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率先退出大殿,随后,大殿内所有人纷纷看向杨由,都在指指点点。
而以范恒为首的几人,则是满脸憎恶,恨不得将杨由剥皮抽筋。
杨由率先走出大殿,而到了大殿之外后,他却停下了脚步。
进宫之前文安侯特意落井下石,这会儿杨由也不介意以牙还牙。
正好,赵元青气冲冲的从大殿内走出。
“诶,侯爷的脸色怎么如此难看?该不会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吧?”
“对了侯爷,我记得你大儿子好像今日要回京了?”
“侯爷可得嘱咐好他,出门多带点侍卫,别做恶事,免得像他弟弟那样,惹了不该惹的人,到最后连命都没了。”
赵元青听到耳边杨由这一番话,脸上顿时青筋暴起,眼睛里像是要喷出火来。
此刻若不是在皇宫之中,他真恨不得一刀砍了这小王八蛋?
自己堂堂一品文安侯,何时被人如此嘲讽过?
“姓杨的,你无非就是多活了七日罢了!”
“倭国使团一事,我就不信你能处理妥善。”
“若是惹得大齐南线生起战乱,你就算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杨由咧嘴一笑:“这就不用侯爷操心了。”
“侯爷还是回去多教教儿子做人,别再给侯爷惹祸才好。”
赵元青攥紧双拳,愤然离去。
“侯爷慢走啊。”杨由喊道。
而这时,礼部尚书范恒正好从杨由身前走过。
“诶,范大人,你的脸色为何也如此苍白?该不会是贫血了吧?”
范恒一张脸都绿了,他咬牙切齿的道:“小畜生,你别高兴得太早!”
“我告诉你,七日后你若是没解决这倭人使团的事,陛下定会将你凌迟处死!”
杨由笑道:“哎哟,范大人还是先考虑考虑自己吧。”
“若是到时候我让倭国臣服于大齐,范大人在陛下眼中那可就彻底庸碌无为了。”
“你说...到时候,陛下会不会撤范大人的职啊?”
范恒气得浑身都在发抖。
杨由又将目光看向了范恒身后的众多官员。
“诸位都别瞪我啊,你们放心,我保证七天之后,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一群人纷纷咬牙切齿。
杨由向来是有仇当场就报,今儿个被这些人集体告状,差点惨死在大殿之外,他这会儿自然要落井下石一番。
而且,七天之后,他要让满朝文武百官意识到,他杨由不是谁都能惹的!
一刻钟后,皇宫清和殿。
皇帝手里正捧着一份奏折。
哗啦!
他面带愠怒,将奏折撕了个粉碎。
“范恒这些蠢货,自己解决不了与倭寇的谈判,便上奏状告杨爱卿!”
“若不是朕今日反应快,还真就误杀了好官。”
站在皇帝身旁的严公公低声道:“陛下圣明,像是杨大人这样有血性的男儿,在朝堂之上确实少见...”
皇帝答道:“何止是少见?”
“杨爱卿还是一介草民时便敢手刃堂堂文安侯之子,可见其嫉恶如仇。”
“倭人在我大齐土地上肆意妄为,满朝文武却都想着息事宁人,只有杨爱卿心系我大齐尊严和脸面!”
皇帝的目光里闪烁着阴霾:“看来,朕确实要考虑考虑杨爱卿提出的治吏之事了。”
“陛下,眼下还是先解决与倭国谈判一事吧,老身认为,杨大人如此胸有成竹,应该是有把握的。”
皇帝答道:“不管他有没有把握,朕都保定他了。”
“此子,是我大齐之福!”
在皇帝的眼里,一个能制定出鸳鸯阵对抗倭寇的人,还能写出治国策,这便已然超过了朝中十之五六的文官。
而其心系百姓,满心为国为民,这更是难得。
其实,早在皇帝看了杨由那篇治国策之后,便想着重用杨由,但考虑到杨由初入朝堂,而且年纪轻轻,所以便想着让其在兵部多多磨砺。
但从今日开始,皇帝决定要好好栽培栽培这位朝中的年轻大员。
“严公公,你传朕口谕给骁骑营秦统领,让他务必全面配合杨爱卿行事,不管是谁敢阻碍,格杀勿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