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也纳的又一天。下一站,美泉宫,即夏宫。
美泉宫是座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
美泉宫的名字来源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传说1612年他狩猎至位于凯特堡时,饮用此处泉水,觉得十分清爽甘冽,于是命名此泉为“美泉”,此后“美泉”成为这一地区的名称。
1743年,奥地利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下令在这里营建气势磅礴的美泉宫和巴洛克式花园,总面积2.6万平方米,仅次于法国的凡尔赛宫。
美泉宫设计时的规模和豪华程度与凡尔赛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由于财力有限,原设计并未能如愿。现在的美泉宫共有1441间房间,其中45间对外开放供参观。整个宫殿是巴洛克风格的,但是其中有44个房间是洛可可风格的。美泉宫虽不能和凡尔赛宫相比,但依旧显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气派。宫殿长廊墙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历代皇帝的肖像画以及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16个儿女的肖像。后来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同上断头台的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奈特少女时代的画像也在其中。
美泉宫背面的皇家花园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园林,硕大的花坛两边种植着修剪整齐的绿树墙,绿树墙内是44座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园林的尽头是一座“海神泉”,向东便是皇宫名称由来但却又不很起眼的“美泉”,美泉的正对面是一片人造的罗马废墟和一块方尖碑。美泉宫的最高点是凯旋门,海神泉的西侧是动物园和热带植物温室。
虽然美泉宫是维也纳最重要的风景,而我感觉平平,只是惊诧于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曾经初次会晤大厅的洛可可风格之奢华唯美,感慨于莫扎特曾经为女王首场演出厅堂的优雅和浪漫,感叹拿破仑两次在美泉宫安营扎寨的历史流光。其余或许是审美疲劳,或许是只买了部分大厅的参观门票,没有深涉其中的内蕴之美。
看了这么多的皇家宫廷,惊叹于皇室的审美品位,无论地球的东西方,都那么雷同。那些典雅庄重、游龙走风的巴洛克屋檐,和中国皇宫的浓墨重彩、极尽奢华何其相似。而最后那种森严的封闭的氛围,又是如何相同的权威和固若金汤。在昨天参观音乐之友协会时,一直思索着为何西方人并不对金色大厅充满兴趣。可能因为它只静默地孤立一隅,虽流光溢彩却小家碧玉,缺乏大家的开阔和恢弘。而中国人喜欢它的原因,一定是缘于大厅内皇家建筑般的设计,和中国的古代宫廷有着神似的灵犀。
从昨晚肚子咕咕唱山歌饿得发慌开始,就一直念叨着要去吃维也纳首屈一指的美食一茄汁肋排。参观完美泉宫之后,正值午饭时分,于是4号线换1号线,又来到了圣斯蒂芬大街,寻找喷香诱人、富有质感的肋排。终于找到了一家看起来很美丽典雅的餐厅,于是我把网上查到的维也纳“肋排”字样给了侍应生。侍者点点头,我便进去了。在咖啡馨香中,迫不及待等着我美味四溢的迷人肋排!
分量真足,有三大块,还佐以酸菜和薯条。我激动地望着眼前的美食,坐在优雅的人群中,却不知如何下手!用刀叉?很难对付肋排,一不小心,还会把刀叉跌落在地,那岂不难看?正在左右为难而口水直流时,看见旁边一位老外淑女毫不犹豫用手捏着排骨大吃。于是,我受到了启发,比她稍微文雅一点地一小块一小块切开,再用叉子配合手指,送进嘴里。
果然美味,分量也实在太多。我竭尽全力,最后还是剩下许多,肚子已鼓鼓如小蝌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