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包厢里就传出了阵阵笑声。
大家虽然有些惊叹于周思贤的改变,心里有些慌张。
这感觉就是本来大家都混日子混得好好的,突然其中一个人就开始上进了。
但慌张之余,他们也只得接受这个事实,根本不敢多说什么。
这之后,周思贤就很少再跟他们出去了,因为他觉得没意思。
他大多是在府里陪着周老太太,要么就是干脆待在书房里读书,一待就是一整天。
周老太太也发现了周思贤的改变,很是欣慰,这孩子,终于长大了,没那么让人操心了。
她对柳迎瑾更加好奇了,想看看柳迎瑾到底是怎样的女子,短短时间,就能让周思贤有如此大的改变。
再说桂花村这边,忙碌着,时间过得飞快,半个多月过去了。
桂花村跟柳迎瑾赶来的时候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水稻已经抽出了稻穗,还可以看见有人在田里捉蝗虫的画面。
棉花也已经出现了花蕾,村里没能种上棉花的人都是一阵眼馋。
总之,柳迎瑾今年才新种下的各种粮食蔬菜,都是长势喜人,欣欣向荣。
舒晏江大多数时候都要去田地里照看庄稼。
柳迎瑾这个对种地不太在行的人,就到荒地上帮忙盖房子。
如今基本地面都已经平整好了,基础墙体也都砌好了,只要夯墙就行了,柳迎瑾去帮着挖土。
中午吃过饭,舒晏江有些忧心忡忡地来到了柳迎瑾的旁边。
“娘,棉花已经长出花苞了,但上面长了虫子,个头还不小,我昨天捉了,今天又出现了。”
舒晏江看上去十分担忧,因为他发现那虫子专对花蕾下手。
“哦,那我跟你去看看吧。”
柳迎瑾说着,就站起身来,急匆匆朝院外走去。
舒晏江忙跟了上去,在家的几个孩子也都跟了上去。
到棉花地里,看到花苞上的棉铃虫,柳迎瑾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她本以为这里之前从未种植过棉花,才第一次种,不会有棉铃虫的。
“唉,这是棉铃虫,会影响棉花的产量。”
柳迎瑾叹了口气。
她看着眼前花苞上的一个棉铃虫,已经在花苞上啃出了一个洞,很快就要钻进花苞里去了。
“娘,那我每天都来捉虫,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捉完。”
舒晏江说着,已经动起手来了。
“川儿,下午我就不去帮你们了,我跟你大哥一起捉虫子。”
柳迎瑾朝着舒晏川喊了一声,也动手捉起虫子来。
“娘,不然我们都来帮忙吧?”
舒晏川说着,也开始找起了虫子。
“川儿,你们还是接着去夯墙吧,不然我怕过年都住不上新房子了。”
柳迎瑾又捉起一条虫子。
舒晏川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任大柱他们又去盖房子去了。
晌午的时候,舒晏泽和任小雷回来了,听芦婉清说了情况,也来帮忙捉虫子。
一天下来,柳迎瑾发现收效甚微。
晚上吃完饭,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柳迎瑾去了村长家里。
村长正打算出门呢,吃过饭天还没黑,他打算去田里看看。
刚到门口就遇上柳迎瑾,村长还有些吃惊。
“舒二媳妇,可是有什么事?”
村长一脸疑惑。
“村长叔,棉花上生了虫子,你知道吗?”
柳迎瑾直切主题。
“知道,我们也捉了一些,但根本捉不完。”
村长点了点头。
“还得麻烦村长通知其他几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这虫子会大大影响棉花的产量的,别到时候白白种了一场,什么都收不到。”
柳迎瑾面露担忧之色。
“我知道了,不过舒二媳妇,你可有办法对付这虫子。”
村长满脸骐骥地看着柳迎瑾,希望她有办法像对付蝗虫那样对付棉铃虫。
“我目前也没想到什么办法,只能靠人工捕捉。”
柳迎瑾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我这就去跟他们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村长也不气馁。
“村长叔,那就麻烦你了。”
柳迎瑾笑着点了点头。
“唉,这没什么的,我还要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个消息呢。”
村长摆了摆手,这就离开了。
柳迎瑾一边往回走,一边想着主意。
走到大门口的时候,院子里传出了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将柳迎瑾的思绪拉了回来。
柳迎瑾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
对了,捉虫这种简单的小事,孩子们也可以完成啊,大人去捉虫是浪费劳动力,小孩子们就不一样了。
柳迎瑾想着,不由停下了脚步。
她考虑着该以什么样的价钱请孩子们帮忙捉虫子。
很快,孩子们上完课,准备回家了。
“大家都等一等,我有事想请大家帮忙。”
柳迎瑾忙叫住了打算各自回去的孩子们。
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停下了脚步,一脸好奇地看着柳迎瑾。
“我们家种植的棉花,上面长了虫子,从明天开始,我开始收棉花上的虫子,十五只虫子一文钱,大家有空都可以去捉。”
柳迎瑾直接就说出了自己决定好的价钱。
孩子们听到柳迎瑾的话,顿时都高兴起来,这么说,他们自己也能赚钱了。
而且都不用去别的地方,是在村里赚钱。
“我们可以带着家里的弟弟妹妹去捉吗?”
一个八九岁的男孩子兴奋地问。
“当然就可以,但有一点,不能伤到棉花,只有这一个条件。”
柳迎瑾点了点头。
“那需要带什么工具吗?”
另一个男孩子问道。
“不用,不过你们捉到的虫子,要自己想办法装着,至少有十五只再交过来。”
柳迎瑾面带微笑地解释着。
“哦,知道了,谢谢婶子。”
男孩道了声谢,这就跑着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送了舒晏溪去张源村后,柳迎瑾又去了棉花地里。
已经有几个孩子来跟着舒晏江在地里捉着棉铃虫了。
柳迎瑾看了一会儿,几个孩子都很是小心,生怕伤到了棉花,这让柳迎瑾很是满意。
柳迎瑾和舒晏江边看着孩子们,边帮着捉虫。
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孩子,他们都是干完了家里给安排的活,这才过来捉虫子的。
都想试试自己赚钱的滋味。
孩子们有的拿着一个布袋,捉了虫子就装在里面。
他们的布袋子上针脚有些凌乱,一看就是现缝的。
有的则是就拿着一张大一些的树叶,胡乱折起来当袋子用。
抓到十五只虫子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就来找舒晏江和柳迎瑾。
柳迎瑾让舒晏江先将虫子收了,给他们登记上,等待会回家的时候一起给他们算钱。
舒晏江拿了一个箩筐来装棉铃虫,带回去喂家里的鸡,再合适不过了。
有的孩子则是一直专心致志地捉棉铃虫。
等到了中午要回家吃饭的时候,来得早的孩子已经捉了大半袋棉铃虫了。
当场由舒晏江点数登记,柳迎瑾在一旁发钱,不够十五只的就先记下来,等下午捉了再一起算钱。
捉得最多的孩子拿到了三文钱,也有的孩子一文钱也没有拿到。
有的孩子还不想回家,想再多捉几只虫子。
但柳迎瑾觉得时间不早了,就都让他们回家吃饭,下午再来。
拿到钱的孩子掂着手里的铜板,很是开心,笑得合不拢嘴。
没拿到钱的孩子脸上满是羡慕的神情,他们来晚了竟然连十五只棉铃虫都没有捉到,暗暗想着下午一定要早点来。
等所有的孩子都回去了,柳迎瑾和舒晏江这才提起装着棉铃虫的箩筐朝着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