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由最终还是答应了,毕竟老皇帝的请求杨由确实没理由拒绝。
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杨由就一直在忙活清吏司的事情。
清吏司成立的第二天,就杨由一个光杆老总,他先是去找了崔成武,让崔成武回去接手兵部,之后又将宁启挖走,挖到清吏司当个副司。
之后,杨由又厚着脸皮找到了禁军总都督范询。
范询本来在训练士兵,得知杨由前来,主动让副将沏茶,在营地接待了杨由。
自从上次见识过了杨由匠作监造的战刀之后,再加上后来的百官宴,范询对杨由的态度有了极大的转变。
以前范询不喜欢跟文官打交道,甚至对某些文官无比讨厌,但杨由这个人,范询是从骨子里讨厌不起来。
因为,这位年轻文官做事方式别具一格,但每件事的出发点却又让人心生敬意,范询还以为杨由这次是来找他协谈新一批战刀的时候,可结果接到杨由之后,范询才发现是自己想错了。
“不可能!陛下建立清吏司,我可以支持,但你也太狮子大开口了吧?”范询有些气愤。
“陛下说了,满朝文武都得配合清吏司,范都督,我也很难做啊。”杨由低声道:“我这已经很给你面子了,我知道这等同于割掉你一块心头肉,但你想啊,我至少没揣着陛下的圣旨来找你啊。”
范询很想骂人,但也不知道该怎么骂。
因为,这小子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姓杨的,我就只有一句话,建了清吏司之后,是对大齐朝堂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范询问道。
杨由答道:“范都督,你格局也太小了。”
“清吏司,那是能改变整个大齐国局的司造!”杨由自信的说道:“接下来,从朝堂开始,会掀起一股巨大的风波,一直到民间!”
“最多十年,清吏司能够让赋税上涨三成!”
“好!这可是你说的!”范询指着杨由:“你杨由的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这次,我范询就勉强信你!”
“另外,秦峻在我手底下可是一等一的好手,你若是敢埋没了他的骁骑营,我范询跟你没完!”
在杨由的眼里,范询一直是个高冷的人,结果没曾想这次却发这么大的火。
“范都督放心!骁骑营进了清吏司,那往后便是无数贪腐污吏的噩梦!”
范询没再说话。
杨由咧嘴一笑:“范都督,我就先告辞了,嘿嘿嘿。”
杨由就这么把秦峻的骁骑营全部编入了清吏司,这也就意味着,清吏司一下子就有三四百人了。
接下来,杨由只需要将一些清清白白的文官纳入清吏司,那么清吏司便算是彻底构成了。
而且,杨由接手了清吏司,这就等于成为了大齐最炙手可热的权臣,要知道,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这个年纪便官居一品,这已经是史无前例的。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杨由一直奔波在朝堂,他想要找寻一群志同道合之人,共建清吏司。
不过,朝堂中的贪腐多不胜数,想在这浑水之中找寻一丝清澈,确确实实是很难的事。
足足花了三天的时间,杨由都没能够挑选到一个人,这让杨由感到很是无奈。
可这天傍晚,杨由人在府上,却收到了一个折子,折子是丞相府的管家送来的,杨由打开一看,折子上有一份名单,名单只有四个人。
紧接着,下面写了一句话。
“杨大人为国为民,老夫年迈,爱莫能助,这四人是老夫精心挑选,还请杨大人重用!”
落款是张龙图。
杨由顿时愣住了,思索了很久才反应过来,当即露出颇有深意的笑容。
杨由本以为这满朝文武之污浊,而张龙图则是龙头,结果没想到,这位龙头才是清澈之人。
名单上这四人杨由有印象,官位不高不低,平时极少抛头露面,很是低调。
这四人如果没人提起,杨由不会想起他们,而一旦有人提起,那么杨由便能够想到他们。
若是有这四人加入,清吏司便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满朝风云,皆由我起!
本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