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第一个建立国家的玩家,系统特别赠送了五点科技点数,萧何没有过多的犹豫,在冶金、教育、船只各点了一点,剩下的两点都点在了火器科技上了。
至于科技点的作用有多大,萧何不清楚,所以只是大致浏览一下萧何便换到了其他地方继续看了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的资源系统彻底变了样子,具体有多少资源已经不再显示,而是只显示一个国库黄金的数量。
这一个改变倒是让萧何有点不习惯,不能总览资源储量就意味着需要让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统计汇报,而这其中又涉及到贪污问题。
不过有失有得,萧何也只能无奈接受了下来。
而在军事上,系统也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原本的领主系统在没有得到兵种图纸之前,事实上可用的兵种只有民兵。
若不是萧何凭借着装备、计谋和山神的威名,面对夷州数量庞大的土著,萧何根本难以完成逆袭。
但现在,在建立国家之后,原本的兵种立刻多出了许多基础分类:手持短剑盾牌身着皮甲的步兵、轻甲的弓箭手弩手、使用枪兵,身着重甲的枪兵、身着轻甲使用骑枪的骑兵、无甲的骑射兵。
这些没有数量限制的基础兵种出现,让萧何对即将面临的战争有了些许信心,毕竟,一旦战争再开始,自己面对可不再是土著人,而是装备将领的正规士兵。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化则是原本的称号则是全部统统取消,最后合成为了一个始皇的称号。
而令萧何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个称号并没有任何的描述,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称号名称。
不过随后的几天,萧何便发现,大汉并没有因为称号消失而生产力下降,相反无论是资源采集速度还是武器制作速度都比之前还要快上将近一半。
大汉建国十天后,夷州岛的战争突然停了下来,十八部落和印尼国陷入了僵持之中。
而这样的情况则是因为在两天前,在大汉的武器支持和军事建议下,十八部落成功的伏击了印尼的一支三万人军队,并且最终将其全数歼灭。
当然,十八部落派出的近十万大军在偷袭的情况下也出付出了将近八万的伤亡,不过这一切都不关萧何的事,萧何恨不得这样的僵持多些时候。
再十八部落和印尼国僵持的时候,整个大汉中却是处于一个非常忙碌的状态之中。
首先在军队上,萧何再次出手,将军队数量控制在了六十万,分别组建成了由秦熙率领的夷州军团、由萧壮率领的平北军团、由高常率领的镇西军团。
三支军团在建立之后立刻开展了紧张的大训练,这其中不仅仅是关于各个兵种的职业训练,还包含着思想、旗号、服从等一系列的训练,以力争将这些山越人训练成听从号令的职业士兵。
除了军队之外,新上任的官员们也忙得几乎要吐血,庞大的山越人需要登记户口、各部落的资源需要统计、各个新建立的部门之间资源的分配也需要协调。
在这些天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官员匆忙的奔波在各个部落之间。
当然,最直观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在大汉的统治区域内,无数的山越人都在进行着紧张的采集工作,树木、猎物、矿石、黄金等等一切资源都在被大量的采集后望着夷州城方向输送。
如果此刻有人从空中俯视,一定会被忙碌的夷州所惊呆。
而作为国都的夷州城和新晋的黄河城也彻底开放了动力,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武器被制造出来然后再被发放到各个军团之中,而每天也有新的制造所在建造中。
西边的黄河岸边以及入海口处的几个位置,总计十三个造船厂也全力以赴的制造着战舰。
整个大汉都呈现出了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茂密的森林被不断砍伐后变为了农田,萧何自然知道这样做很不好,但在粮食的压力下,萧何也不得不先饮鸩止渴。
大汉建国十八天之后,科技点的效果也开始出现了效果。
首先是在教育上,一些理论开始出现了苗头。
而在冶金上,青铜、铁器的质量越来越优秀,关于冶金的理论也开始被系统的整理起来。
而舰船方面却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还在继续匆忙的制作着战舰,不同的是在建造的战舰被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即将会被安装上的火炮。
是的,被点了两点科技点的火器终于一举大破了系统的限制,成功的做出了第一批可用于实战的火炮,而其中就包含了用于海战的火炮。
在萧何的建议下,用于海战的火炮主要配备了三种炮弹:
用于杀伤水手和船上士兵的霰弹。
用于让敌舰失去行动力的链弹。
用于破坏船体的铁弹。
火炮的成功研发让萧何的心情顿时大好,即使重新开战的十八部落不断的传来不好的消息。
不过唯一有点不好的就是海战的火炮采用的是铁质,这样一来虽然造价低,但却并不是太耐用,而还没有培养起来的工匠们建造一门火炮的时间又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没有工业的帮助下,这些火炮可都是一个个工人纯手工完成的。
就在大汉全面动员为战争坐着准备的时候,对峙了许久的印尼国终于再次发动了攻击。
或许是因为被十八部落顽强的抵抗激怒了,印尼国内再次对夷州增兵。
随后全军出动的印尼国疯狂地发起了攻击,即使已经有了萧何的武器援助,十八部落还是难以抵抗。
在第一天,便在损失了七万士兵的情况下丢掉了三座城市。
第二天,又损失了四万士兵,丢掉了一整个大部落的领地。
第三天,再次失去一个大部落领地。
或许是真的恼怒了,在占领之后,这一次的印尼国甚至是连青壮奴隶都不要了,直接展开了血腥的屠城行为。
而在损失十多万士兵后,十八部落对印尼国造成的损失却是仅有寥寥一万多人。
在这样可怕的战损比下,十八部落终于恐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