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启一时之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中心情更是难以平复。
进幕人府之前,宁启想的是,只要有人能看中自己的文章,哪怕不给自己官位和身份,宁启也愿意为其效命。
听说,京城很多王公贵族都喜欢养幕僚,宁启一开始的奢望便是如此。
但让宁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遇到了杨由。
“杨大人,我...我觉得我实在是德不配位。”宁启莫名有些紧张,说话也变得支支吾吾:“我没有从官经验,而那篇文卷,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杨大人若是愿意给我机会,我可以从兵部司务做起。”
杨由答道:“不用说了,我既然已经决定的事,就没理由更改。”
“实话告诉你,我就是从一介草民做到眼下的兵部尚书。”
“为官经验不算什么,纸上谈兵也无所谓,重要的是你满心的抱负和理想,都是为了大齐子民而存在。”
“为官者,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需利国利民,这才为官之根本。”
“我信你的才能,懂你今日的忍辱负重,所以我决定重用你。”
听到杨由这番话,宁启不知不觉竟是红了眼眶。
杨由的每一个字都说到了他的心坎,这让他心中实在是忍不住动容。
“杨大人放心,宁启...绝不负众望!”
杨由拍了拍宁启的肩膀:“过会儿随我回府。”
其实,重用宁启,这也是杨由思虑再三的决定。
一来,宁启这人出身低微,一般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坏心思,自己给他机会,他便会感恩戴德,往后杨由用起来也放心;二来,宁启确实有大才,杨由决定先让他在兵部任职,有机会了便会将其引荐入军中。
至于宁启能不能胜任兵部右侍郎,杨由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杨由刚成为兵部左侍郎的时候,不也是什么都不会吗?
哪怕现在当了尚书,杨由甚至也不知道兵部主事有哪些,哪些人又该负责哪些事。
同样,还有各地方军中调令、兵籍、军械等等,一大堆事情,杨由一个尚书,估计还没一个七品郎中办得好。
由此可见,并不是得什么都会才能当大官的。
片刻之后,周无争找到杨由,手里抓着厚厚一大摞账本。
“杨大人,咱们这次怕不是钓到大鱼了,而是捅了大贼窝了。”周无争脸色沉着。
杨由问道:“什么意思?”
“杨大人有所不知,这幕人府的账房堆积成山,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了幕人府近几年来的总账目。”
“你可知,幕人府去年一年的入账有多少?”
杨由眉头一皱,问道:“多少?”
“四十万两。”
杨由眼皮一跳,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而跟随在他身后的宁启,同样也是满脸惊骇。
“最重要的是,这四十万两银子,每一笔都有来无由,其中牵扯了大齐不少名门世家和大齐各地的地方官...”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幕人府还有一本总账目牵扯了朝中不少大员,但是,我没有在账房找到这本账目。”
“四十万两银子,一个小小的幕人府绝对吞不下!”
杨由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殿下,我感觉这个案子,怕是得上报陛下啊?”
周无争答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杨由思虑数秒后答道:“这样,殿下你现在拿着这些账本回宫,将此事原封不动的告诉陛下,但别将我牵扯入其中,就说幕人府的情况是你一人发现的。”
“然后你再向陛下请命,让陛下将此事交由你查办,并且你会让我协助你。”
周无争立刻问道:“杨大人,为什么不能向父皇提到你?”
“殿下按照我说的去办就行,晚些时候我再向你解释。”
“嗯。”周无争点了点头,随后带人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