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卑尔根,雨水也依旧回归了熟悉的卑尔根。
静静凝望着一滴滴落下的雨水,镜头转换疾速,从春光明媚的圆舞曲一般欢快的音乐城,蓦然回到了缠绵深邃、质朴宁静的北欧。思想的频率似乎还没来得及切换。内心忽然有了孤独的冲动。呆呆地看着窗外,看着地铁车站透明的玻璃天花板。
有眼泪在眼眶里流转了。努力抬起眼眸,凝视着玻璃天花板。
雨继续一滴滴滑落,如珍珠。孤独在内心,一点点凝结。
然而,听不见雨打芭蕉的声响。天地间一片寂静。
一个高大英俊的男人温柔地抱着一个孩子、牵着另一个孩子上来了。后面跟上了孩子的妈妈,一个朴实无华的素颜女人。男人温柔地呵护着她,照料着孩子,无微不至。
眼泪终于抑制不住了。离开家乡、告别亲人的思念汹涌澎湃于心间了。渴望此刻和北欧人一样,身边萦绕着一群可爱的天使般的精灵,飞翔在湛蓝的天宇下,无论平庸简单,或是风云跌宕,都相濡以沫,永不分离。
终于再一次明白了什么是北欧,什么是星期天和假期了。到处像是人迹罕至的山野。
今天是周一,依旧是复活节假期,我却断粮了。旅途疲惫的我此刻是多么需要美食和睡眠,然而超市门都紧闭,地铁口、市中心都鸦雀无声。
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依旧瑟缩在地铁站,准备去其他超市。地铁三十分钟才有一列,Fantoft的人们都在清晨的寒冷中安静不躁地等待着。等候时,遇到了一个男孩,告诉我,所有的超市今天都放假,没有东西可买。听我说已经断粮了。
于是,带着我在遥远的三十分钟车程后的Nygard下车,找到了他认为节假日一定都开的小超市。
我充满欣喜地往前冲,带着对美食的想象。
然而,走到那家超市时,门紧闭着。门口贴着开放时间,十一点起才开门。
于是我又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在雪花间歇飘舞的灰色天空下,继续坐着地铁。沿着来时那条寂静无比的路,一路哆嗦地回到了温暖的房间。
没想到,刚返回挪威,学校却又组织去布达佩斯观摩剧场教育。我再一次远行,去刚刚道别的中东欧,感受文化厚重的世界著名之城。
再一次去机场,和二十几个挪威同学。除了我,其余清一色的,都是挪威人。将来的八天里,我要再次彻底遗忘中文,或许还要告别英文,在单一的挪威语环境中,切换思绪的频道,真实地体验另一样的生活。
也许以为中国人都很少有机会出国或出游,也许仍然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中国学生,挪威的老师对我有些格外关心,让我感觉她们几乎在用看待朝鲜学生的眼光看待中国学生。从宿舍出来还没到机场时,老师们便打来电话千叮咛万嘱咐生怕你不知道去机场怎么走,怎么办手续。当我礼貌而感激地告诉她们,我都明白,请放心,没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她们很惊奇,但心里可能放轻松了许多。
在机场时,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真是宽松得让人吃惊。明明鼓鼓囊囊,在中国一定要交一百美金超重费的箱子,在这里却熟视无睹极其友好地放行了。一个挪威歌唱家同学担心布达佩斯的饮食不好,装了满满一箱子食品出游,也畅通无阻。
布达佩斯原本也是一座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城市。那里的希腊餐厅、鹅肝、Goulash(一种牛肉汤)和甜酒都在网上负有盛名。一部荡气回肠的经典电影《布达佩斯之恋》,更让无数年轻人唏嘘不已,那种蓝色的忧郁让人凝结于心。
也许是那种蓝色的忧郁在潜意识中感染了我,也许是一个人置身一个完全说着我听不懂的挪威语的团队中,也可能是一个人的旅行时间过长已经身心疲惫了,在布达佩斯的八天,是蓝色忧郁的八天。
一下飞机,在机场大厅里等候议价的面包车,就闻到一股不喜欢的气息。来自心灵深处,不可言说的直觉,这也是一个发展中的,财富欲望膨胀而不守秩序,不讲诚信的城市。机场如同浦东和虹桥机场一样,有着高高的到达出口。然而出门后,却没有任何机场大巴或出租车。门口站着很多黄牛拉客,玻璃门外则停着一些看起来性能较差、外观破旧的小车子。没有市场经验的挪威人和他们讲着价,然后五六个人便像沙丁鱼般被塞进了这一旧车里,一直开到酒店门口。
接着到了酒店。入住的酒店是布达佩斯酒店,估计是在中国最知名的酒店了。在*站上,可以轻松随意搜索到这家酒店的地址和预订情况。在酒店早餐时,能发现成群结队的中国人或日本人,当然也有时尚野性的意大利小伙子和金发美女们。
平时几乎很难看见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挪威老师很惊奇地看着一个个五官平板、时常保持紧张和戒备神情的亚洲人的面孔,悄悄地问我这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大多数时候,我忍不住笑了,因为这些看起来神态紧张,并不神釆飞扬的面容,明明就是我的同胞,有着我熟悉的眼神和嘴角。
酒店大堂的接待先是两个神态淡漠的老男人,当你有什么请求需要和他说时,他总不会像欧洲其他地方一样,很热情友好、很尽责地马上笑脸笑语。每次他们都会说,哦,等一下,我还有其他事情。等他们忙好自己的事情,接着才会依旧淡漠而敷衍地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或许,是因为这家店入住的中国人或亚洲人太多,这是他们本能的文化歧视和不以为然吧。
酒店的服务不好,酒店的设施更是不好,粗糙而不洁净。一走进房间,便看见灰蒙蒙的不知遍布多少尘埃和细菌的地毯,隐现着颜色深浅不一的陈年污垢。房间里很简单的家具,陈旧的电视机,陈旧的米黄家具,如同八十年代中国的家当。上床入睡时,才发现被子很旧很破,口子都开着,睡时一不小心,脑袋就会钻进被套里!被套床单都是不干净的白,带着隐隐的黄。很奇怪奥地利、捷克、匈牙利这些东欧国家的被子,都那么短小,如果一米七以上的人钻进被窝里,整个小腿一定都露在外面!
而这样破旧的酒店,收取无线网络费用可毫不含糊,比起布拉格和维也纳还要贵得多。一个小时的卡1600福林,24小时卡3200福林。冲着可以24小时挂在网上,我买了很多24小时卡。却没想到,每一天的卡都不像其他酒店,有明确的倒计时显示,完全是一笔糊涂账。一张卡还用了不到六小时,往往就被踢下去,如果你继续要上网连接,鼠标和键盘都会被一只隐藏的手掌牢牢掌控着,让你的电脑完全无法使用O我尝试了无数天日卡,最后都是一样的感受,一样的秘密。看来,这座城市的确是一座很不讲信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