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昆这番话,燕皇似乎有点感兴趣。
“你继续说!”
“父皇,儿臣认为,若是想解决内患,就要先从阶级矛盾解决,就比如百姓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地主雇佣佃农种地,每年收取大量租金,再加上当地官府不停施压,百姓心中怨气一片,自然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极大,这也很有可能造成起义的因素之一。”
“第二,潘王和奸官污吏,这两者也间接影响着大燕的国运,潘王割据一方,压榨百姓苦不聊生,对大燕也是赤倮倮的威胁,而奸官污吏则是朝廷的蛀虫,若是不把这两者打压下去,大燕永无出头之日!”
“能解决完内患之后,就可以召集兵力,逐渐吞并周边小国。”
在暖春楼的时候,杨昆问了齐楠不少关于如何治国以及阶级矛盾的问题。
这也使他在燕皇的威问下,能够对答如流,坐怀不乱。
杨昆一套说辞下来,燕皇只觉十分有道理。
不由正视了起来杨昆。
“没想到你小子还真有点东西,继续说!”
“湘儿,把该记的都记一下!”
燕皇双手背后,在大殿中来回渡步。
杨昆见燕皇起了兴趣,连忙接着说道:“所以,儿臣认为,若是想让大燕先稳定,就得从朝堂内着手,将新老一派的权臣削弱实权,再将其中的毒瘤一一去除,做到杀鸡儆猴的功效,稳定朝廷政权,将皇权加固,这才是父皇最应该做的事!”
“等到朝堂稳定下来之后,咱们再将目光放向平民,开始整顿各地的地主乡绅,将当地的官府彻查,只要凡是和地主有勾结,欺诈农民的现象,都要处置,这样,才能在百姓眼中起到威信,才能杀鸡儆猴!”
“然后再进行一系列土地改革,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农民能吃饱饭,穿暖衣,在适当的调整税收,增加百姓的幸福感,只要民心稳定下来,大燕就能长期稳定!”
“有一句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失去了民心,自然也会被民心所打败。”
“只要处理完国内的事情,就可以借着大势,将那些图谋不轨的潘王以及将军逼供,使他们交出权力,等到父皇彻底将实权拿到手后,再一一吞并周边小国。”
“只要掌握了军政大权,地方稳定,那大燕必然会昌盛永世!”
杨昆越说越激动,脸色通红。
而一旁的杨湘儿也是觉得极有道理,拿笔用心记了下来。
而燕皇连连点头:“说的不错,接着说!”
杨昆见燕皇极其肯定,便继续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大燕如今处于危在旦夕的局势,儿臣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改革政治体制。大燕的政治体制存在严重问题,如官员腐败、权力过于集中,改革政治体制是必要的!”
“其次,发展经济。经济是国家的基础,因此发展经济是至关重要的。要从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增加生活水平!”
“然后,加强军事建设。大燕面临外部威胁或内部动荡,加强军事建设是必要的!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和忠诚度都是重中之重!”
“推行教育,教育是一个大国发展的基石,通过推行教育可以提高百姓的素质和文化水平,为大燕培养更多的人才!”
“改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都要进行改善,大燕建国之初,很多地方并不完善,条件也不好!改善基础设施可以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嘛,促进生产力!”
“最后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实行仁政,君主应该实行仁政,关心百姓的生计,减少税收和劳役,减轻百姓的负担,只有这样才能久得人心,稳固大燕的政权!”
杨昆将齐楠交给自己的话术,重新述叙了一遍。
听得燕皇目瞪口呆,嘴巴都差点合不拢。
他没想到杨昆的变化竟然如此之神速!
这才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脑海之中就已经成熟到这种地步!
“还有,父皇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专注一件事,不能多管齐下而分心,这样只会降低效率!”
“就拿常宝福一事来说,这件事最大的问题就是世家宗族,大燕建国不久,根不深,蒂不固,而那些盘踞已久的世家大族早就是实力雄厚,若是想一下子将其扳倒,几乎是很难的!”
“父皇不应该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大燕的国难上,还要多放眼朝廷,专注除掉朝廷的毒瘤才行,一步步发展才能稳下来!”
燕皇连忙点了点头,杨昆说的不错。
自己这两年太过于关心国难。
以至于忽略了一个最实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世家大族。
一开始就想过要铲除这些朝廷毒瘤,但又不敢大动干戈,生怕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还是齐楠出手,才将常宝福给连/根拔掉。
若不是齐楠去云滇说服谢昌,扳倒常宝福,收复东梁。
自己恐怕连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朝廷如今杂乱一团,新老一派各自为势,似乎根本就没把自己放在眼中。
都是为了利益竞争而竞争。
新派仗着自己实力雄厚,功高盖主,在朝堂之中目中无人,常常把自己的话当做屁放。
而老派则是老奸巨猾,城府极深,都是以利益为主的老东西,人脉底蕴深厚,很难撼动。
“这些都是谁告诉你的?”
听到此处,燕皇已经不相信是杨昆嘴中能够吐出来的。
他看着杨昆问道。
“姐夫。”
杨昆见状也不再隐瞒,看燕皇这深思熟虑的状态,大抵已经不再生气了。
“啊?”
杨湘儿一愣,不由惊讶道。
她还正为自己这个弟弟高兴呢,没想到是在欺骗她感情。
“不过,儿臣还是有一点心得……”
杨昆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说道。
燕皇拂袖冷哼,看着杨昆说道:“明日给我耕那地去,要是耕不完,到时候朕要你好看!”
这……变脸真快。
杨昆就不应该暴露出来,一下子后悔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