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天中,阿春还真算是勤苦练习,等到了第三天要登台表演的时候,阿春激动的不行,心里有点小忐忑。
“师傅,师哥,我…我行吧?”
阿春紧张的直咽口水。
邱谭明轻笑着拍拍阿春的肩膀,紧接着鼓励道:“你一定行,别紧张,忙中出错,尤其是咱们这都是手上的活,出现一点差错都不行。”
老头笑眯着眼睛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阿春深吸一口气,而后上台了。
前面都还好,顺风顺水的,直到当中一个小细节,出了点小问题。
真就是一个小问题,内行人打眼就能看出来,但底下观众顶多看他手上没之前那么流畅了。
其实不影响表演的,但是他自己心里瞎合计。
我是不是演砸了啊?底下观众是不是看出来了啊?
本来就紧张,手上着忙,这心里又瞎合计,手上不出错那才怪了!
手指头一个小细节没做好,现那了,底下观众一个劲的叫倒好,喊下去吧。
阿春那臊的,恨不得找个地缝藏起来。头始终低着,丝毫不敢抬起,手上胡乱地抓着周边的东西。
老头和邱谭明看演砸了,都着急。
“小邱你快去就个场。”老头焦急的说。
邱谭明没说什么。实在是情况十万火急,不容多言。
三两步邱谭明上了台,然后替阿春打圆场……
阿春实在臊的难受,不好意思再在台上待着,就耷拉着脑袋,灰溜溜的偷偷下了台。
有邱谭明及时圆场,演出也没受太大的影响。
表演完,邱谭明和老头一起宽慰他,说第一次上台表演紧张正常,多上几次就好了。
阿春对自己有这个信心,心想着自己练了这么久了,单论手艺也不比师哥(邱谭明)差,他都能行我怎么就不能行呢?
怀着这个信念,老头也给他机会,转过天又让他上台试了一次。结果差强人意……
自己在底下练的蛮不错的,结果一上台就“判若两人”,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怎么着,拿老头私下跟邱谭明说的话就是这孩子吃不了这碗饭。
老头品了阿春两天,觉得他实在干不了这行,就让他先歇两天,再好好练练。
老头这么说全然是为了照顾阿春的感受,其实就是让他别演了。
阿春也不傻,自己连续演了好几场,不是演砸了就是效果不好,老头又这么一说,所以心里明镜一样,知道老头不会再给自己机会了。
那两天阿春可不怎么高兴,一天到晚连个笑模样也没有,而且也不再练手上的功夫了,整天就四处闲逛,大有自暴自弃、自我放逐的意思。
老头看这不行啊,就想着给找个事由干,让他能忙起来,不像现在这样闲赋。
老头想来想去,最终安排阿春在茶楼干活。
除了清雅阁,老头实属也没有可以安排人的地方了……
老头也没给阿春具体定一个什么活,就是让他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
老头本来是好心,结果阿春以为老头是嫌自己白吃白喝时间太久了……
阿春当时心里难受的不行,想着自己也没在这受屈受辱,直接换个地方生活吧。
想归这么想,但一个现实问题赤裸裸的摆在眼前——钱!
阿春没有积蓄,也没有个长久差事,要离开老头这,那他吃什么喝什么去啊?在这心里不舒服都是其次,起码能吃口饱饭啊。
就这样,阿春暂且打消了这个想法。
尽管一时半会儿不琢磨走了,但是阿春还是和之前一样,自暴自弃,自我放逐。
茶楼没活,他去街上溜达,茶楼有活,忙的不可开交,他也找个借口出去溜溜哒哒。
阿春手上的功夫就算是没白学吧,不过他用错了地方,做了贼,经常性偷人银子和值钱的小玩意。
阿春偷了多少次,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他只知道自己一次没失败过。
阿春一时得意忘形,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盗神”,还给自己那一手起名为“探囊取物。”
这一天,阿春拿着来路不明的钱买的小玩意去讨丫头欢心。
丫头看着阿春买来的小玩意玩心欢喜,但喜欢归喜欢,丫头的头脑没乱,首先想到的一点就是问阿春他哪来的钱。
阿春支支吾吾的答不上来,丫头就知道这买东西的钱一准不是好道上来的,所以赶忙把阿春送她的小玩意回去了,还嘱咐阿春不可以动歪心思,耍外心眼。
阿春被弄的挺尴尬的,脸上实在挂不住,就硬笑着点点头。
出了丫头那里,阿春压抑在心底的火气顿时爆发出来。
“靠!她是瞧不起我吗?!就一个小玩意,她管拿什么干净不干净的钱买的呢!”
阿春刚发一半牢骚就碰见了邱谭明。
邱谭明看阿春发那么大的火,挺惊讶的,因为这半年多一直没看见阿春发什么火。
邱谭明眉头一皱,问:“怎么了这是,谁惹你啦?”
阿春有点不耐的甩甩手说:“师哥这事跟你没关系,你别管了啊,我…那个我还有事,先走了。”
邱谭明听阿春说要走,赶忙一把抓住。
“哎哎,别走别走,到底什么事啊,有事就和师哥说,师哥又不是别人,还能给你传出去不成?”
“传出去也没什么的,主要是…唉,我就直说了吧,事儿是这样的……”
阿春把刚发生的事简单说了下,言外之意无不在说丫头太爱管闲事了。
邱谭明听完一脸严肃认真的问:“兄弟,你这钱是哪来的啊?”
阿春再度被问住,忸忸怩怩说:“我这钱…那个…钱嘛,那个……”
邱谭明一看阿春这样,就知道钱一准不是好道上来的,于是给阿春来了一通说服教育。
要么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呢。
邱谭明说了没几句,阿春就不耐烦到了极点,一直听到邱谭明说完,那完全是咬牙硬听下来的。
邱谭明说服教育完,阿春也表现出痛改前非。
之后邱谭明又让阿春没事再连连功,然后等有机会再和师傅说说,让阿春再上台试一把。
阿春听完表面上千恩万谢,一副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的模样,可结果呢?阿春和邱谭明分别以后,就直接去了清平县的头号“青楼”——花柳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