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炎并未第一时间给出答复。
沉默了许久才开口。
“你有几分把握?”
萧奕果断答道。
“若西北边战事由我负责,无他人插手,十成!”
“我立下军令状,不会拿自己的命开玩笑。”
萧炎没有锁紧,一时下不了决定。
若是萧奕能胜,自然最好,可若是胜不了,到时候不光西北沦陷,大梁中部的繁华地带也要面临草原人的威胁,还有一旁虎视眈眈的大魏,都不是善于之辈。
失败的代价太大了。
若按兵部侍郎的计划,西北边军退守金城一线和草原相持,虽丢掉了大半个西北,可也能挡住草原人,中原地界不会被袭扰。
只是,丢了大梁的江山,作为皇帝的萧炎,这千古骂名,是摆不脱了。
思虑良久,萧炎最终还是下了决定。
“我大梁危难关头,万万不可莽撞行事,西北局势应当求稳。”
“令西北边军退守金城……”
不等萧炎的话说完,鸿翎急使手举火漆封号的急报快步跑来。
因为西北的局势危急,萧炎已经下了命令,西北的情报直接送到他面前。
萧炎让太监接过信,连忙撕开封口,拿出里面的信纸。
看到信纸上的内容,萧炎眼前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拿着信纸的手不住的哆嗦。
满朝文武见状心中都是一惊。
出事了!
过了好一会,萧炎才缓过神来,一只手举着信纸颤抖道。
“草原人趁势追击,西北被连下数城,魏芳和宁王已经落入草原人手中。”
“现在,草原人大军已经兵临金城。”
“金城危在旦夕!”
萧奕上前,接过萧炎手中的信纸,看到上面的内容,眉头紧锁。
草原人行动的太快了,西凉城下三万大军被歼,草原人的骑兵马不停蹄,趁着周边城池空虚连破数城。
现在西北的十几万大军被分割在还未攻破的各大城中,已经断了联系。
草原人的骑兵封锁了各城之间的联系,这些城池的情况不得而知。
而西北的核心枢纽金城因为前方各城防守严密,留守的人并不足,此刻草原人兵临城下,能坚持多久很难说。
草原人的突袭,彻底打破了兵部侍郎提出的,退守金城的计划。
要守住金城一线,最关键的是要把西北的十几万大军集中起来,利用金城及周边的城池形成连成一片的大网,彼此支撑,互为犄角。
可现在,金城一线的守军只有一万,剩下的人全被困在西北的数座孤城中。
如此空虚,谈何抵挡草原人。
萧奕很清楚,大梁已经没有退路了。
萧奕再次请战。
“请父皇下令,臣愿领兵驱逐草原蛮子,光复西北!”
“如今已没有退路,唯有死战!”
萧炎也知道,不论如何,西北这一战,必是你死我活。
“你要多少人。”
萧奕思索片刻后回答。
“十万精兵可荡平草原人!”
原本有西北的十几万大军可用,现在仅余金城周边的两万人,要对抗草原的精锐骑兵无论如何都不够。
“不可能。”
“大魏正虎视眈眈,那边的人一个都不能动。”
“禁军刚刚抽到了三千,再抽调京城的防卫就空虚了。”
“我只能给你三万厢军。”
萧炎摇了摇头,伸出三根手指。
倒不是萧炎刻意为难萧奕,实在是抽不出更多的人手。
大梁军队不少,可各方钳制动弹不得,也只能从厢军中抽出三万人。
萧奕感觉太阳穴有些疼。
十万砍到三万就算了,给他三万精锐,萧奕也有信心和草原人过过招。
可这三万人,是厢军。
所谓厢军,就是大梁边军和禁军挑剩下的人,在各州府负责各种繁杂事务,很多人当一辈子厢军也上不了一次战场。
比起军人,这些人更像是拿着武器的徭役。
这些人真上了战场,恐怕自己要先乱起来。
“不是我为难你,大梁现在的局势你清楚,三万人已经是极限了。”
“除了人手,其余不论是武器盔甲还是粮草,要多少我都给你!”
萧炎也知道让萧奕带三万厢军支援西北太过为难了。
萧奕脑中回想着西北的地形图,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断推演。
很快,萧奕就有了决意。
“臣,领命!”
……
“听说了吗,老七要带三万厢军前往西北,呵呵,厢军有个屁用,他这就是去送死!”
萧玉恒谈起这件事眉飞色舞。
“萧让也落到草原人手里了,呵呵,他上赶着去西北,还真以功劳是天上掉下来的啊。”
萧弼也是难掩喜色。
在众人皆因草原人的突袭惶惶不安之时,两位亲王却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这太子的位置,原本呼声最高的是萧让,后面有杀出了个萧奕。”
“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草原人杀过来了,你我二人可没出头之日啊。”
“现在萧让落在草原人手里生死不知,萧奕也要赶着去送死了,到时候就算侥幸活着回来,丢了西北的干系也脱不掉,那时候他就是我大梁的罪人!”
萧玉恒越说越来劲,好像太子之位唾手可得一般。
“呵呵,到时候,四弟成了太子,可别忘了关照我这个当哥哥的一二。”
萧弼皮笑肉不笑。
“哪里的话,这太子的位置,非三哥莫属,到时候可别忘了我这个弟弟。”
萧玉恒也是一脸不自然的笑容,两人各怀心思,各自做着安排,已经把萧让和萧奕排除在了计划之外。
朝中各部要员也在议论萧奕带三万厢军出征西北一事,几乎没人看好萧奕,所有人都对西北的战事抱悲观态度。
站在萧奕一边的秦贾两位大人也来劝说,希望萧奕不要冲动。
可萧奕的一番话让两位大人无言以对。
“西北局势危急,难道眼看着草原人侵占我大梁的江山吗?”
“这一仗,难打,可必须要打!”
“每个人都退缩了,那我大梁的脊梁,就断了!”
萧奕的话很快流传开,为草原人带来的阴霾照下一抹曙光。
大街小巷中,萧奕的话不断有人重复,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