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灭国西夏 下
忧郁的废材2025-07-28 16:484,901

  杀杀杀——

  正是的车轮式绞杀开始。

  方圆几里的战区之内,机动循环的宋军维持住庞大包围圈游动,不接近硬战,全都是放风筝,在千步的圈子边缘,对丢失了机动能力的西夏军阵做抛射。

  这样的战术实在太残酷。

  除了西夏的正版神臂弩给与秦明的重甲骑兵一些伤害,阵亡五百多将士外,其他基本就是单方面屠杀了,他们也跑不了,没有了马在草原就是死路一条,放着他们逃三天,也最终要被曹云的轻骑兵围杀,然后抢走他们的正统神臂弩。玛德怀璧其罪,正统神臂弩可以组建特种长弓部,这就是王中王。

  在外围听着战场的惨叫和哭喊,持续一个时辰不到,西夏白马军司的总体伤亡已过三分之一了,根本没什么有效的还击手段,只能等着那些空中一波又一波的箭雨降落下来,每一次带走许多西夏人的命。

  白马军司之内,战马的伤亡最大,这种危机时刻保命是他们的本能,骑兵当然不能配备笨重盾牌,于是西夏军躲避箭雨的方式就是用战马做肉盾。

  到此一来,白马军司近乎全体崩溃,他们的信仰就是马,于是当他们舍去马的时候就不在是白马军司了。

  某个时候,预计他们的人员伤亡四成多,战马伤亡过半的时候,曹云举起天子剑道:“停止射击,但继续保持安全距离,保持机动警戒。”

  令旗挥动后,总算停止了血腥的放风筝战术。

  曹云又在外围抬着扩音器道:“萧合达将军死了没有?”

  萧合达携带着七处箭伤走出来,含泪抱拳道:“我部不技不如人,白马军司已经战败了,萧合达但求一死。”

  曹云道:“没到求死那么严重。你我两部之间因战争走到了这步,这没法怪谁,身为军人,战死也没地方喊冤。但在已经控制了局面的现在,我护国军没那么爱杀人,投降吧,不要再做无畏的牺牲。放下兵器者就算是放下屠刀,成不成佛的是你们国师大藏明王说了算,但在我的眼睛里,放下了屠刀就是民,我曹云不杀民。“

  白马军司早就全方位崩溃了,听这么说后,都不等萧合达命令,也不等他们去想曹云是否能信任,已经有一部分人放下了兵器,然后怀着血泪的投降了。

  曹云又抬着扩音器道:“你们要看到,本质是我大宋护国军来解放西夏,不是来砍人的。我大宋护国军进入西夏境内以来的对民政策,但是想必你们自己也会有了解。西夏境内都不说了,当初跟随察哥进犯的那六万西夏俘虏,现在也还活的好好的,他们只是在服役而已,只等宋夏国战结束后、服役期满他们就可以回家。这些都是我大宋护国军用事实做出来的口碑。我不会极力说服你们投降,你们是战士,你们有权选择死在战场。但与此同时我想说,萧合达将军以及你们,都尽力了,完全了对西夏的尽忠和服役,这个时候放下武器,为西夏保存仅有的元气不是背叛,而是正确抉择。我不会逼你们叛变西夏,我只是不想你们因西夏朝廷的错误决策,而成为这片草场的肥料,放着兵器者,你们仍旧是西夏人,西夏的平民。”

  稀里哗啦——

  更多血泪蒙了眼睛的人选择放下了兵器。听说不需要叛变,将来还能回西夏做民,他们很多人心动了。

  曹云再道:“放下了兵器的人空手站在右,代表你们是民。我不强求,但十鼓过后仍旧在左边和兵器待一起的,代表你们是军。我不仁慈也不残忍,但不会留下敌军在我身边,这是对跟随我征战的宋军负责,所以不要怪我,我护国军不杀民,但一定会砍死敌国军人。我说了,身为军人被砍死,那算是荣耀但也不要喊冤。”

  “擂鼓!”

  曹云最后一挥手,犹如催命符的鼓声开始缓慢的响起了,这是护国军的传统。

  一声……两声……三声......

  随着鼓声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带着还活着的战马,挪动到了右边成为了“马民”。

  但是最终,萧合达仍旧带着一群将军、以及大约三千多人的死忠残部,选择了和兵器待在一起,视死如归的样子。

  已经颁布的政策不能随意的更改。曹云暗暗叹息了一声,最终一挥手,无奈下达了诛杀这群西夏忠臣良将的决定:“杀光!”

  一波流!

  命令下达后,这些最后的战士,就被神臂弩的齐射给吞没。

  将军难免阵前亡,萧合达他们成功了。他虽然战败,但他也会赢得尊重,他会不可避免的成为西夏传奇人物,载入史册。

  那近一万五投降了的西夏人,在这个时候纷纷跪地,哭泣了起来。

  以往的西夏军中,却对萧合达这个外人,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传言和诋毁的。但是现在,这些选择了投降的西夏人,却开始以眼泪表达着对萧合达的尊敬和怀念。

  这个场面真的很震撼,就连一向冷酷的曹云也被镇住了,意料不到这些投降了的西夏人,对败军之将萧合达的反应这么大。

  这样的战士让白马银枪的曹云尊重,于是曹云下马对那群血肉模糊的尸体敬恭敬的军礼,其后大声道:“拼凑萧合达将军尸体,以他们白马军司的军旗盖身,派出我大宋的使者,把萧合达将军的尸体以国礼送入兴庆府,交给西夏朝廷!”

  “遵命!”一个将军作为此番的使者领命。

  自此后,那群投降的西夏人被曹云忽悠瘸了,觉得曹云果然如同他们老百姓传说的那样是个大好人……

  兴庆府以北白池草原战役大捷后,可以说再无后顾之忧,西夏已经基本“死了”。

  自此可以宣布,西夏主要有生力量已被曹云歼灭。作为防守方,他们不自己作死的话还会有些防守余地。但是无论如何,他们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此一来,曹蒙的命令到达永兴军系夏州行营:令种师中部正式发动夏州攻坚战,须夹大胜之威,在三月前吃掉夏州。

  曹云没进夏州帮忙,没那个必要,种师中于西夏边境的优势步兵,才是打夏州的真正主力。

  白池草原会战大捷后,曹云稍微整顿后,一鼓作气的以骑兵机动能力直线南下,几乎无抵抗的情况下拿下了盐州。

  对国内新成立的铁道部的传令也快有回应。铁道部的人会来接手盐州接受这批西夏俘虏。政策方面和上一批相同,都是为国朝服役。

  于是这个空档期,曹云在盐州一边修整一边安抚民心,重新调剂粮草补充军资。顺便看守白马军司的那几万俘虏。

  最重要的,当然是消化战果——战马。

  白池草原会战大捷后,活下来的白马军司的马匹是一万三千多。

  铁道的人和首任大宋驻西夏总督已来盐州接手,所以经过了修整的曹云再次离开盐州,起兵朝西北方向机动,开往西夏重镇兴庆府。

  所谓一寸国土一片血,该走的路要去走,该拿的利益要去拿,如果西夏不妥协,就要打到他们妥协,那就真要应验了一寸国土一寸血,其实内心里,曹云真不想要这些带血的土地,不过曹晟总是说要大宋的国土应该是一片秋海棠,为毛是秋海棠不是其他什么,这曹云也没搞清楚……

  三月末时节,种师中于西夏边境拿下夏州,曹蒙部拿下西夏重镇兴庆府,徐庆部拿下西凉府这个李元昊的起兵之地。几部共七万大军汇合,以强兵之态正式兵临兴庆府城下。

  坚固的大城兴庆府要怎么打,众人暂时没有底气。

  广阔巍峨的城墙达三丈高,城头上碉楼和垛口数都数不完,许多地方架起投石器,恐怖的在于,守城的西夏精锐右厢朝顺军司的手里,也能看到有西夏神臂弩踪迹。

  弩方面的技术西夏是有功底的,由此,相当于这个时代炮的床子弩,也至少几十架在坚固的兴庆府城头。

  在远远的阵地上观察着,运用地表最强的远程望远镜能清晰的看到,越来越多的西夏平民成为奴隶,正在顽强的背石头上城,加强攻势。

  曹蒙指挥军队第一次对兴庆府试探性逼近,得到的结果是,于九百步外就遭遇各种床子弩和神臂弩射击,虽然他们这累装备有限,形成不了真正集群,却也不容小看,试探性的第一波,造成了近百宋军伤亡。

  曹蒙也不想把他们碎尸万段,人家当然也是要守城保卫家园的。

  曹蒙也不急,他们是要长期拥有西夏的,所以一边调集西北二线的军队和老弱病残进入西夏,大宋调张俊进西夏,开始安抚和治理西夏。

  四月初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西夏人全然哭瞎。

  依托新材料和轴承的霹雳重炮自带车轮以及减震系统,一匹马就可以拖着满世界乱跑,所以机动和运送很简单,来自登州的首期二十门霹雳炮正式送达兴庆府。

  经过了十几发的试射调整后,二十门霹雳重炮正式在一千五百步外,发动了对兴庆府的攻击。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

  宋军阵地平有的只是无尽的火光和烟雾,伴随的一次又一次的犹如战吼的跑声,震耳欲聋。

  但西夏的城头阵地陷入了各种混乱,这已经颠覆了他们的认知,炮弹看似不大,却不在是那种笨重的投石机抛射、还可以给予守军判断躲闪。

  那些二十斤重的铅球在火光和怒吼中,以那样的射速到达城头,不论撞击任何地方,能爆发出前所未见的能量、火光、溅射,造成各种各样的恐慌和伤害。

  现在只是初期,二十门炮火造成的伤害仅仅威慑和恐吓,主要是轰击他们城头的各种碉楼和床子弩。但真正的伤害其实是有限的。

  每一发炮弹都是对西夏兴庆府的放血。远征军的炮兵们放炮放了个爽歪歪,他们觉得这是放烟火,但是对曹晟和大宋来说每一发放出去都是钱。

  当然这些成本在赢得战争后都是可以回收的。与此同时,花这些钱可以加速兴庆府沦陷,保护宋军士兵的性命损耗,无论如何都是赚了。

  于是抠门如曹蒙,也不急于决战,只是下达了命令:不许兴庆府得以休养生息,十二个时辰不停开炮……

  兴庆府的城头之上,濮王李仁忠含泪汇报:随着粮草枯竭,以大宋那些神秘的火器持续攻击,兴庆府已经全乱,越来越多的西夏军士死在城头,死在炮火中,不但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惧战,这样下去破城是起早的事。

  “难道真如国师所言咱们错了。这是天意对朕的惩罚,以至于让我西夏百姓遭遇这样劫数!”李乾顺喃喃道,“在咱们做错后,天意觉得我李家不在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只有我李家离开,这片土地才会恢复宁静?”

  李仁忠悲愤的道:“陛下!时至今日勿要再听那人的妖言惑众,我李家政策当然有错,但这不是自暴自弃的时刻,我们就是这片土地的子孙,生于斯长于斯。这片土地病了是咱们没做好。然而就如同一个残废的人、纵使我们的身体有残疾,那些病痛部位也是我们自身的,是我们的血肉。我们需要纠错,但李家不会离开这片土地,或许我们做的不够好,但我们就是这里的主人!”

  这些话语气已经很重,但是鉴于现在的形势,李乾顺也没有责怪,似乎被喊醒了,于是李乾顺苦笑道:“说的对,仁忠去吧,不要固执,你带着咱们最后的力量,离开中部地区,往西往北迁移,保护好咱们的族人和这片土地的最后元气。早前我犯了太多错误,这是对我的惩罚而不是对你们,我的罪孽我来承担,我留在这兴庆府,和宋猪决一死战。”

  李仁忠抱拳死谏:“陛下勿要这么悲观,宋人有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不会离开,这就是咱们的土地,但也不是真的没转圜,现在仍旧可以妥协和曹蒙谈判的。咱们先祖依附李唐,为李唐征战,祖辈居于夏州,还赐当时的国姓李。这就是咱们的血统。所以咱们也效仿李唐,英明神武如李世民照样有过屈辱、有过城下之盟。陛下您相信我,大宋的目的不是占领、也不是灭国,咱们不能错误的理解他的战略意图,从而真的抵抗到亡国!”

  顿了顿李仁忠大声道:“以他护国军的性格脾气,他进兵我西夏以来暂时还未有宋军重大伤亡,以大宋的性格,他会接受谈判。若真的固执的到护国军付出了宋军的鲜血代价、拿下兴庆府后,那么依照他护国军传统,他们有怨气并付出了鲜血,凭啥还要谈判。这就是他们主帅的性格和理论,这就是战争的本质。”

  “可是要朕对宋国妥协……这叫他们怎么看朕?”李乾顺仍旧在考虑此点。

  李仁忠道:“再等下去,他们就对您再也没看法了,因为人都死光了,没死光的也会在破城后投降宋军,从而忘记您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事实,战争自来如此,这些东西没有完美,也不会以弱势一番的意志为转移。陛下您相信我,李世民妥协签署城下之盟时,唐朝当然对他有看法有抱怨,但那有如何?此番死不完就是胜利,少输当赢。”

  “再给朕一些时间考虑。”

  .......

  “西夏坐不住了,他们派出了战地使者,乃西夏濮王李仁忠亲来,要谈判,请求暂时在谈判期间停止对兴庆府的炮火攻击?”曹毅这个时候忽然进帐汇报。

  曹蒙淡淡的道:“行,暂停炮火攻击,但不得放松,严加警戒,目下仍是战争状态,让使节团进帐。”

  李仁忠穿着西夏中书令服饰,带着固有的仪仗进来了,且随行的官员走前,以外交使者身份,递上了西夏国书。

  曹毅接了国书递给曹蒙,看后放在桌边,然后摆手请李仁忠坐下,就此,正式承认了他们的外交使节身份。

  那份西夏国书没什么内容,只代表了谈判的态度、以西夏国的名誉,证明李仁忠他们是来外交而不是来打仗的。那么在曹蒙承认了这份国书后,就会正式的进入谈判环节,进行大抵的沟通,确定方向和路线后,曹蒙也不会退兵,会让西夏派出访宋的正式使节去汴京,递交降书。

  五月中,西夏濮王李仁忠代表西夏皇帝李亁顺进汴京正式递交降书,在此之前,大宋西征军解除除西夏皇宫二千禁军之外所有西夏军队的武装,持有武器盔甲者格杀勿论......

继续阅读: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方决战 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的岳父是宋徽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