然把朕都不放在眼中,勾结襄王,朕要治他死罪!”
他本以为李良单单囤一些盐,发发国难财也就罢了。
没想到竟然和襄王走在了一起,这就是赤luoluo的叛国!
反而,像这种官吏,大燕不在少数。
随后,燕皇抬眸看向齐楠,郑重地说道:“只要你将李良扳倒,朕就封你为监国公!监察百官,准许你先斩后奏,这是皇权特许!”
“帮助朕一同整治大燕王朝!”
“以后太子就是你的副手,听从你的调遣!”
听闻此话,齐楠立刻领命说道:“是!”
既然李良已经针对起来他,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李良弄下去,替自己除掉威胁。
这样一来,他也能安安稳稳地过着小日子。
“再过几日,就将盐放出去,将盐价给朕狠狠地砸下去,让那些发国难财的贪官见见血!”
从今日起,他要彻底对大燕进行清洗。
而从盐价打压开始,再合适不过。
他们一旦失去了钱财,所有关系链就会崩塌,他们就算背靠世家大族没有用,根基动摇,就是最好的时机。
“从今日开始,朕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帝王一怒,伏尸万里!”
……
襄州。
襄王府内。
朱膑的身影在烛光下摇晃,他坐在书桌前,双眼紧紧地盯着手中的账本。
朱膑的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翻阅着手中的账本,他的手指在账页上轻轻滑过。
随着他越深/入地翻阅,朱膑的疑惑之色越来越浓。
这个月襄王府收盐比预算的要多出四百万银两!
他越看越不对劲。
这明明都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大燕的盐怎么不减反增?
正想着时,屋门被轻轻推开。
燕先生走了进来,见到燕先生,朱膑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燕先生,你快过来看看!”
“本王越想越不对劲儿,本王联和其他的世家没少收盐,这怎么突然又冒了出这么多?”
“这个月还超支预收了四百多万银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本王总觉得里面有一些蹊跷。”
燕先生接过账本,仔细翻阅了一下。
“这不是蹊跷,这就是不对!我们不是多收了四百万银两,是多收了四百八十多万!”
“王爷,你知道下面收盐的是什么情况吗?咱们收的多,人家竟然还给回扣!就单单这几个月收的盐,就足以证明大燕根本不缺!”
朱膑听闻此话,脸色霎时一变。
“这怎么可能?!”
“大燕的盐路难道不是已经被阻断了么?”
襄州的预算竟然已经超出了整整四百万银两。
而且,大燕的盐贩子竟然还给回扣……
听了这话,襄王犹如晴天霹雳,心中极为慌乱。
“大燕的盐路被阻断是事实,出现这么多盐的确不应该,可事到如今,事情确实不对,我们不能轻视。”
一念及此,朱膑转身徘徊于正堂内,眉头紧紧一皱,随后脸色微微松弛。
“燕先生,你说,这会不会就是燕皇故意给咱们设下的局?”
“前几日,李良派人送过来信,上面说燕皇不打算年后出征北疆,而是准备死守剩下的盐池,但大燕的盐大多都被北疆所控制,北疆燕路已经阻断,他们就算死守那点盐池,也不够一个大燕用的,若是想等到东梁出盐,那估计得等到明年去了,所以大燕可能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盐,这一切都是燕皇在故意演戏给我们看,都是为了迷惑我们,他想虚张声势,让本王觉得大燕还有很多盐,再让本王将剩下的盐低价抛售及时止损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襄王思来想去,觉得这个理由极为充分,燕皇如此谨慎的人完全有可能会设局。
一想到此处,他的心中便镇定了下来。
“……这个,卑职也不清楚,就算燕皇是故意迷惑我们还是真的有此事,都应该先停下收盐,等派人到宫中打探一番,到时候再做决定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