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诞日,京城多数衙门变得忙碌。
但枢密院例外。
本朝尚文轻武,枢密院作为军事机构,属于闲散部门。
永平侯爷张伯予作为闲散部门的闲散之人,按时下值,回到侯府外书房。
外书房是侯府最重要的地方,位于中路正院大厅的南部,为一处独立小院。
小院承载着侯爷办公,理事,会客的功能。
关系着侯府命运的重大决定,都在这里做出。
前院两侧和后院种着修竹,既高雅,又吸取和聚拢天地灵气,能兴家旺业。
其中点缀着几株海棠,花开艳丽,富贵满堂。
张伯予袭爵以来,又给前院加了两株迎春花,给后院加了两株榆树。
迎春花象征的“金腰带”和榆树象征的“靠山”,他都想要。
张伯予多数时间,都在外书房待着。
思考如何能让侯府更进一步,如从前一般兴盛。
他出生的时候,祖父尚在。
祖父为第三代永平侯爷,官至正二品太尉,天下武将之首。
那时候真风光啊,祖父得官家信重,三天两头收到赏赐,府里金银成山。
天下好物,尽数堆在侯府。
达官显贵无不巴结祖父,连他这个不成器儿子生出来的儿子,都受到非一般的礼遇。
可以说是被京城最有权势的人追捧着长大的。
可惜好景不长,一场疫病,几乎让侯府全军覆没。
只有他们这一房,因为回福建路探亲,而得以保全下来。
父亲身为庶子,自小没有大志向,只爱吃喝玩乐。猛然间当了侯爷,完全适应不过来。
甚至变本加厉地荒唐。
十年后把侯府交到他手里,完全是一个烂摊子。
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把烂摊子收拾过来,勉强能运转。
可是离祖父,以及曾祖和高祖当侯爷时,还是差得有些远。
他唯一的愿意,就是能赶上他们。
不求超越,只求赶上。
让侯府重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
张伯予站在中堂,看着祖父的画像,听见外面响起通传声:“侯爷,三位郎君和两位姑娘来了。”
“哦?请他们进来。”
张伯予向来疼爱儿女,以他们为骄傲,闻言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到主位上坐好,微笑迎接。
门帘掀开,五个年华正好,样貌整齐的儿女依次进来,向父亲行礼。
张伯予点头:“都坐下说话吧。你们联袂来找为父,是为何事?”
年满十七岁,已长成大人模样的大郎君张溪亭,不挪步子,再次向父亲行礼:“父亲,三年半时间过去,母亲已经痊愈,在明月山庄住着多有不便。儿子恳求父亲,将母亲接回侯府,举家团聚。”
他读书好,才学享誉京城。十六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过了省试。只等一年后过了殿试,就能正式授官,为朝廷效力,为家族争光。
因此在侯府说话格外管用,仅次于侯爷。
张君傲,张秋池,张流辉,张君娇四手足虽不如大哥出色,但各有各的长处,非泛泛之辈。
他们齐声附和大哥:“父亲,请把母亲接回来吧。儿子/女儿需要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