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外,人流逐渐增多,这是在城外的官道上,以往人员都是稀少了,今日怎么增加了这么多人。
“梅苏,你看他们是什么人?”吴子启也注意到了,他探出头仔细的打量着。
一个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孩子,蓬头垢面的托着破旧的布鞋,走在路上。
“这些看上去像是流民?”梅苏眼神暗淡的说道。
“流民?”吴子启睁大眼晴道。
小黄从窗外飞了进来,扑腾着落在梅苏的手上,它圆圆的眼晴暗淡着,吱吱叫个不停。
梅苏摸了摸它的嫩黄的翅膀,知道它也看到了流民。
这时,马车到了城门口,流民也多了起来。
两个头上插着稻草的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引起了梅苏的注意。
他们大约有七八岁的年纪,瘦骨嶙峋,身上衣服已经破烂不堪,他们光着脚站在地上,深秋的气温让两双幼小的脚,冻涨的通红发紫。
“各位官爷,求求你们了,让我们进去吧,我只是想到街上把孩子卖了,好让他们去寻个活路。”一个中年男子,穿着灰败的破旧衣衫,脸上被泪痕冲刷着泥渍斑斑,正跪在地上给守门的官兵磕头。
“去去去~哪来的回哪去,上面有令,一律不准放流民进城。”身穿官服的守兵大声的呵斥,将他们向旁边驱赶着。
“官爷,求求你们了,这两个孩子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中年男子祈求道。
“说了不让进就是不让进,别在这挡着官道。”守卫城门官兵朝男子踢了两脚,男子瘦削的身体晃了晃,无力的倒向一旁。
“爹爹~”两个孩子扑到男子的身上。
“不要打我爹爹~”小女孩撑起乌黑溢满泪水的大眼晴,呜咽的说道。
官兵正准备发怒,一个领队模样的官兵走了过来:
“王六,怎么回事?二皇子的马车很快就要到了,怎么还有人挡着路。”
王六赶快低头哈腰,说道:“头儿,就是几个刁民故意捣乱,我马上就把他们打发走。”
说着,王六和另外两名守卫上前一把将三人托到一边。
嘴里不停的骂道:“好狗不挡路,你们最好老实一些,二皇子是什么人,别因为你们让我丢了饭碗。”
两个孩子和自己的父亲被拉拽着扔在一边,小男孩急忙上前扒开父亲的眼晴,探寻他的鼻息。
“别怕,爹爹还有气,可能是饿晕了。”小男孩安慰着小女孩。
“哥哥,我好怕,也好饿!”小女孩拽着小男孩破旧的衣袖,无助的说道。
梅苏听了,心里一阵的发紧。
这时,一辆紫蓬楠木的豪华马车远远的从官道上驶来,
“让开,让开!你们这群乞丐,别挡着路!”驾车的车夫用长鞭驱赶着路边的流民,
有的流民躲闪不及,被长鞭抽倒,身上立马突起一条狰狞的伤痕。
马车内,一声冷厉狂傲的声音传来:“怎么这么慢?你们是死人吗,还不快点把他们赶走。”
“是,殿下”车夫答应着,手中的长鞭加重了力道,上下翻飞着,被打伤的流民都痛苦的歪倒在路边,另外一些人见状,都纷纷躲闪着,跑向两边。
马车呼啸而过,后面留下一片哀嚎之声。
梅苏的马车也被挤到了边上,车夫低声说道:“公子,听闻二皇子狠厉残暴,咱们先避一避。”
梅苏手指狠狠的扎进肉里,京城外流民众多,身为皇室亲族,不为黎民百姓着想,还一味的驱赶暴打他们。
吴子启脸色也气的通红。
“梅苏,二皇子实在可恶,他可以锦衣玉食,恣意享乐,却不知这些流民无处安身,食不果腹的困苦,还这样驱打他们。”
梅苏眼神清冷,“流民处理的好,可以安抚人心,若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我们下去看看!”
说着,梅苏掀开车帘,跳下马车。
吴子启跟着跳了下去。
他们来到两个孩子身边,见他们的父亲已经转醒过来,
梅苏蹲下身子,问道:“大哥,你们这是从哪里来?”
中年男子抬起昏暗浑浊的双眼,望了望梅苏,低声说道:“我们从皖南逃荒过来的,家中今年遭受了百年难遇的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本想着挖些野菜充饥,挨过冬天等明年的收成,却不想后来下了十几天的大雨,村里全部被淹没了。我们只好带着家中老小逃了出来。”
男子说完,舔了舔干涸起皮的嘴唇。
梅苏眉头皱起。
“那孩子的母亲呢?”吴子启问道,他见两个孩子一直跟在男子身边,没有看到他们的母亲。
“哎~”男子叹了一口气,说道:“一路上走走停停,好的时候能讨要一些饭食,不好的时候大家都饿着肚子,孩子的母亲把饭食都让给了孩子,自己却活活饿死了!”
男子说完,用衣袖抹着眼泪,并将两个孩子搂在怀里。
吴子启听后,叹了一口气,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男子见梅苏和吴子启穿着干净整齐,便央求道:“好心人,求求人你们收留我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吧,他们什么活都能做,他们不要工钱,只要给他们一碗饭吃就行。”
男子泪眼朦胧的望着梅苏和吴子启,一脸的祈求。
吴子启看了看梅苏,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
梅苏心情沉重,可语气却平和的看着中年男子,说道:“你们三个都跟我走吧。”
中年男子眼晴瞪得老大,他不敢相信的说道:“公子,真的吗?你愿意收留我们。”
梅苏点点头。
中年男子慌忙拉起孩子,三个人趴在地上给梅苏磕头。
“谢谢公子,你真大好人。”
梅苏急忙将三人搀扶起来。
中子男子激动说道:“大宝,小宝我们有救了!”
旁边有一些围观的流民,听到有人愿意收留他们,都围拢了过来。
“公子,救救我们吧,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上饭了。”
“公子,行行好吧!”
.......
人越聚越多,
梅苏见状,脸色凝重,心中涌起一片悲凉。
吃不上饭,马上要入冬了,他们要如何度过这寒冷的冬天。
“你们别着急,等我回去想办法,让你们吃解决吃食的问题,你们安心等待一下,好不好!”
梅苏冲着人群大喊道。
“你们这些富家公子,都说的好听,进了城就我不管我们,哎~我看我们还是散了吧!”人群中,有人语气暗淡的叫喊道。
“我看也是,我们一路乞讨过来,除了几家有善心的乡坤提供了一些吃食,大多都是贫苦的百姓挤出自己的饭食,施舍给我们一点儿,哪见有富贵人家肯帮助我们的,世风时下,穷人哪有活命的出路呀!”
“就是,就是!我们还是想想其它办法吧。”
流民有的挣着拐杖,有的拿着破败的瓷碗摇着头,都陆续的散开了。
“你们~,梅苏不是那样的人!”吴子启搓着手,急燥地向四散的人群解释着。
“算了,子启,我们现在帮助不了那么多人,说再多他们也不会相信的,等进了城,我们再想办法吧。”梅苏眸光深深看贫困潦倒的人群,心中一抽一抽的疼。
南方旱灾水涝,朝廷应该早已知道,为什么皇上没有开仓放粮,却让流民一路北上,流落乞讨到了京城。
此时,大周的朝堂上也是潮流涌动,争辩不休。
“皇上,数万众的流民已经聚集到城门口,再不放他们进城,恐怕会滋生人命,爆发难以控制的**。”宰辅鲁宁公从朝臣中站了出来,拱手起奏道。
“皇上,为臣认为放流民进城,此法不妥。流民乃粗下莽撞的农民,他们一旦入城,各种恶习不堪,势必会造成城中百姓的恐慌,所以,不能放流民进城。”吏部侍郎张大人站在正殿中央,侃侃而谈。
“如今天气寒冷,流民居无定所,又无食物果腹,如何能生存下去。天子脚下岂能让百姓活活饿死。请皇上三思。”鲁宁公情真意切的再次说道。
“臣等同意鲁宁公的起奏。”呼啦啦人群中站出几个人,都躬身站在鲁宁公的身后,同意放流民进城。
雄伟高峨的龙椅上端座着当今皇上,约四十岁的年纪,白脸细长,精致有形的五官上插着一个玉簪,颇有道骨仙风之态。
他扫了一眼殿下的众人,抬手向前方指了指。
“严爱卿,你认为此事该如何处置。”
严阶从左边前首走了出来,他用眼光的余光瞥了瞥,不同意放流民进城的几位大臣。
他们都是皇后娘娘一手扶持起来的太子党。
放流民进城,皇后娘娘肯定还会有后绪的安排,为太子争取百姓的信誉和爱戴。替他谋划将来的皇室大道。
他最近收了许多二皇子赠送的珍奇异宝,暗下也同二皇子进行的密谈。
如今,他不可能让太子的风头压过二皇子。
严阶拱手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流民鱼龙混杂,如果大开城市放他们进来,其中不乏一些山民匪寇混在其中,他们进城有了容身之所,也给了坏人行凶提供了便利,臣认为,不开城门为好,可以安排国库放粮救济他们。”
龙椅上的宇文星微微点点头,
“其它人还有什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