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伊斯坦布尔,还是带着埃塞俄比亚迁移?
这个问题孟尼利克二世很难给出回答,至少现场很难回答里法特。
虽然现在奥斯曼帝国保证的美好,又是说明大湖地区的土地肥沃,又是承诺会为孟尼利克二世的移民提供支持。
但是等到最后要奥斯曼帝国兑现的时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
况且孟尼利克二世也并不想就这样接受自己被流放的命运,孟尼利克二世在埃塞俄比亚这块土地耕耘了十几年,埃塞俄比亚就是孟尼利克二世的根基。
去到大湖地区充满了不确定性,万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王位弄没了怎么办?
孟尼利克二世可是知道自己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就是靠奥斯曼人的支持才从其他王位继承人的手上抢来的。
而被奥斯曼陆军从亚的斯亚贝巴赶到阿尔巴门奇的孟尼利克二世政权内部,政治斗争的风暴正在逐渐凝聚成型。
当孟尼利克二世势弱的时候,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挑战者们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孟尼利克二世明白自己已经处在最危险的阶段,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会让他万劫不复。
对于应不应该答应里法特的要求,在里法特离开后,行宫内的埃塞俄比亚大臣们大致分成了两个派系。
一个派系是反对派,对里法特提出的苛刻绝不认同,他们大多都是埃塞俄比亚的大地主或者酋长,只是来到孟尼利克二世的朝廷做官,跟着孟尼利克二世离开埃塞俄比亚动摇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坚决反对这一提议。
对于这一派的大臣们来说,即使离开了孟尼利克二世的朝廷,这些一派的大臣也能够在埃塞俄比亚或者奥斯曼帝国混的风生水起。
毕竟,不管是孟尼利克二世,还是奥属东非,想要统治和动员埃塞俄比亚的基层来为他们服务,都需要得到这些大地主或者大酋长的支持。
而另一派是妥协派,妥协派的大臣大多都是孟尼利克二世朝廷的宫廷大臣,他们的家底都集中在亚的斯亚贝巴附近。
在亚的斯亚贝巴沦陷之前,妥协派大臣们的权利就依赖于孟尼利克二世的皇权,在亚的斯亚贝巴沦陷之后,这群妥协派大臣们就更加依赖孟尼利克二世的皇权了。
离开了孟尼利克二世的皇权,他们在埃塞俄比亚的地位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商人。
当然,在反对派和妥协派之外,还有一个声音稀疏的派系——支持孟尼利克二世前往伊斯坦布尔向穆拉德请罪。
这一派背后的势力不用多说,就是孟尼利克二世的挑战者推出来试探风口的,看王公大臣们还支不支持孟尼利克二世这个打了败仗的国王。
结果非常明显,虽然孟尼利克二世在战场了吃了败战,但是统一埃塞俄比亚并且执政埃塞俄比亚十几年的威望,一时之间难以被一场战争的失败而撼动。
大部分的埃塞俄比亚王公大臣们还是倾向于孟尼利克二世这位国王,所以那些被孟尼利克二世的挑战者推出来的大臣们,被孟尼利克二世迅速镇压,最轻的都是落了一个罢官的结局。
孟尼利克二世对付奥斯曼人没有本事,打埃塞俄比亚的大臣们难道还没有本事吗?
况且这种叛乱的兆头绝对不能姑息,所以孟尼利克二世以最雷厉风行的姿态对自己挑战者的试探进行了回应。
不过,在处理完挑战者伸出来的触手后,到底该怎么对待奥斯曼帝国提出的要求,这个难题还是孟尼利克二世要面对的。
当天深夜孟尼利克二世的行宫内依旧亮如白昼,跟随孟尼利克二世逃难到阿尔巴门奇的大臣们几乎都挤在这件狭小的行宫中。
大臣们聚集在孟尼利克二世的行宫中,只为了一件事情——讨论该不该现在就妥协,带领埃塞俄比亚人移民大湖区域。
“我不管你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让我离开埃塞俄比亚?除非太阳永远都不会落下!”说话的是阿塞拉地区的大酋长内加索。
内加索说完,又走到孟尼利克二世身前抗争:“陛下,我的部落就在阿塞拉,如果您执意要离开埃塞俄比亚,那我只能舍弃在朝廷的官职,回到阿塞拉去领导我的部民们!”
内加索说完,又一群大地主、大酋长们跟在他的身后耀武扬威,他们的土地可是都在埃塞俄比亚的,让他们舍弃现有的土地,跑去不知名的大湖地区去重新耕耘,这直接损害了大酋长和大地主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