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体检赢人气
稻桔富翁2025-07-02 21:223,230

灵子这回可能真的成熟了!不再折腾了!

  可能是真的受了刺激,灵子有些东想西想,算命先生的一席话“你的烦恼将会如影随形地跟随你,人生地不熟,你得看紧你的钱财,接下来你将会蚀财蚀物,在这两年里你将经历你一生中最艰难的坎坷,你以前所挣的积蓄将会有意无意的被耗尽,只有耗尽你的所有后,你才有再度发迹的可能,还好你命中注定有贵人相助,东山再起的机会随时存在,但不是现在,而是两年后。你得有应付各种厄运的心理准备。”老是在大脑里闪现。

  经历磨砺了才来成都时的锐气。

  罗妹每每看到灵子没病人时若有所思的样子,劝慰道:老大,不要管那么多了,财来财去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平常心,别让钱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不是为财郁闷,而是我总是想起算命先生的一句话,他认为我还要走两年最艰难的日子,罗妹,我心里没底,不知道我还会经历什么更为恶劣的命运。”

  “老大,你是活糊涂了还是咋的,你看我股票被深度套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不是我不担心,而是我不放在心上,你认为我是咋想的?姑且就把它当着价值投资了。”

  “我可没你那份轻松的心态。”

  “真的,人都是暗示的动物,不要有事无事给自己一些不愉快的暗示,把心态弄坏。”

  “罗妹说得对,灵子,又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丢了一次卡,又不是身体健康受影响。”王院长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把罗妹与灵子着实吓了一跳。

  罗妹吐着舌头缩着脖子暗道:“幸亏没说她老人家的坏话,走路连个声音也没有,那不吓死人了。”

  “我也没考虑这些,就是觉得这路走得咋这么不顺?”灵子颓废道。

  “灵子,振作起来,我不喜欢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算命先生的话你就信,我真是服了你,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算出来的,就如我们医院谁也不能预测她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王院长慢悠悠地完全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

  “王院长,你没事吧?”灵子觉得王院长有啥地方不对。

  “我会有啥事?只要你每天不恹恹的就好,知道不?你的情绪很影响人家的心情的。”

  “哦,给我一点时间,会慢慢好的。”

  医院在细水长流里慢慢地壮大,虽然也同灵子一样经历了一次摧枯拉朽从外到里的彻底“洗劫”,但在不断的磨合中适应了市场,员工渐渐适应了公司,公司渐渐完善了制度,规模在扩大,人员在增加。

  八月的医院由摇摆终于企稳,“大盘指数”稳步上升,一元优惠带来的效益初见成效,“平价”,减少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也让附近社区一些交不起社保医保的居民变相享受到了福利。

  渐渐进入秋季,民营医院的广告大战开始了。每天打开电视由不得你看不看,大量民营医院的广告铺天盖地,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就在此时,成都市涉及商业广告的几家单位联合起来规范医疗市场,规范广告市场。

  靠广告吸引来的病人一度脱节,使原本热闹的医院突然冷清下来,几乎陷入窘境,其间每天能有几十个病人进出,现在却只有开业时的每天几个老病人守着。

  上帝关了一扇门,自己不一定就闭塞在屋子不出来,也别等上帝来给你开扇窗,自己动手,自己挫洞,自己开窗吧!

  招来的富余人员由于无事可干只有在医院里谈天说地打发时间。

  医院该以什么方式打开病源,核心竞争力与抗衡市场的点又在哪里?

  向市场要机遇,向市场寻点子。

  高层聚在一起召开一个个紧急会议,制定一个个“紧急救市”的策略,希望所有员工同心协力挺过难关。

  医院推出了“路演”、社区巡回免费测血压,测血糖等扩大医院知名度的一系列方式,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在下班后员工抽一个小时的时间发放免费杂志与免费卡。

  不管刮风下雨,大家都在为医院的未来,也为自己的未来到市场找米下锅。

  但无数的关卡,把派出去的人员狼狈的赶了回来。几十号人在即将进入深秋时为饭钱犯愁了,医院再一次面临着人员的流失,一些稳不起的或者家境有些差的经不起这种耗而带着遗憾走了。

  能够来到医院的病人真的成了医院珍贵的客人,患者的想法就是医院的办院方针,“上帝”在医院里真正享受到了上帝的待遇,只要有让患者不愉快,心情不爽,甚至于工作不够仔细怠慢了患者,几乎是无一例外的被当场“炒鱿鱼”,一点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为了提振士气,活跃医院的人气,医院咬牙投资成立了医院自己的市场营销部,让每一个营销人员各施计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于贡献出特有的人脉关系去挖掘病源。

  也就是那个艰难的摸索中,医院柳暗花明,独辟蹊径,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地面营销。

  沉下去,以“一元优惠”的经验,推而广之,做稍显层次的10元体检,做健康人群的健康普查。

  灵子感叹医院管理层的坚韧与不妥协,在秋季业务遭遇“滑特卢”一筹莫展的时候,却每天看到的是进进出出一群忙碌的身影,智囊团群策群力,奉献计策,只要有能够给医院带来效益的一丁点点子便会让大家兴奋好几天,一种主人翁的体验在医院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只要是医院的成员都可以是暂时的“将”,也可以是暂时的“卒”,王院长在动员会上说:“只要能下活营销这盘棋,我可以永远做你们的后盾,做你们的勤务兵。”

  每个人都如一盘棋上的兵、卒、将、帅各司其责,各行其是。病人来了,一线医务人员耐心细致,尽其所能,掏心掏肺的倾囊而授;外勤人员随时待命,只为那一线的“送枪送炮”。

  在大家慢慢舒展眉头准备庆贺初战告捷时,去年年底吹风传说中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开展起来了,这无疑又给私立医院的生存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话题,也如新鲜伤口上撒盐。

  大病,私立医院的实力肯定解决不了,在大医院看了;小病,只要在成都买了医保的居民在那里就可享受更为优惠的便民利民服务。何况国家在医疗这块加大了投资,人力、无力、财力都层层落实,决定切实解决自改革开放以来卫生改革存在的遗留问题,痛下决心让每一个公民享受到医疗改革带来的福利。

  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成立,给私立医院简直就是一记重创,虽然以前纷纷扰扰地谈着私立医院将被兼并或者消失,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绯闻”又烟消云散。

  而社区服务中心无疑在*着私立医院自行抉择,是死是活全凭自行裁决。这着棋下得够狠,使你想发狠都找不准目标。

  “上帝把出去的门已关上,我们得寻找逃亡的那扇窗,不然只有困死在里面,除此别无选择。”王院长在一次科室主任会议上给大家说。

  “你们在一线,除了了解科室成员的思想动态,业务学习,生活细节外,要多与各个诊室的医生沟通,交流,随时把底层的声音反映上来,有时也许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便会给我们带来开窗的钥匙。”

  不知是谁在会上说了个很简单三段论推理,便让陷入困境的医院初露熹微。

  “大医院看大病,社区看小病,剩下的就是90%的健康或者亚健康人群,这一大群理所当然的就该留给我们看了。其实,现代医院的特点,不是有病才看,我们应该着力于预防保健这块。虽然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设立了预防保健的三级防保网,但二十多年过去了,还是没有解决人们根本的问题,这些机构人浮于事,拿着财政的钱,吃着财政的饭,真正能为纳税人干事的人又有几何?如果不是遇到非典,禽流感,这些机构闲置了那么多、那么好的机器设备,那么够强的医务人员不是浪费可惜。”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你是说我们可以做健康人群这块!”一直在旁边安静听各个科室汇报的王院长,突然兴奋地打断他的话。

  “是啊。这类人可是占人群很大的比例,其中亚健康人群正需要我们去指导,预防,使其向健康人群靠近,这样既减轻了病人小病成大病的经济负担,也无形中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保健出了一点力。”

  “嗯,不错!你这想法很好!很好的创意哦。”王院长激动得失去了往日的稳重,连声夸好。

  只是一个无意的推理,在王院长眼里却是一个很好的创意,被王院长及其她的智囊团几个昼夜的市场调查,网上查询,数据推敲,科学论证,在一周后便在全院职工动员大会上作为一个新产品隆重推出,“健康体检”一词被首次提出时,大家面面相觑,以前一直都以看病为己任的医生们,突然要大家去面对一群健康人群,好像还不太适应。

  但这个产品刚出来便在同行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还没开展一个月,却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被很多医院“复制”、“抄袭”,变得面无全非,也正是这个王院长引人为荣独家自创的新品种一度时间差点让欣欣向荣的医院夭折。

继续阅读:第三十六章 菜鸽练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医而终(完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