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徒张凤。
转眼间成了南京兵部尚书。
直到此刻,一众九卿大员这才反应了过来。
原来皇帝陛下的目的,不在于张凤,也不在于户部,而是江南!
皇帝陛下挑选的钦差大臣王竑,此刻正在赶回京的路上,眼瞅着马上就要到了。
此刻皇上又将张凤下放为南京户部尚书,明显是为了配合王竑,完成江南税粮的催缴工作!
张凤年轻的时候,可也是与王竑一样刚正不阿,人称“板张”啊!
现在少年天子给了他一个机会,让年轻头铁的王竑在前冲锋打头阵,老成持重的张凤坐镇南直隶调度策应,江南那些士绅还翻得起什么浪花来?
当今天子,这些手段,真是让人心惊啊!
起初群臣还以为,这位少年天子终究是个少年郎,冲动易怒,恣意妄为。
但是现在他们才发现,原来愚蠢的人,不是少年天子,而是他们自己!
少年天子早就策划好了一切,做出了一系列的布置与安排,偏偏他们自己这些人看不透!
活了大半辈子,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辈子,在朝堂之上争斗了大半辈子,最后竟然连皇帝陛下的用意都看不通透。
自己,真是老了啊!
一时间,王直胡滢这些巨头都有些怅然。
他们回想起了于谦先前的警告,脸色更是复杂到了极点。
或许,自己等人对待少年天子的态度,真该变变了啊!
不过京师户部,一位尚书,一位右侍郎,尽皆被罢免。
那么,京师户部该由何人主持大局?
户部左侍郎,陈汝言吗?
一个卑劣小人罢了!
一想到这儿,天官王直再次出言。
“陛下,若张大人就任南京户部尚书,那京师户部该由何人主持大局?”
“户部总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若无人主持大局,只怕……”
“唔……此事本该廷推。”朱见深点了点头,对王直的忧虑先做出肯定。
明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
说白了,就是朝廷抡选要吏,如三品以上及九卿、佥都御史、祭酒等朝堂重臣,需要九卿大员与内阁诸大学士廷推二到三人,最后由皇帝陛下拍板定夺。
这其实是皇权与臣权的一次合作,彰显出皇帝与朝廷重视选贤荐能,以为国用,期能贤人在位,能者在职,相与共谋国事之兴隆。
但是,皇权毕竟高于神权,群臣提供的廷推名单,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根本就不录用!
或者说,如同现在朱见深这般,直接下达人事任命。
“不过事急从权,朕有意迁吏部吏部右侍郎李贤就任大司徒,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听到这话,六部九卿都是脸色微变,李贤的履历也不约而同地浮现在这些巨头脑海之中。
李贤,宣德八年进士,“土木之变”时,李贤脱难回京。
宣德二年,李贤上书正本十策,不久他又上书陈述车战和火器之利,深受先帝赞赏,旋即迁为兵部右侍郎,转调为户部右侍郎。
宣德四年,也先多次贡马,李贤说把金帛用车送给敌人,使他们强大起来,这是自毙之策。
因而李贤上书陈述边防守备松弛的情况,再转迁为吏部右侍郎。
纵观李贤此人的履历,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有经世之才的贤才干吏!
倒是不知,这李贤何时进了少年天子的法眼,直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大明九卿巨头之一。
对此,天官王直与吏部尚书王翱都没有意见,甚至有些乐得见此。
李贤是他们吏部的人,大家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也算是有着一份香火情,所以自然希望对方步步高升,成为自己在朝堂之上的臂助。
户部尚书张凤没有吭声,他现在也不适合开口。
礼部老尚书胡滢面无表情,老神在在地闭目养神。
这位老尚书一向不怎么插话,除非事关江山社稷。
倒是兵部尚书于谦率先发声,沉声道:“陛下,李尚德有经世之才,臣附议!”
于谦对李贤很是看好,当年李贤上书陈述边防守备松弛的情况,于谦看后大为赞赏,甚至将他的奏章传阅到边塞,以激励诸将。
刑部尚书俞士悦同样点头附议,谁做户部尚书大司徒,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区别,倒是现在得紧紧跟随少年天子的脚步,否则只怕会成为第二个张凤!
工部尚书是由内阁大学士高谷兼任,自从失去了知经筵事的特权,高谷近些日子有些消沉,现在自然是点头附议。
都察院左都御史萧维祯没有意见,大理寺卿薛瑄欣然点头,通政使刘铉更不敢吭声。
自此,九卿大员全票通过,出乎意料地没有反对少年天子的意见。
见此情形,朱见深满意地点了点头。
李贤啊!
这可是一代名臣。
他任内阁首辅期间,举贤任能,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务,后期名臣多为其所识拔。
关键问题在于,李贤现在年不过半百,还有很长的时间,辅佐朱见深这位少年天子!
想着,朱见深看向了同样在场的李贤,后者此刻已经愣在了原地。
他今日是以吏部右侍郎兼内阁翰林学士的身份,参加此次御前会议。
可是李贤万万没有想到,幸福会来得这么突然,以致于让他他还没反应过来!
虽然说吏部右侍郎,乃是正三品的朝堂大员,加上内阁翰林学士的清贵地位,李贤已经是无可争议的朝堂重臣。
但是,再往上面迈一步,那可就是九卿巨头,文臣顶尖序列,真正进入了大明权力核心!
而且,成为九卿巨头,就可以全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
这一步,想要迈出去,并不容易!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九卿巨头并不是大白菜,而且李贤自问他如今的资历与政绩现在还不够,远远不足以让他进入顶尖序列。
然而,幸福就是来得这么突然。
少年天子一句话,张凤被贬为南京兵部尚书,他李贤就这么成了户部尚书,大司徒!
“咳咳,李爱卿?”
朱见深轻咳了一声,李贤这才如梦初醒,急忙起身跪倒在地。
“臣李贤叩谢陛下隆恩!”
士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