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德堡,我一直惦记着酒吧和咖啡馆。
瓦萨街上有一段路两旁有很多咖啡店,还有很多酒吧,那是我们这群年轻人最喜爱的地方。
在那些温暖如舂,热情似火的场所,爱的灵犀和种子往往在不经意中破土绽放。我们美丽可爱的中国同学们便是如此,那是值得永远铭记的美好场所。
哥德堡的确也是一座十分袖珍的城市,市中心几乎没有什么景点可逛。带着下回来一定要去海上邮轮里喝咖啡吃美食的愿望,我们走入了在哥德堡的最后一站,去据说是斯堪的纳维亚最大的购物中心Nordstan买东西。
对我和丽莎、云鹏这三个刚从国内过来的学生来说,大家都没能明白去商场购物的重大意义。我们像瞎猫抓死耗子一样,毫无兴趣也漫无目的地在商场里胡逛一番,从上海、杭州、沈阳这些大城市来的我们自然对北欧的购物中心不是怎么感冒。我们的目光自然也只是滑落在香水、化妆品、衣服这些风花雪月、锦上添花的东西上面。
没到二十分钟,三个人便两手空空而出,大家相视而笑。
坐在外面喷泉台阶上看黑人妇女乞讨。我们给了她一个中国的硬币,她欣喜地左看看右摸摸,还在耳边聆听着,宛若至宝地把它小心翼翼揣在口袋里。
这时,购物的大部队出来了,我们简直惊呆了!在十几个中国同学的手中,都提着一个个沉甸甸的写着汉语、印着农村马夹袋常有的红花图案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让人目不暇接地装着八角、桂皮、老干妈、料酒、面条等地道的中国货。原来在国内已经处处是淘宝、美团,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的时候,在挪威的学子还要翻山越岭乘坐火车,才能找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些色香味。
终于,我们明白了特意安排的购物行动的重要意义了。不久后,在卑尔根各个宿舍的上空,一定又将飘散着中国食品、中国调料的馨香,又能听到同学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响彻天宇的欢笑!
深知了海外游子的不易,在遥远的地球北端。大部分优秀的学子们其实都不是源自富贵家庭,他们只身天涯,是为了纯粹的学术研究理想。国内的人们一定都以为,这群曾经国内最优秀的学子们在海外一定过着灯红酒绿的花花日子。他们万万不会想到,那是一种极其质朴简单的生活,甚至比当今中国农村的生活还要艰苦。当然,这群学子是精神的贵族,是中国的中流砥柱和希望所在。那种精神的欢乐、灵魂的云卷云舒让他们完全忽略了物质的贫乏和生活的至简。
后来与GE一个技术总监聊起过旅欧学生的品格和性情,这位旅英技术总监深有同感。凡是当年公派或申请奖学金赴欧美的学子,都是学术上最有潜力、品格上最质朴优秀的学子。在他们心中,一切世俗享乐如同浮云,完全不值得追逐和关注。许多人回国后,可能会有比较漫长的适应期。然而,他们的质朴品格一定会伴随终生,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