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许先生已经站在前面的讲堂处,吴子启只好收起心中的疑问,认真的听课。
学堂外阳光照耀,大榕树努力的把枝桠向外伸展着,
强健的身体遮挡着骄阳的蒸腾的热气。
梅苏用心的听着许先生讲解,丝丝微风吹拂着鬓间的碎发,
梅苏用手轻轻的拢在耳后。
吴子启注意到梅苏左耳后方,有一颗红痣异常的鲜红明艳,
平时不注意真的观察不到。
红痣和梅苏白色的皮肤交相互映,宛如一颗红豆镶嵌在耳后。
中午,梅苏和吴子启、木子叙三人一起来到食斋。
吴子启刚刚做下,万师傅已经把他的饭菜端了上来,
“吴公子,你的饭菜,三菜一汤,”
吴子启看着丰盛的饭菜,连忙起身行礼:
“多谢万师傅。”
万师傅胖圆的脸上,挂着招牌式的微笑:
“别谢我,吴公子,你最应该感谢的是梅公子,
上次他作诗赢了苏公子,第二日苏公子就把你半年的伙食费给交了。”
梅苏朝万师傅拱手道:“有劳万师傅了。”
万师傅连忙摆手,恭身退下了。
“没想到苏岭南他们挺讲信用的。”
木子叙见吴子启身前荤素搭配的三菜一汤,羡慕的说道。
“我能享受这么好的饭菜,真的要谢谢你,梅苏。”吴子启感激的看向梅苏。
梅苏淡笑:
“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客气,有这么好的饭菜,那你还不赶快把身体养起来!”
“是啊,子启,你多吃一些,争取和我的身体一样强壮。”
木子叙拍了拍胸脯,向他们俩展示着自己的力量。
梅苏看了看吴子启,又看了看木子叙,三人相视而笑。
接连几日的清晨,梅苏都早早起床,去后山锻炼。
经过这几天的锻炼,身体的耐力和肌肉的力量,比起之前好了很多。
后山,有几处闲置的小木屋,门上都上了锁。
梅苏不知木屋是有何用途,好奇后山怎么会有这样的布置,
每个木屋上都用一把大锁牢牢的锁住。
梅苏很很好奇,在跑步路过时,她有时会停下来细细的打量。
一日清晨,她跑了几圈后,忽然发现有一个木屋的大锁,不知什么时候被打开了。
梅苏走上前去,木屋的房门大约高有一米六左右,正好和梅苏的身高差不多。
枯黄破旧的门板上,沾染了许多灰尘,一条条的竖纹显示着年代已经久远。
梅苏猫着腰,轻轻的推开木门,
里面光线很暗,梅苏根本看不清。
正当她犹豫着是不是要进去时,后面一双大手用力的一推,梅苏踉跄着被推了进去。
木门随后哐当一声,重重的关上了。
梅苏心想,不好,遭人暗算了。
潮湿的发霉的空气袭来,梅苏捂着口鼻,顺着墙壁向里慢慢走去。
墙壁像是从山中开凿出来的,表面凸凹不平,摸着有着扎手。
头顶不时有吱吱的声响传来,不知是老鼠还是蝙蝠的声音。
梅苏忍着心里的不适,屏住呼吸,低下身子,尽量不让自己发出任何声响,
梅苏从小便害怕小虫、蜘蛛这些体型较小的动物。
四周一片漆黑,没有一丝的光亮,
梅苏走了差不多一柱香的时间,前方才隐约透出一点儿亮光。
地面也随之变的宽阔起来,梅苏放慢了脚步。
只见前面地势平坦,这个木屋延伸到后山的山体中,
犹如一个巨大的操场。
几个长长书桌,一字排开,上面摆放着厚厚的卷宗。
一只燃烧的蜡烛旁边,院长明理正在整理着资料。
脸色冷默,神情专注的翻阅着书籍,他手握毛笔,在一旁边的纸上圈圈点点。
梅苏见是明理,更不敢大声的喘息。
生怕自己发出一点点响声,惊动了院长明理,
她不明白院长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木屋延伸的山洞中,
还有,将她推进来的那个人是谁?
明理认真的书写着,不时的抬起头来思考着。
梅苏身体向后慢慢挪动着,她想在不惊动明理的情况下,悄然的退回去。
不料,一只细小的蜘蛛慢慢爬上了梅苏的手臂,梅苏感觉到蜘蛛的几个尖细的手爪,一点点贴上她的皮肤,梅苏猛地惊呼一声,急忙甩掉手上的蜘蛛。用手掌来回摩梭着手臂突然竖起来的汗毛,蜘蛛惊吓的梅苏出了一身冷汗。
梅苏的声音,让桌案前的明理,猛然抬头,目光凛厉的扫视着洞内,并大喊道:“谁~谁在那里?”明理说完,拿起桌上的蜡烛,一只手拢着烛光,不让洞内的山风把蜡烛吹灭,他一步步向梅苏的方向走来,脸色凝重。
梅苏急急的后退,想躲开明理,可此时后面成群的蝙蝠,在刚才梅苏惊呼的声音震动下,正成群结队的呼啸而来,黑压压的一片挡住了退路,它们在距离梅苏几米远的地方停下,没有再往前靠近。
明理离梅苏越来越近,后面是成群的蝙蝠,梅苏无路可退,只能用后背紧紧的贴着墙壁。
正在这时,旁边另一条通道中烛光闪现,隐约传来了呼喊的声音:
“哥哥,你在吗?”
明理听到呼唤的声音,便停住了脚步,
他朝梅苏隐蔽的方向望了望,便转身又回到了桌案前坐定。
另一条通道中的烛光越来越亮,一个长相和明理一模一样的中年男子,
手拿蜡烛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明理依旧坐在书案前,长出了一口气。
“哥哥,刚才我见一个木屋的门锁开了,以为有人闯进来了,你没事吧?”
明理抬起头,淡默了看了一眼来人,平静的说道:
“明哲,你我相生相伴了四十载,一直是你在明我在暗,
你贪图你的富贵荣华,我逍遥自在的著我的文章,
你若不是心里藏私,怎么会害怕别人发现我。”
明理声音清亮,目光冷冷的望向明哲。
他和明哲是一母所生的同胎兄弟,自小他身体灜弱多病,母亲把他送到附近的道观寄养。
道观中的无为大师细心照料明理,并传授他道家知识,明理开悟了道家的逍遥法门,喜欢上了清静无为道法自然的生活。
后来无为大师云游四方,明理在无为大师之后,也下了山,
此时他已长成一位风度翩翩的少年。
回到家中,父母已年迈苍老。
弟弟明哲好吃懒做,读书文章都是一般,
但他却心高气傲,眼中只有金钱地位。
明哲见哥哥明理和自己长想一模一样,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同胞的兄长。
明哲见明理才思敏捷,诗词文章通透达练,立意深远,便一直鼓励哥哥参加科考。
明理不愿混入世俗的杂乱纷争,但无奈父母临终前叮嘱明理,
此生要好生照顾弟弟。长兄如父,看着家中的境况越来越差,弟弟明哲又游手好闲。
加上明哲一次次的央求他同,明理便参加了当年了科举,并一举入榜,成为当年新科的第四名。
弟弟明哲一看哥哥高中,欣喜不已,
与此同时,他给明理灌下毒药,致使哥哥一直处于昏迷之中。
他则以明理的身份去了翰林院报道。
入仕半年,奈何明哲文思愚钝,令翰林院学士逐渐生厌,
明哲的官职被罢免,他只好闲赋在家。
无奈之下,明哲又给明理服下解药,见明理悠悠转醒,明哲要求明理书写文章。
他好四处去炫耀展示。
明理醒来后,痛骂弟弟明哲残忍疯狂,不顾兄弟手足之情。
明哲则不以为然,并警告明理,他身上的毒,每月都会毒发一次,只要他乖乖的写诗做文章,让他继续以明理的身份在京城的文人圈中占有一席之地,明哲才会每月给他吃下解药。
明理无奈,只好按照明哲的要求,开始填词作赋,
在写文章的同时,明理也不断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整理成册,
写出了很多道家的开悟文章。
后来,同宗的明光、明亮、明天三人找到明哲,
四人合办了梅林书院,
他们四人都需要仰仗明理的文章,才能在京城的文人圈中立足,
因此,明理明确要求,书院的大宗事务,均需要他来处理才可以。
四人迫于无奈,只好同意了明理的要求。
书院才得以按正常的轨道运展。
明理因长时间的受到毒药的侵蚀,
每月只有两天的时间出去接受正常的阳光照射,
其它大部分的时间,明理只能生活在阴暗的地方。
其实,明理本就无心仕途名利,既然明哲和明光、明亮、明天三人,
能一起共同创建书院,明哲又以明理的身份,成为了书院的院长,
明理认为,这样也许会让明哲从此走上正途。
明理则甘愿隐蔽在暗处,用心钻研他的道法和文章。
近来,他听闻明哲,和一些官员私下勾结,收授贿赂,
明理曾严厉的指责弟弟,并警告他,
如果再这样不顾书院的前途而任意妄为,
他会让世人知道一切,并将明哲赶出书院。
所以明哲才会如此紧张,害怕有人发现他的存在。
“哥哥,我这不是担心你吧?”明哲一脸阴笑,望着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明理。
“你把自己管好即可,不用担心我。”
明理眼光锐利,他一看到明哲阴险的笑脸,便感到十分的厌恶。
他不希望明哲在贪图功利的道路上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