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由忍不住感叹了一声,回想起自己找到崔成武献上鸳鸯阵,之后又找到周无争写下治国策。
如果没有崔成武和周无争二人,那么也不会有现在的自己。
“殿下的意思是,寒门子弟想要入朝为官,机会很是渺茫?”杨由问道。
周无争答道:“杨大人有所不知,我朝的科举是三年一次,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得先通过乡试、会试和殿试。”
“每年参加科举考的人不计其数,但最终能走到殿试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京城的幕人府。”
杨由问道:“殿下口中的幕人府,是专门提供人才的地方?”
周无争笑道:“差不多是那个意思。”
“幕人府乃是江北太守建立,起初在扬州,后来迁入京城。”
“天下寒士皆可进幕人府,而京城的幕人府更加直接,通常六部司务以下的职务,都是由幕人府直接提供。”
“六部司务以上也有不少官员出自幕人府。”
杨由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白了,幕人府起到了引荐的作用?”
“正是。”周无争点了点头。
幕人府建在西城,这边距离皇宫足足有七里地,两人徒步走了整整两刻钟。
大门外有一块巨大的石匾,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同样,幕人府的大门也格外气派。
但让杨由和周无争感到很意外的是,此刻在幕人府的大门外,已经围满了人。
杨由站在门外扫视了一眼,眼神变得无比奇怪,这些人衣着不一,有的穿着华贵,一看就知道家世不俗,有的则是背着厚重的行囊,身上穿着粗布衣服。
还有好几位牵着马的人,马鞍上别着武器。
杨由的目光落在了一个一身灰衣的年轻男子身上,男子穿着一身灰衣,粗布材质,但背上却背着一根用长布包裹着的武器,像是长枪,又像是长棍。
男子正吃着干粮,双眼炯炯有神,一脸英气,气质不俗。
“殿下,这些人都是从外地来的?”
周无争答道:“是的,他们跋山涉水来到京城,就为了向幕人府递上一份文卷,若是他们的文卷得到赏识,便有机会入朝为官。”
“当然,前提是,他们身世清白。”
杨由问道:“他们的文卷设有题目吗?”
“没有题目,自由发挥。”周无争答道。
这时,幕人府的大门开了。
原本还散在大门四周的这些人,一下子围了上来。
“所有人依次递交文卷和银钱,入府钱需二十两银子以上,上不封顶。”一个类似管事的男人站在门口大喊一声。
听到这话,门外不少人的眼神都变得奇怪。
“为什么还要交钱啊?而且还是二十两银子,这些钱都够我跑十个来回了。”
“是啊,二十两银子,谁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啊?”
突然,人群里传来一个声音:“我交一千两!”
一个身着华贵的男子带着两个下人跑了出来。
“我是均州张府的张翰鸣,我父亲是叫张广山,他给你们幕人府写过引荐信。”年轻男子满脸笑意的说道。
管事见到这一幕,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张公子,快带张公子进去,给张公子单独安排一间客房。”
随后,管事笑盈盈的收下这位张公子递来的千两银票:“张公子放心,我保证,你的文卷,一定放在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