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这支西班牙军队的奥斯曼负责人是德尼兹上尉。
既然是奥斯曼帝国的自己人,克里姆自然给了德尼兹更多的优待,巴纳兹号的舰桥被允许德尼兹进入。
“阿尔达船长,这位是帝国陆军的德尼兹上尉,我也是刚刚才得知有一支帝国军队在巴纳兹号上。”
克里姆把德尼兹介绍给还不知情的阿尔达。
听到有一支奥斯曼军队在船上,阿尔达追问道:
“克里姆,有给帝国军队优待吗?你可不能让帝国的士兵们和西班牙人一起在船舱下面受罪。”
“是,我这就去安排。”克里姆说罢就要离开舰桥。
德尼兹叫住准备离开的克里姆:“克里姆先生,不用麻烦您特地去安排他们,我手下的士兵都是奥属东印度的本土士兵,他们天上就是爱吃苦的。”
奥斯曼帝国在奥属东印度的统治中,虽然打着的是伊斯兰教一家亲的口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奥斯曼国民和奥属东印度土著之间的等级森明。
奥斯曼国民、土耳其人就是高人一等的国民,当地的穆斯林土著就是二等国民。
至于那些非穆斯林的土著,则是奥属东印度的三等国民。
非穆斯林人口占据了奥属东印度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人数大约有240万人,非穆斯林人口被三个宗教瓜分,基督教、印度教以及原始的自然崇拜,三者几乎平分了非穆斯林人口。
这其中,基督教是奥属东印度最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奥属东印度殖民政府把最苦最累的活都交给基督徒。
如果基督徒不听从殖民政府的命令,那就直接动用武力手段镇压。
原始的自然崇拜非穆斯林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殖民政府通过和部落的酋长家族合作,任命部落酋长为地方官员可以让原始的自然崇拜非穆斯林为殖民政府所用。
最后的印度教非穆斯林,他们是对奥属东印度抵抗最低和顺从度最高的,奥属东印度殖民政府对这群印度教非穆斯林最放心。
很多奥属东印度的殖民地部队和警察都是招募的印度教教徒。
当然,殖民地政府虽然对印度教教徒最放心,但是该有的提防还是有的。
招募的印度教士兵和印度教警察主要是派去穆斯林不愿意去的偏远地区,比如奥属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内陆,以及像这次一样的军事行动都会派出印度教教徒。
德尼兹率领的奥属东印度殖民军队,下面的士兵都是由印度教教徒组成的。
就像英国军官不把印度士兵当人,德尼兹这类奥斯曼军官也不会把印度教士兵当人。
这虽然会造成军队上下之间的隔阂,但是人性就是如此,军官和士兵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的群体,更何况他们还是奥斯曼人和非奥斯曼人、穆斯林和非穆斯林。
所以当克里姆得知德尼兹手下的士兵是奥属东印度的土著,于是立马停下了离开的脚步。
奥斯曼士兵确实值得克里姆优待,但是土著士兵就另说了。
德尼兹新奇的打量着舰桥里面的一切,阿尔达也非常乐意和一位年轻的上尉拉进关系。
德尼兹看上去也就三十岁左右,这个年纪就能够成为上尉,虽然只是殖民地军队的上尉,但是对阿尔达来说正好。
毕竟巴纳兹号只在远东地区活动,需要的是奥属东印度的人脉资源。
一番交谈下来,阿尔达和德尼兹逐渐熟络起来,阿尔达也从德尼兹口中得知了更多的消息。
“阿尔达先是,有件事情我也不害怕告诉您,像巴纳兹号这种和殖民政府合作的民船,很快也都会知道。”
“这次运送西班牙军队只是一次开始,听说上面和西班牙人达成了更深的合作,以后会帮助西班牙政府运送更多的军队去菲律宾南方岛屿上。”
“而且帝国正在亲自插手日本人和西班牙人的战争,我的部队只是一支前锋部队,后面可能还会投入数万志愿士兵到日西战争里面去。”
“真不知道上面的老爷们是怎么想的,西班牙人和日本人在菲律宾打仗,为什么要让奥斯曼人也去流血。”
德尼兹不满的抱怨了一声。
当然,德尼兹主要抱怨的是奥斯曼人去替西班牙人流血,因为德尼兹的部队进入菲律宾打仗,立下的战功是不计入帝国军功体系的。
德尼兹在菲律宾打得再好,最多就是为将来晋升增加一点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