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石油贸易2
可乐不加冰块2025-11-05 17:311,523

  除了石油外,奥斯曼和英国在其他产业上也有绑定相当深厚的贸易。

  在欧洲,奥斯曼和英国是一对贸易上的友好国家,但是一旦离开了欧洲,奥斯曼和英国就变成了一对有着血海深仇的竞争对手。

  这次亨利找特夫菲克的贸易谈判主要是在石油上的,亨利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够下调石油出口关税,而作为回报,英国会加大对奥斯曼生产石油的进口。

  按理来说,奥斯曼帝国的石油已经占据了英国的大半市场,英国政府应该未雨绸缪的减少进口奥斯曼帝国的石油,但英国政府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打算继续加大对奥斯曼石油的进口。

  原因很简单,奥斯曼帝国的石油价格足够便宜。

  美国(联邦和联盟加起来)是当前世界上石油产量第二多的国家,美国的石油价格为0.22英镑每桶,而奥斯曼帝国的石油价格仅为0.2英镑每桶。

  不管美国的价格如何,奥斯曼帝国生产的石油价格都比美国的石油低百分之十。

  再加上奥斯曼帝国就位于欧洲,又修建了从伊拉克到东地中海沿岸的黎波里的石油运输管道,石油的运输价格又比从美国购买便宜。

  两者一叠加,就导致英国从奥斯曼帝国购买石油整体会比从美国购买石油便宜百分之二十。

  便宜的这百分之二十,英国企业即可以作为利润,也可以学奥斯曼石油打击美国石油的价格战,去和其他的英国企业打价格战。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活跃起来;有五十的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虽然英国的资本在很多时候都愿意坐下来聊天,然后建立一个垄断的体系,一起收割下来的屁民们。

  但是如果利益足够大的时候,那么这种常态也会发生剧烈的改变。

  价格战的威力无疑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石油就是价格战击垮了美国,在奥斯曼帝国开发石油之前,美国生产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石油。

  在奥斯曼石油对美国石油采用价格战后,奥斯曼生产了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石油,美国占据的份额下降到到了百分之二十五。

  所以采购奥斯曼石油的英国公司直接下调了产品的价格,其他的英国竞争公司看到这一幕,于是纷纷放弃美国石油,跟进采购奥斯曼石油。

  英国是一个资深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又受到新古典经济学的深刻影响,政府对市场完全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

  因此,伦敦政府不仅不会制止国内的英国企业采购奥斯曼帝国的石油,还会受到国内资本的游说。

  就比如现在,亨利跑来和特夫菲克谈判降低奥斯曼帝国的石油出口关税,以此来扩大英国对奥斯曼帝国的石油进口份额。

  用降低关税来增加出口,一增一减下,奥斯曼帝国从石油上获得的收入并不增减,但是国家的账并不能这么算。

  英国进口更多的石油就意味着奥斯曼帝国也要生产更多的石油,生产更多的石油就要建造更多的抽油机和雇佣更多的石油工人,这两步会在奥斯曼帝国创造额外的市场和更多的就业岗位。

  扩大英国进口的奥斯曼帝国石油份额,奥斯曼政府又可以增加一份在面对英国人时的筹码。

  同时,奥斯曼帝国还不用担心会反噬到自己,因为奥斯曼帝国的石油从来都不缺买家。

  欧洲国家有一个算一个,他们在进口石油时首选目标都是奥斯曼帝国,这和英国进口奥斯曼石油同一个道理,价格便宜、路程近、质量好。

  出口英国的石油只能占到奥斯曼帝国石油出口的百分之三十,还有更多的石油出口到了德国、奥地利、法国、比利时...

  亨利提出的这份协议,对奥斯曼帝国不无坏处,所以特夫菲克简单的思索后就答应了下来。

  至于具体该降低多少出口关税,英国要增购多少奥斯曼产的石油,那就是两国贸易部扯皮的事情,与特夫菲克和亨利两个外交大臣无关。

  ......

  马六甲海峡事件悄无声息的在奥斯曼和英国政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结束。

  而英国方面针对挑起这次马六甲海峡事件的负责人的清理才刚刚开始。

  首先是下令炮击巴纳兹号的英国舰长里德,本来他回到***港就被解除了舰长的职务,但是这个处罚是非正式的。

  在英奥达成一致后,伦敦政府关于对里德的处罚决定也送到了***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1861拯救奥斯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