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德做完对特拉布宗号的奖赏决定,便又把注意力转移到英国身上。
“这次英军军舰在马六甲炮击帝国民船事件,虽然帝国并没有在这次事件中受损,但是类似的事情决不能再发生。”
穆拉德的神情格外的严肃,就连脸上的法令纹都深了些。
“军舰向帝国民船开炮,这种事情涉及到了帝国的底线,今天英国人的军舰敢向帝国民船开炮,明天他们就敢向帝国军舰开炮。”
“对付这群基督徒强盗绝对不能够退让,退让只会让他们觉得帝国软弱可期。帝国政府先让外交部给伦敦政府一份措辞严厉的外交函,让伦敦政府必须为他们的军舰在马六甲海峡炮击帝国民船的事件道歉,然后全额赔付帝国在这次事件中的损失。”
“具体的数字就由你们帝国政府去拟订,总之我只要一个结果——伦敦政府道歉、赔偿并且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这些事情在里法特来找穆拉德之前,就已经让帝国政府的外交部去做了。
但既然现在穆拉德又提出来了,那里法特的回答就只有一个:“是,陛下!”
......
英国伦敦,唐宁街十号英国首相官邸。
现任英国首相阿瑟·詹姆斯·贝尔福同时收到了来自***远东舰队和奥斯曼外交部的电报。
两封电报,虽然发出方不同,但是内容都是关于马六甲海峡英军军舰炮击奥斯曼民船的。
在***远东舰队发来的电报中,他们对这次炮击事件宏观上大吹特吹,而具体到实际时就全部变成了模糊的词汇。
就连英军驱逐舰被奥斯曼巡洋舰撞破这件事情,在春秋笔法的加持之下变成了英国驱逐舰不畏强敌,英勇在海上抗争奥斯曼帝国的海上‘霸权’,最终出现‘些许’损失。
如果贝尔福没有看到奥斯曼帝国外交部的电报,那么肯定会以为远东的冲突是英国胜利了。
但是在看了奥斯曼帝国外交部的电报后,贝尔福只能心里暗骂远东舰队发来的电报就是一派胡言乱语。
“那群蠢货都在远东干了什么?炮击奥斯曼帝国的民船!一艘新型的江河级损失惨重!他们居然还有脸在电报上宣传这是一场伟大的、令人振奋的胜利!”
“真是令人不齿,我必须把那个下令炮击奥斯曼帝国民船的蠢货舰长给撤职,他必须回到伦敦接受审判!”
“快去查清楚,那个下令炮击的舰长是谁?”贝尔福把远东舰队发来的电报重重的摔到桌面上,向办公室内的秘书发号施令。
在首相愤怒的加持之下,首相秘书处把工作效率发挥到了最高,不到半个小时就把下令炮击的英军驱逐舰舰长里德的名字送上了贝尔福的桌面上。
贝尔福看到里德作为英军少校,居然只能去担任驱逐舰的舰长,立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在海军内部都讨人嫌的混蛋。’
远东舰队把这个人放在驱逐舰当舰长,几乎就等于是流放了他,没想到被流放了能够闹出这种祸事。
贝尔福头疼的揉了揉眉心,顺便用另一只手把里德的资料丢进了垃圾堆:“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吧。这个创下祸事的蠢货必须要开除,让远东舰队随便找个借口,悄悄的把他开除掉。”
“是,首相。”办公室的秘书回复道。
“另外,通知兰斯当勋爵(外交大臣)来见。”
“是!”
不多时,外交大臣兰斯当勋爵亨利来到了贝尔福的办公室。
“亨利,远东的事情很糟糕,是我们的军舰先开得炮,奥斯曼人的抗议信已经送到了我的办公室,这件事情需要想办法妥善的处理。”贝尔福开门见山的把事情都告诉给亨利。
亨利闻言急忙查看贝尔福递来的两份报告,仔细的看完上面的每一个单词后,亨利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然后第一时间对现状分析:
“奥斯曼人的态度非常愤怒,远东的这场冲突激化了帝国和奥斯曼人的矛盾,而帝国还没有最好一场全面战争的准备,帝国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对奥斯曼人做出一定的让步。”
英国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这确实并非一句空话。
本来英国是做好了战争准备的,皇家舰队的总吨位做到了大于第二名德国和第三名奥斯曼,但是无畏舰的出现打破了皇家舰队的准备。
由于无畏舰相对于前无畏舰的绝对代差,导致皇家舰队需要重新备战,以前生产的前无畏舰都需要返厂重新大改。
因此,现在的英国政府清楚的知道不能开启全面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