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队伍驶离青州府城三十里,抵达第一个临时休整点,官道旁的“清风驿站”。按照计划,苏文茂需在此开箱检查贡品状况,确认物资完好后再继续赶路。当两名影鼠帮成员合力撬开最外侧的贡品箱时,所有人都愣住了,箱子里铺着厚厚的丝绸,整齐摆放着数十件白釉青花瓷器,瓷瓶、瓷碗、瓷盘上的花纹细腻如丝,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珍品。
“这……这不是说贡品是丝绸、茶叶和瓷器吗?怎么瓷器占了满满一车?”王虎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生怕自己的玄铁铠甲碰到箱子,“这玩意儿也太脆了!稍微颠簸一下,不就碎了?”
张成栋立刻凑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件瓷瓶,瓷瓶入手轻薄,胎质细腻,瓶身上绘制的“青花缠枝莲纹”正是前朝官窑的经典纹样,他曾在《治水秘录》的附录中见过类似记载,这种瓷器别说碰撞,就连剧烈晃动都可能导致釉面开裂。“之前府衙只说有瓷器,没说数量这么多,更没提是这种易碎的官窑瓷!”他眉头紧锁,激活侦查术面板,上面弹出贡品信息:【青州府官窑青花瓷器(共120件),胎质薄脆,抗压强度低,需恒温恒湿环境运输,振动超过3级(约等同马车过深沟)即可能损坏】。
【突发难题分析:
运输风险升级:原计划按“耐损耗物资”准备,车辆仅做基础加固,无法应对瓷器的防震需求;若继续按原路线行驶,途经“黑风岭”的碎石路与“流沙河”的颠簸路段,瓷器损坏率可能超过50%。
保护物资缺失:团队仅携带西域防潮油布,缺乏专业防震材料(如稻草、棉絮),无法为瓷器提供足够缓冲。
时间压力:任务周期仅30天,若返回青州府补充物资,会浪费5天时间,可能无法按时抵达京城。】
苏文茂迅速展开路线图,用罗盘指针标记出沿途的村落与驿站:“当务之急是找到防震材料。前面十里处有‘白杨村’,村民家家户户种棉花,应该能收购到足够的棉絮;再往前二十里的‘临河镇’有稻草编织坊,可购买稻草用于填充箱子缝隙。我们调整路线,先去这两个地方补充物资,再继续赶路,最多耽误半天时间,不会影响整体进度。”
李狗蛋突然眼前一亮,从药箱里掏出几卷纱布:“俺的药箱里有医用纱布,质地柔软,可先用来包裹瓷器,减少碰撞;另外,我们携带的西域防潮油布不仅能防潮,还能铺在车厢底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先应急用!”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张成栋带领成员小心翼翼地将瓷器从箱子里取出,用纱布逐一包裹,再用防潮油布铺在车厢底部;王虎则带着两名成员快马前往白杨村,凭借“捕盗先锋”令牌与村民沟通,以合理价格收购了两百斤棉絮;林默和小三则赶往临河镇,不仅买到了足量稻草,还从编织坊老板那里学到了“稻草防震法”,将稻草编织成网状,套在包裹好的瓷器外,再填充到箱子缝隙中,可大幅降低振动影响。
“这稻草网得编得紧实点,每个瓷瓶周围至少要留三寸厚的稻草层!”编织坊老板手把手教林默编织,“之前我给京城的瓷器商送过货,就用的这法子,走了千里路,一件都没碎!”小三也跟着帮忙,虽然编得不如老板熟练,但学得格外认真,迷你青铜短剑还派上了用场,用来修剪过长的稻草,让编织的网更加整齐。
傍晚时分,物资补充完毕。众人重新打包贡品箱:底层铺三层防潮油布,中间用稻草网包裹瓷器,缝隙处塞满棉絮,最外层再用木板加固,确保箱子在车厢内不会晃动。张成栋还特意让王虎在车厢两侧加装了减震木柱,用白杨村的硬木制成,可吸收马车行驶时的部分振动,进一步保护瓷器。
“现在试试防震效果!”王虎赶着马车在驿站的空地上来回行驶,故意经过几个小土坡。停车后,众人打开箱子检查,发现包裹在稻草网里的瓷器完好无损,连最薄的瓷盘都没有出现裂纹。“成了!这法子管用!”王虎兴奋地喊道,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当晚,队伍在清风驿站休整。张成栋召开临时会议,进一步调整护送方案:“从明天起,贡品车由苏文茂和小三专人负责,苏文茂用罗盘实时监测车厢振动情况,一旦振动超过2级,立刻示意停车调整;王虎的前队要放慢速度,提前清理官道上的碎石和坑洼,确保马车平稳行驶;林默的侦查小队除了探查盗匪,还要重点留意沿途路况,避开颠簸路段;李狗蛋则准备‘恒温膏’,用薄荷和石蜡混合制成,涂抹在箱子外侧,保持车厢内温度稳定,防止瓷器因温差过大出现釉面开裂。”
小三坐在一旁,认真记录会议内容,还在本子上画了个简易的瓷器保护示意图:“苏先生,俺明天可以跟您一起监测振动,俺眼神好,能及时发现箱子有没有晃动!”
苏文茂笑着点头:“好!有小三帮忙,我们更放心了。另外,我们还要跟沿途驿站提前沟通,预留平整的仓库存放贡品箱,避免夜间存放时因地面不平导致瓷器受损。”
第二天清晨,队伍重新出发。调整后的贡品车行驶得格外平稳,王虎在前队小心翼翼地清理着官道上的碎石,林默则时不时用望远镜观察前方路况,遇到坑洼路段就提前示意马车绕行。苏文茂坐在贡品车旁,手里拿着罗盘,罗盘指针轻微晃动时,他就立刻让车夫放慢速度;小三则趴在车厢边,眼睛紧紧盯着箱子,生怕出现一丝晃动。
途经一处浅滩时,马车陷入泥泞,车身剧烈倾斜。张成栋立刻跳下车,指挥成员用木板垫在车轮下,慢慢将马车推出来。停车检查时,发现最外侧的一个瓷碗边缘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纹,这是唯一一件受损的瓷器。李狗蛋立刻用特制的“补釉膏”(用瓷粉、树脂和颜料混合制成)涂抹在裂纹处,经过处理,裂纹几乎看不出来,不影响整体美观。
“还好只是轻微裂纹,要是没做防震措施,这一车瓷器恐怕都保不住了!”张成栋看着修复好的瓷碗,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及时发现贡品是易碎瓷器,调整了方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队伍继续前行,沿途百姓看到护送的是珍贵瓷器,都忍不住驻足观看。在一个村落休息时,一位老窑工主动前来,给众人传授了“瓷器运输口诀”:“垫得实,裹得厚,车行慢,路选平,温要稳,湿要防,保你瓷器万里香。”还送给他们几包“护釉粉”,撒在瓷器表面,可防止运输过程中出现划痕。
“这护釉粉太有用了!”李狗蛋将护釉粉撒在一件瓷瓶上,用布轻轻擦拭,瓷瓶的光泽变得更加明亮,“有了老窑工的指点,我们护送瓷器更有把握了!”
夜幕降临时,队伍抵达“明月驿站”。众人小心翼翼地将贡品箱搬进平整的仓库,用稻草堆在箱子周围,保持仓库通风干燥。张成栋看着完好无损的瓷器,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贡品是易碎的瓷器,增加了护送难度,但通过团队的默契配合与灵活应变,他们成功化解了危机,为后续的行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三坐在仓库门口,手里拿着记录手册,认真总结着当天的经验:“明天要更早出发,避开中午的高温;遇到浅滩要提前探路,不能再让马车陷入泥泞……”他抬头望向星空,月光洒在仓库的贡品箱上,像是给珍贵的瓷器镀上了一层银色的保护罩。
张成栋走过来,摸了摸小三的头:“小三,你做得很好。这次护送瓷器,虽然困难重重,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小三用力点头,握紧了手中的迷你青铜短剑:“俺知道!俺会继续努力,帮大家保护好贡品,顺利送到京城!”
夜色渐深,驿站的灯火依旧明亮。护送队伍的成员们虽然疲惫,但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色——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更多挑战在等待,但只要他们始终保持警惕,灵活应对,就一定能将这一车珍贵的瓷器安全送达京城,完成青州府的重托,为“啥都干佣兵团”再添一份荣耀。
月光下,贡品箱静静地躺在仓库里,像是在诉说着青州府的文化与历史;而守护在仓库外的佣兵团成员,则用他们的责任与担当,为这份珍贵的“文化瑰宝”,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