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森笑呵呵上前,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大妻姐、二妻姐、连襟大哥、连襟二哥,一屋子的人、一排儿叫过去,喊一声就给一个利是。
二老的那份大一些,给年轻人的小一些,但年轻人也是同辈,本没有给利是的说法,这叫四个年轻人都惊讶了一下。
林成森解释说:“我和娘子在夜市摆了个地摊,专卖地豆羹,生意还不错,攒了本钱盖了个屋,年后就打算开店面了。现在手头宽裕些,自然就要孝敬二老。这些年,娘子为我。操持理家,顾不上二老、也疏远了亲姐,今日借着过年喜庆表达个心意,希望以后我们几家多多走动,可莫要冷了血缘才是。”
林成森这话说得太体面了,几人欢欢喜喜收了利是,林成森又接着给一屋子的小孩派利是,约比给妻姐、连襟的小一点,但沉甸甸的也不错了。
几个小孩欢喜的喊,“谢谢姨丈!”“姨丈大赚!”“姨丈高中!”
其中还有几个称呼不一样的,喊他姑丈。
这是庞大郎的小孩,快要开饭了,庞大郎、庞大嫂正在后厨忙着,听到声响,刚好这时走出来。
庞父庞母也算高产了,夫妻俩造了四个娃,三个姐姐、一个弟弟,给娃取名字的风格十分靠谱,就用数字来排序,女娃娃通通叫娘,男娃娃全部叫郎,因着将男女分开排行,所以庞大郎虽然是家中么子,名字里却得了个大字。
他继承香火、奉养父母,对于嫁在本地的三姐和三姐夫的故事,倒是听了一耳朵。
但三姐落魄时,他没有伸出援手,现在三姐崛起了,他也不好巴巴地上前认亲,就一直这么拖着,还以为三姐一气之下要跟自己断了呢,不想三姐回来了,他十分开心。
“呀,是三姐回来了!娘子,快出来看看,三姐带着三姐夫和小外甥回来了!”
庞大嫂一边搓着手一边走出来,跟庞大郎一样,对这个小姑子也有着愧疚的心理。
蒲小芹本来就没怪他们什么,现在知道了他们的愧疚,对他们就更加能接受了,笑笑,道:“是,我回来了。好久没有回来看看了,我又要摆地摊又要盖屋子,每天都挺忙的。对了,年初五我那新盖的屋要入伙,店也开张,到时候大伙儿一起来凑个热闹。”
大伙儿应着:“好啊好啊”、“到时候一定去”。
林成森又上来派利是,相同的话又说了一遍,庞大郎却不敢收,“三姐夫可别取笑了,那时候你和三姐她……嗨,怪我没给搭把手,如今你们好了,就攒着钱好好过日子吧。”
“小舅子这话可就说岔了,怎么说是没搭把手呢,那回娘子回来借钱,还是小舅子给的,说不用还呢。”
庞大郎嘿嘿笑了笑。
“都是一家人,小舅子既说不用还,那我就不还了。这利是,两位妻姐和连襟都有,小舅子和弟媳就收着吧。”
庞大郎于是收下了,掂了掂,可不少,跟二老的一样多呢。
三姐夫这是变着样儿,把那时候从这儿拿的两吊钱给还回来了。
一瞬间,小两口的形象在众人之间高大了不少。
礼尚往来,安安这回在外公外婆家收到的压岁钱,也是历年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