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尊为太后
梦萧雨寒2025-07-02 19:303,043

  找到了印章,玉儿心下大喜,有了这个,以后就可以发号施令了,利用好了,完全可以为自己攫取巨大的利益,把印章放到怀里放好。玉儿最后再看了一眼咸丰皇帝的尸体,流露出了一丝不舍和后悔,最后一扭头,快步走了出去。

  是夜,咸丰十一八月二十二日,太医宣布,咸丰皇帝积劳成疾,肺病严重,不幸殡天。咸丰皇帝驾崩,享年三十一岁,葬于定陵。

  咸丰死后,按照咸丰死前召集众大臣立下的懿旨,同时按照祖制,众大臣一致同意由大阿哥爱新觉罗·载淳继位,翌日,载淳即位,在热河宣布登基,拟定年号“祺祥”,而那一年载淳才刚刚六岁。

  咸丰皇帝生前召集户部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协办大学士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命他们协助新皇共理朝政,号“八大臣”。

  因载淳年幼,不懂政事,所以朝政实际在八大臣的掌控之中,他们握有真正的实权,众大臣也以八大臣为首,为他们马首是瞻,皇帝载淳只是每日上朝,可是奏折批改,圣旨下达,皆由八大臣代劳。

  而这八大臣,以肃顺为首,一直对咸丰皇帝之死持有疑虑,觉得内有隐情,虽说咸丰终日沉迷鸦片鹿血,又迷恋女色,身体日渐不支,但终究是壮年之躯,为何一夜之间暴毙身亡。

  又素闻懿贵妃心狠手辣,在后宫之中排除异己不择手段,被先皇知晓后,被冷落多时,已然失了圣宠,但是先皇一去,于她而言,好处最大,是以八人一直怀疑此事与玉儿有关。

  可惜苦于没有证据,此事颇难查证,没有证据,更是无法直接指责皇上生母,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之罪。

  所以八人虽然没有证据,不能直接对付玉儿,但是他们掌握实权,是以表面对玉儿恭敬有加,但是实则不断排斥,朝野之上,后宫之中,处处排挤,打压她的权势和地位,不让她一朝得势。

  因为八人商议,懿贵妃虽为皇上生母,,是以不可称为皇太后,只可以太妃相称,如此才合理法,循祖制,依旧例,否则就是违背祖宗,违背礼法,实在是万万不可,只是这些借口,亏他们想得出来。

  朝臣皆以八大臣为首,是以朝臣纷纷附和,祖宗礼法不可废云云,小皇帝又年幼不懂事,虽然想立自己母后为皇太后,奈何众大臣意见一致,抵死不从,是以日日讨论,群臣日日进谏,数日后,总得依大臣们之意。

  这可把玉儿给气坏了,初听之时,她只是冷冷一笑,心想这八个人还真以为自己比皇帝还大了?自己可是皇上的生身之母,哪有不立自己为皇太后的道理,只要皇帝一句话,这些大臣纷纷都得闭嘴。

  可是数日的讨论下来,居然生生的没有让她拥有一个皇太后的名分和权力,居然真的按照八大臣的意见,搞了个什么皇太妃出来。听到这个消息,玉儿当时就砸了茶碗,直接摔在了报事太监的头上,直砸了个头破血流,可就是不敢吭声。玉儿气得浑身发抖,心下大恨,好啊好啊,你们八个还真是反了天了,本宫连先皇都敢杀,连先皇都阻止不了本宫,你们算什么东西,真以为自己是皇帝说了算了啊。

  又随手扔了个茶壶之后,玉儿才慢慢冷静了下来,挥了挥手让太监下去了,太监流了一地的血,摇摇晃晃好不容易起了身,就告退下去了,生怕多呆一分钟。

  玉儿坐在椅子里,心里盘算着该怎么办。一抬眼,看见了刚才太监流在地毯上的血,颜色鲜红,直刺人的眼睛,正看着玉儿眼里又闪过一丝寒光,心想连皇上本宫都敢毒死,这八个人就是皇上养的八条狗,还反了他们了,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想个办法把他们都杀了,永绝后患。

  想到这里,她又找来了小安子,把想法说与小安子听,让小安子与她一起想想主意,怎么才能设计杀掉这八个人,让他们不再挡自己的道,让自己可以顺利登上皇太后之位。

  小安子不愧为玉儿的心腹太监,不多时,二人合计之下,一条毒计又被商议出来,而且二人觉得事不宜迟,要抓紧实施。此时的烹雪扫梅二人,倒不如这小安子贴心受重用了。

  让小安子下去好生准备,玉儿坐在椅子里,看着尚未掌灯,漆黑的屋子,心里想着,这一切怨不得别人,只怨你们不让玉儿我好过,偏要挡了我的路。皇上是如此,你们这八条狗更是如此,我也是被逼无奈,事已至此,我已经回不了头也不想回头了,只愿你们下辈子投个好人家吧。

  从第二天开始,一股流言开始在朝野之间流传,一时之间搞得大臣人心惶惶,都有一股不祥的预感,觉得有大事要发生了。

  一股是关于八大臣的,先是说户部尚书肃顺有不臣之心,说是打扫的下人在打扫肃顺的房间时在肃顺的屋子里看到了黄袍,说与别的下人听,后来慢慢传了出来。

  还有说郑亲王端华经常私下召集众大臣,疑似结党,经常在大臣们面前宣称皇帝小儿,不足为虑,朝政由自己八人掌控,皇帝就是傀儡云云。

  再有说怡亲王载垣的小妾听到,有一次在床榻云雨之后,载垣搂着小妾,说他们八人掌握朝政,说不定哪天就废了皇帝,再推新帝,到时候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让小妾也能跟着风光一把。

  关于其他几位大臣,大臣之间也各有传言流传,反正都是些不臣之心,大逆不道的言论,大臣们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是人人自危,怕万一追究起来,牵连到自己。

  同时还有另一股传言,说的是几个小太监,听到皇帝对自己的伴读说,八大臣自恃地位甚高,把握朝政,把他当小孩子,根本不放在眼里。更是对他毫不尊敬,人前是礼节做足,人后则是根本毫无敬意,完全把自己当成傀儡来掌控,早晚他要把他们几人削职,拿回自己的权力,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大清国的皇上。

  流言一旦流传开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版本,各种不同的演绎,所以几天过去,流言愈演愈烈,说的也越来越夸张,而且慢慢有向民间蔓延的趋势,一些敏感的大臣都觉得,可能先皇驾崩之后,这朝野之上,又要变一次天了。

  这件事情当然也瞒不过皇太后钮钴禄氏,她听说这个事情,还是有一次在御花园游园,偶然听到几个小宫女在窃窃私语才知道的。

  她当时就训斥了几个小宫女一顿,让她们不要以讹传讹,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同时她深感此事非同小可,要认真处理,万一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朝野动荡,威胁到江山社稷。

  她随后就命身边得力之人去调查此事,很快,就查出了一些眉目,流言四起是不假,但是流言所说都是假的,八大臣并无不臣谋反之心,此事是背后有人推波助澜,开始也是有人故意散播的消息,目的恐怕就是为了让皇上与八位大臣之间不和,产生猜疑,然后互相倾轧,此人方便从中谋利。

  而且此人还说,最开始听说消息的几人,好像都与懿太妃身边的太监小安子接触过,从那以后就有流言传出。而且从此事之中,能得到最大好处的,也就是她懿太妃,因为这八大臣与皇帝不和之后,她就很有可能能坐上皇太后之位,毕竟她可是皇上的生身母亲。

  慈安太后闻及此言,仔细想了想,觉得此言有理,恐怕此事还真与那懿太妃脱不了干系。这懿太妃在后宫之中,一直是心机深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先皇驾崩,她更是有了机会登上后宫之主的位置,此番被八大臣所阻,十有八九此事就是她在背后谋划的。

  可是话虽如此,但是自己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此事就是她懿太妃在背后捣鬼,自己就不能这么无端的指责她。同时,因为流言的原因,皇上和八大臣确实已经产生了嫌隙,如果不作处理,恐怕真的会动荡朝政,威胁到大清朝的江山社稷,所以自己不能不出面了。

  第二日,慈安皇太后在寝宫之中,召见八大臣共同饮宴,宴间不断感谢八大臣对皇室江山的辅佐和付出,众位大臣都是大清朝的股肱之臣,江山永固还要八大臣与皇上同心协力。同时,也隐晦的提出,希望可以给懿太妃一个正式的名分,毕竟她可是皇上的生母,太妃之名,也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自己并不介意与她共同为太后。

  既然有了太后此言,八大臣也不好说什么,第二日,便有几位大臣进言说欲改懿太妃为圣母皇太后,当日,朝野上便一片附和之声。

  是以,玉儿正式被封为皇太后,上号“慈禧”,与慈安并称两宫皇太后。因她住是的西暖阁,又称为“西太后。”

继续阅读:第138章:发动政变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复仇花:至毒红颜(全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