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琛真诚的话语,让李芳菲深有感触,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成功人士,竟然会和她有着同样的想法,这点,她是非常认同的。
“席先生,你刚才说的话,我非常认同,这也是我选择这个专业所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有我可以帮得上忙的地方,我当然会不遗余力。”
“那太好了,之前我还担心你会有所顾虑,我听小北说你快毕业了,正好我想要筹备这个民俗博物馆。
但是由于我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国,所以我希望将这件事情交给稳妥的人来处理,不知道李小姐能不能接受这份工作?”
“你要我来负责这个博物馆的所有事情?”
李芳菲有些吃惊,“可是我对筹备私人博物馆方面并不太了解,可能会……。”
“这点你无需担心,关于法律方面的事情,我有专门的人负责,李小姐只需要专注在自己的专业方面。
这些年,我也收集了很多有关姑苏民俗方面的物件,但你应该也知道,一个城市的历史,不光是靠物件,它还需要传承。
所以我的想法是成立私人博物馆的同时,将这个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定期会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些民俗文化。”
“所以你是希望我去尽可能的寻找这些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加入到这件事情当中,是吗?”
“对,李小姐有这方面的知识,而我正好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民俗传承者,他们很有自己的气节与风骨。
而我是个商人,很多时候,在他们面前,可能会让他们有所抵触。
但是如果有李小姐帮助我的话,我想他们会慢慢接受我的这些想法。”
听到席琛这番话,李芳菲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的确,从她和苏叶庭接触的这段时间来看,他当时对她所说的话,也存在质疑与排斥。
他们这些坚持初心的传承者,确实都有着自己的风骨,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是根本不会加入进来的。
“其实在姑苏,有很多匠人,他们都籍籍无名,一代又一代地坚守着自己家族或者是传承下来的技艺。
我想要做的是将他们发掘出来,从而让他们所做的事情被更多的人知晓和理解。
听到这里,我想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我的外婆就是这样一位昆曲传承者。
我小时候,是外婆带大的,那个时候,我总会听她清唱小曲,但是在当时,我并不知道那就是昆曲,我只当是外婆的摇篮曲。
可是后来,外婆过世了,母亲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曲册,里面记录了数首已近失传的昆曲小调,还有一封信。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外婆小时候就在戏班子学习昆曲,后来跟着师傅到处跑。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曲式渐渐走向没落,而我外婆他们的昆曲班子也解散了。
当我看见那本她保存的十分完好的曲册时,我才明白,外婆这一生,虽然离开了昆曲班子,但她从来没有一天放下过她的坚持,放下过昆曲。
在信里,外婆说,她希望有一天可以再看见那《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再次唱遍姑苏。
那细腻婉转的水磨调,可以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这就是我外婆的坚守。”
席琛说完这些话,儒雅的脸上浮上一抹黯伤,仿佛是在遗憾和追忆。
李芳菲见状,也被感染到了,她望向他,“席先生,我现在明白了,你为什么坚持要做这件事情。
你是不希望像你外婆那样的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带着遗憾离开,你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事情,与利益无关,是这样吗?”
她的话,让席琛弯起唇角,“李小姐,我只是想为他们的坚持尽点绵薄之力。”
“席先生,我能带你去见一个人吗?”
突然,李芳菲开口,话音落下,只见席琛眼中浮上疑惑,“你要带我去见谁?”
“到了你就知道了。”
说完这句话,李芳菲拿起包,席琛也随即站起来跟了出去,上车之后,不多会,就来到了老街。
李芳菲看向席琛,“待会要见的人,就在这条巷子里,我们下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