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一句‘算了’,他们竟要填海造塔?!
爱吃糖果巧克力2025-10-19 11:032,714

李承乾病了。

或者说,他决定让自己“病了”。

在经历了“金身灯塔”事件的终极打击后,他深刻地意识到,任何主动出击的“自污”行为,都只会在孙伏伽等人的脑补下,变成一次更加辉煌的“圣人显灵”。

既然主动不行,那就被动。

他开始装病。

每日躺在帐中,茶饭不思,唉声叹气,见人就说自己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心力交瘁。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你们看,我就是个虚不受补的废物,稍微动点脑子就快死了,监国理政这种重任,我扛不住,赶紧把我送回长安养老吧。

然而,这番表演,在孙伏伽和杜构等人看来,又有了全新的解读。

“殿下这是心忧天下,积劳成疾啊!”

“是啊,从献策江南,到平定吴家,再到构思‘圣塔’,殿下从未有一日停歇。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我等必须加快‘圣塔’的建设进度,好让殿下早日安心,如此,殿下的病才能好转!”

于是,鹰愁涧的工地上,非但没有因为李承乾的“病倒”而停歇,反而掀起了一股更加狂热的建设高潮。工匠们三班倒,昼夜不息。商人们送钱送粮,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要用最快的速度,建成这座凝聚了太子殿下心血的“圣塔”,来为殿下“祈福”。

李承承躺在病榻上,听着外面传来的“为殿下祈福,日夜赶工”的口号,只觉得病情更重了,头也更晕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

就在他生无可恋之际,转机,似乎来了。

这日午后,孙伏伽和杜构,领着几位须发皆白的老工匠,一脸凝重地走进了他的营帐。

“殿下。”孙伏伽的脸色是前所未有的严肃,甚至带着一丝挫败,“臣等……无能,遇到难题了。”

李承乾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来了!来了!救星来了!

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脸上努力维持着“虚弱”的表情,内心却在疯狂开香槟庆祝。

“咳咳……何事如此慌张?”他有气无力地问道。

“殿下,”一位老工匠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手里捧着一张兽皮图纸,“殿下构思的‘圣塔’,高三十三丈,雄伟壮丽,光耀四海,实乃神迹。但……但这鹰愁涧,地处海口,土质松软,更兼海风侵蚀,潮汐冲击。如此高塔,地基若是不稳,不出十年,必有倾覆之祸!”

另一位工匠补充道:“不错,尤其是每年夏秋之交,东海必有风暴。那风浪之威,可移山倒海!我等反复演算,寻常的奠基之法,根本无法抵御天威!”

孙伏伽叹了口气,总结道:“殿下,简而言之,就是这塔太高,风太大,浪太猛,地太软。以我等凡人之能,怕是……怕是难以建成啊。”

李承乾听完,差点没忍住当场笑出声。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

这简直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还是最顶级的那种乳胶枕!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建不成!对,就该建不成!这种逆天而行的面子工程,要是能随随便便建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

他看到了摆脱这个噩梦的曙光。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带着“悲天悯人”和“无奈”的语气,缓缓开口:“既然……既然此事实在是逆天而行,有违自然之道,那……就算了吧。”

“算了?”孙伏伽和杜构齐齐一愣。

“对,算了。”李承乾的演技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看着众人,脸上流露出一种“我虽然心痛但更不愿万民为我冒险”的圣人表情,“孤的‘功绩’,是小。万千工匠的性命,是大。风暴无情,天威难测,孤岂能为了一己之名,让尔等冒此奇险?孤更不愿耗费无数钱粮,最终建成一座危楼,贻笑大方。此事,就此作罢。都散了吧。”

说完,他虚弱地挥了挥手,一副“我已经下定决心,你们休要再劝”的模样,然后准备顺势躺下,继续自己的“养病大业”。

他已经想好了,等这事黄了,他就以“积劳成疾,不堪重负”为由,再上一封辞呈。这一次,有“建塔失败”这个事实作为佐证,李世民总不能再把他解读成尧舜禅让了吧?

然而,他又一次低估了孙伏伽的脑回路。

老工匠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杜构眉头紧锁,似乎在为计划的失败而惋惜。

唯有孙伏伽,他低着头,一言不发,仿佛在咀嚼太子殿下刚刚那番话的深意。

“算了……”

“逆天而行……”

“有违自然之道……”

这几个词,在他脑中反复盘旋。

忽然,孙伏伽像是被一道闪电劈中,浑身一震,猛地抬起头来!他的双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那是一种顿悟之后,窥见大道的狂喜!

他没有去扶准备躺下的李承乾,反而“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变了调。

“殿下!臣……臣又明白了!”

正准备躺下的李承乾身子一僵,缓缓转过头,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他。

你……你又明白什么了?我都说算了!作罢了!听不懂人话吗?

只听孙伏伽激动万分地说道:“殿下哪里是要我们放弃!您是在点拨我们,之前的思路,全都错了!”

“您说‘逆天而行,有违自然之道’!是啊!我们之前只想着如何用蛮力去对抗风浪,如何加固地基去硬顶,这可不就是‘逆天而行’吗?大禹治水,堵不如疏!殿下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去对抗自然,而应该去顺应自然,利用自然!”

李承乾的嘴巴慢慢张大。

不……不会吧?

孙伏伽已经站了起来,他冲到那张图纸前,抓起炭笔,神采飞扬地说道:“殿下说‘算了’,不是让我们放弃,是让我们重新‘计算’!我们为什么要把塔建在实地上?为何不另辟蹊径?”

他一边说,一边在图纸的海岸线上,画了一个向内凹陷的巨大港湾。

“我们可以挖!挖出一个巨大的人工港湾,将‘圣塔’建在港湾的中央!如此一来,港湾本身就成了第一道屏障,可以削减风浪的威力!”

一位老工匠提出疑问:“可……可塔基在水中,岂不更难?”

“非也!”孙伏伽大手一挥,胸有成竹,“殿下不是说了吗,要‘顺应自然’!我们可以在塔基部分,不建实心墙,而是建无数巨大的拱形石洞!让潮水可以从中穿过!如此一来,潮水之力便被分散,塔基所受的冲击,将百不存一!这不就是‘堵不如疏’的至高境界吗?”

他又指着塔身:“至于风力,殿下也早已点明!柳树为何能在狂风中不断?因为它懂得弯曲!我等可改进榫卯结构,让塔身拥有极强的韧性,在狂风中可以有细微的摇摆,以此卸去风力!这,就是顺应风道!”

一番话说完,整个营帐鸦雀无声。

几位老工匠听得是目瞪口呆,随即陷入了狂热的思索和讨论之中。

“拱形穿水基座……妙!实在是妙啊!”

“柔性塔身……闻所未闻,但……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殿下……不,圣人!这简直是圣人之思啊!”

杜构在一旁更是听得五体投地,他看着李承乾,眼神里只剩下了纯粹的崇拜。他心想:原来殿下假意说放弃,是为了逼我们自己想出答案,是在考验我们的悟性!我真是太蠢了,居然当真了!

李承乾呆呆地坐在床上,感觉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被孙伏伽用一把名为“脑补”的剪刀,剪了个粉碎。

他不仅没能取消这个该死的项目,反而因为一句“算了”,让这个项目从“建筑学奇迹”升级成了“水利工程学与结构力学相结合的跨时代丰碑”。

他看着那群已经开始激烈讨论“拱洞应该开多大”、“榫卯要如何改良”的工匠,看着满脸“我又悟了”的孙伏*伽*。

他缓缓地,缓缓地,重新躺了下去。

然后用被子,蒙住了自己的头。

世界,毁灭吧。

赶紧的。

继续阅读:第147章 太子狂喜:父皇,儿臣终于要完蛋啦!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摊牌了,这太子我不当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