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郡城豪宅到手
文不橙武不旧2025-10-29 10:252,726

新驻地的晨练声还在青石镇的空气中回荡时,张成栋已带着苏文茂、花逐月骑马返回郡城。自上次铲除柳氏与刘富贵后,郡城的政务逐渐恢复清明,陈天泽感念佣兵团的功绩,不仅时常传递周边任务情报,还多次提及“郡城需一个稳定的佣兵联络点”,毕竟青石镇虽交通便利,却距郡城有两百里路程,遇到紧急任务或需与官府对接时,往返耗时过长。

  “陈郡守昨日传讯说,被查处的王县丞在郡城有一处宅院,地处城西的‘静雅巷’,占地广阔且装修精致,因是赃物被官府查封,如今愿以极低价格转让给我们,用作联络点。”苏文茂勒住马缰,指着前方郡城的城墙,“这处宅院不仅能作为我们在郡城的临时据点,还能接待往来的任务委托人,比在驿馆临时落脚更方便。”

  花逐月曾随戏班去过静雅巷,补充道:“静雅巷是郡城的‘文人巷’,周边多是官员与富商的宅院,治安良好,且距离郡守府、佣兵团分部都不远,步行仅需一刻钟。王县丞的宅院我有印象,青砖黛瓦,还有独立的庭院与厢房,足够十余人居住,改造空间很大。”

  三人抵达郡城后,直接前往郡守府与陈天泽会面。陈天泽早已备好宅院的图纸,铺在桌上:“这处宅院共三进院落,前院可作为接待厅与兵器库,中院是主屋与书房,后院有厢房、厨房与花园,还有一口深井,生活便利。原本按市价至少值五千两白银,但因是赃物处置,只需一千两,算是郡城对贵团的一点感谢。”

  张成栋看着图纸,心中已有规划:“多谢郡守大人。我们会将前院的接待厅改为‘任务对接处’,方便百姓与商队委托任务;中院的书房作为‘情报分析室’,整理周边的任务与安全信息;后院的厢房留给临时驻扎的成员,花园还能开垦一小块菜地,减少物资采购。”

  陈天泽笑着点头:“如此规划甚好。我已让人将宅院打扫干净,你们今日便可交接。另外,我已吩咐衙役,在宅院门口挂上‘啥都干佣兵团郡城联络点’的牌匾,让百姓与商队能轻易找到。”

  当日午后,张成栋三人前往静雅巷的宅院。推开朱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院的青石板路,路两侧摆放着两尊石狮子,虽蒙着薄尘,却依旧威严;前院东侧的房间宽敞明亮,正适合作为任务对接处,西侧的房间则可改造为兵器库,存放临时使用的武器与物资。

  穿过前院的圆拱门,进入中院,主屋是五间宽敞的瓦房,门窗均为雕花设计,屋内的木质家具虽有些陈旧,却用料扎实,稍加擦拭便能使用;主屋西侧的书房藏书丰富,书架上还留存着不少政务书籍,苏文茂笑着说:“这些书籍正好能用于分析郡城周边的地理与政务信息,省去我们搜集的功夫。”

  后院更是惊喜,不仅有六间厢房,还有一个约半亩地的花园,花园内种着牡丹、月季等花卉,虽有些荒芜,却仍能看出往日的精致;花园角落还有一间柴房与一间马厩,可存放柴火与马匹,解决临时驻扎的后勤问题。

  “这里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张成栋满意地说,“花逐月,你负责联系工匠,将前院的接待厅加装柜台与任务公示板;苏文茂,你整理书房的书籍,筛选出有用的地理、政务资料;我去佣兵团分部,调派两名成员过来,负责联络点的日常值守。”

  接下来的五天,宅院改造有条不紊地推进。花逐月请来的工匠将前院接待厅的柜台打磨光滑,在墙上安装了木质的“任务公示板”,分为“紧急任务”“长期任务”“高额任务”三个区域,还在门口挂起了醒目的牌匾;苏文茂则将书房的书籍分类整理,在书架上标注“地理志”“政务录”“佣兵手册”,方便成员查阅,还在书房内摆放了一张大桌,作为情报分析的工作台。

  后院的改造更具生活气息,小虎(接到消息后从青石镇赶来)在花园里开垦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从青石镇带来的蔬菜种子,还在井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洗衣台;阿牛则帮忙修缮马厩,加固围栏,确保马匹安全;灵儿则在厢房的墙上绘制了简易的“郡城地图”,标注出重要地点的位置,方便临时驻扎的成员熟悉环境。

  改造完成的那天,郡城的百姓与商队纷纷前来参观。前院的任务对接处很快就迎来了第一位委托人,一位来自邻省的商队首领,希望佣兵团能护送一批丝绸前往青州府,“之前就听说贵团护送千年雪莲的事迹,如今有了固定联络点,我们委托任务更放心了!”

  张成栋亲自接待商队首领,在书房内详细了解任务细节,苏文茂则在一旁记录,花逐月负责确认路线安全。不到半个时辰,任务便顺利对接完成,商队首领满意地预付了一半佣金:“期待与贵团的合作!”

  傍晚时分,陈天泽也前来探望,看到改造后的宅院,连连称赞:“比王县丞居住时更显生机!前院的任务对接处方便百姓,后院的菜地与马厩解决后勤,你们考虑得真周到。”他还带来了一份“郡城周边安全手册”,递给苏文茂:“这是衙役整理的近期盗匪活动区域,希望能为你们的任务提供帮助。”

  夜幕降临,宅院的灯火渐渐亮起。前院的任务公示板上已贴满了新的任务纸条,中院的书房内,苏文茂与花逐月正在分析明日的护送任务路线,后院的花园里,小虎与阿牛还在给新种的蔬菜浇水,灵儿则在厢房内整理刚收到的情报。

  张成栋站在中院的台阶上,看着眼前忙碌却有序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从青石镇的新驻地,到郡城的联络点豪宅,佣兵团的发展一步步走向稳定,这不仅是团队实力的提升,更是“护民”初心的延伸。有了这两处据点,他们能更及时地接收任务、保护百姓,还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让“啥都干佣兵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明天,我们就安排三名成员长期驻守在这里,负责任务对接与情报收集。”张成栋对苏文茂与花逐月说,“青石镇的新驻地由王虎、王铁头负责日常训练,我们三人则轮流在两处据点之间协调,确保任务与训练都不耽误。”

  苏文茂点头赞同:“如此分工合理。我们还可以在两处据点之间建立‘传讯机制’,用信鸽传递紧急情报,确保信息畅通。”花逐月补充道:“我会在郡城联络点培养两名‘任务接待员’,专门负责对接百姓与商队,让驻守成员能专注于情报与安全工作。”

  次日清晨,“啥都干佣兵团郡城联络点”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第一批驻守成员已到位,前院的任务对接处早早开门,百姓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委托任务,有请求护送粮食的农户,有需要寻找丢失货物的商贩,还有希望铲除村周边盗匪的村民。

  驻守成员们有条不紊地接待着委托人,记录任务细节,分析任务风险,再通过信鸽将任务信息传递给青石镇的新驻地。很快,第一支任务小队就从青石镇出发,前往郡城南郊,协助农户护送粮食,开启了两处据点协同运作的新篇章。

  张成栋站在宅院门口,看着任务小队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眼前络绎不绝的百姓,心中坚定了信念,无论是青石镇的新驻地,还是郡城的联络点豪宅,都将成为“护民”之路的坚实基石。未来,他们会在更多地方建立据点,让“啥都干佣兵团”的守护,覆盖更多百姓,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可靠的力量。

  而郡城的这处豪宅,也不再是贪腐官员的私产,而是真正服务于百姓的“任务枢纽”,用它的青砖黛瓦,见证着佣兵团践行初心的每一步,也见证着郡城百姓日益安宁的生活。

继续阅读:第 123 章 四大家族的注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奇葩佣兵团从县城混混到大陆巅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