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你写的那篇有关赋税的文章,证明了你确实有才能。但你的才能,最好是进内阁发展。”
“但我也答应过你,让你进兵部处理公文...”
杨由心中犯难,万喜林确实是有大才,但其施展之地不在兵部。
那篇文章应该是他的得意之作了,为了通过幕人府得到机会,他自然要拿出他最好的文章,展现他最大的才能。
万喜林干笑的看着杨由,从他的笑容可以看出,他本身是个憨厚老实之人。
“这样吧,你先到我府上吃顿午饭,饭后我让人安排你进兵部。”杨由决定让万喜林从个司务做起,和徐少安同级。
万喜林有多大的才能,杨由其实心里也没数,但万喜林年龄较大,比其宁启来,其在兵部的发展肯定受限,所以杨由不敢给他太高的官职。
但宁启不同,宁启现在是主事,马上就要上任兵部侍郎,杨由对他是重用,也是未来整个兵部的接班人。
万喜林答道:“多谢杨大人抬爱。”
杨由就这么带着万喜林回到府上,之后,他找来一个下人给万喜林安排午饭,又派人去叫来了徐少安,让他安排万喜林进兵部入职。
“杨大人提拔官员还真是随便啊,宁启现在是兵部主事,而这一位,却只能当个司务,这是为何啊?”周无争一边吃东西一边问道。
杨由笑道:“宁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能文能武,擅长带兵领兵,而这些也不是重用他的理由。”
“我真正想提拔他的原因是,他能为我所用,且是可造之材。”
“在我身边,宁启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往后也能利国利民。”
周无争问道:“那万喜林呢?”
杨由轻笑道:“万喜林不同,这个人是真的有才能,如果他能进内阁,甚至不需要学习为官之道,就能办成事实。”
“这个万喜林,只需要进官场打磨打磨就好了。”
周无争用着奇怪的眼神看着杨由:“杨大人,你也是第一次为官,怎么懂这些?”
“看书啊。”杨由说道:“我家书房内的书,大部分是讲的官场之道,我一空就看书。”
“殿下说得对,我也是第一次为官,所以更得学习啊。”
“可杨大人,咱们言归正传,西蜀的雨灾,到底该如何解决?”周无争又问道。
杨由道:“不急,吃完饭殿下跟我前往书房,然后咱们再讨论。”
“对了殿下,幕人府的事情,陛下是何态度?”杨由问道。
周无争叹了一口气,随后答道:“之前我就将此事禀报父皇了,但父皇当时信不过我,说是交给都察院去查,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进展。”
杨由嘴角一撇,随后摇头道:“方乾山的事也是都察院在查,还有刑部协同,但到现在都没个消息,幕人府的事还交给都察院去办,这也太...”
周无争问道:“杨大人是说,都察院办不好?”
杨由笑道:“要让我来,现在方乾山都已经问斩了,不说让方乾山把张龙图供出来,至少六部中要倒台十分之一的人。至于幕人府的事情,其实也不难办,抓了幕人府的府主,直接用刑就好了。”
“像都察院这样查,那得查到猴年马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