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冲锋的号角
皖南牛二2025-11-11 10:092,019

第二天,柳春生亲自去找的赵正。

得知情况后,赵正道:“老爷子,你亲自来找我,是想保时家的人?”

“时宫,也算忠勇,虽然忠勇用错了地方,但是人死债消。”

“而且时勇是个识天数的,大义灭亲,告发生父,不仅如此,更是以死全孝道,是个忠孝两全之人。”

“时家虽然做错了事,但是也算是情有可原,还请陛下饶恕时家。”柳春生说道。

赵正叹了口气,“要是这父子俩能效忠朕就好了。”

“陛下,大康国祚二百多年,总有一些忠臣的,未来的大顺,肯定远超大康。”柳春生道。

“罢了,就像你说的,人死债消,那就一笔勾销吧,让时家的子孙守孝,成年后再继承时家的爵位。”

“时家的真相,写好卷宗给时家老人一份,不必公开,对外就说,父子二人抓捕门阀余孽而死,让吏部给时家父子追封。“

柳春生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陛下英明!”

时家父子的死亡,引爆了全城。

经过朝廷的引导,百姓都以为这父子二人是被门阀余孽而伤所以死亡的。

无数百姓去了时府门口吊唁。

而拿到卷宗的时家老太却是惶恐不已。

得知真相后,她也不敢声张,只是朝着皇宫方向磕头。

毕竟,时宫做的可是诛九族的事情。

皇帝不仅没有追责,反而给与了追封,在外面看来,这父子两是英雄。

而京城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肃清运动。

首先就是地痞流氓混混全部都遭了殃,然后从京城开始想着京兆扩散。

各地开始响应朝廷号召。

大量的地痞流氓被拉到菜市场口审判,斩首。

短短几天时间,京兆的风气为之一变。

紧随其后的便是对功勋的肃清,但凡养了门客和游侠的,统统被拉到了菜市场口审判,也难逃斩首。

这件事也彻底轰动了全国。

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传遍了全国。

而后,大顺各地开始相应。

十二月的明州,没有新年将要到来的喜气,空气中满是肃杀之气。

菜市场口始终萦绕着挥之不去的鲜血。

再杀了一批人之后,剩下的人全都被拉去劳作,代替徭役。

柳春生几个人再次汇报。

赵正坐在龙椅上听着,面无表情。

这让本就威严极重的赵正,显得更加的高深。

“现在各地都在响应,但是也有不少冤案错案......”

“宁错杀,不放过,大顺的风气太差了,不来一个狠得,只会重蹈负责。”

“地主,门阀,豪强,必须给我彻底抹杀!”

“寒门崛起,乃不可阻挡的大势!”

“不管是谁,都不允许阻碍朕的大业!”赵正杀气铮铮,但是看着下方几个人,语气又变得柔和起来,“公国不在其列,朕可以发文,告知全国,以安人心!”

对自己的基本盘,赵正还是非常清楚的。

当农民时,他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一个地主。

当时当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主的时候,他又要想方设法的限制其他的地主。

养几十户,上百户人不一样。

这是千千万万户民。

该心狠手辣的时候,绝对不能手软。

赵正拿出了一份文章,让几人传阅。

内容也很简单,是和功勋的约定,以及和百姓的约定。

其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功勋乃公国之主,而公国共主乃中原皇朝,中原皇帝和天下万民共治天下。

其中有一句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皇帝占六成,百姓占四成。

这还是有人第一次区分责任。

自古以来,天灾人祸,都是跟皇帝绑定的。

这里发大水。

朕有罪。

罪己诏。

这里干旱,朕失责,罪己诏。

就连这里吹大风,也是皇帝的失责。

而现在,皇帝跟百姓六,四分责,就不一样了。

天下人以高标准要求皇帝。

那么皇帝也可以高要求百姓。

是互相监督的。

赵正量化责任,除了给自己解压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他在探求一条全新的道路。

封建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赵正打算从这两个制度之中取平衡。

构建一个互相制约的社会。

然后,他就是平衡的关键,但是又有绝对的特权。

以后天下亡了,就不只是皇帝的责任了。

所有人都有责任。

安息国,君主是太阳神的化身,百姓的土地,种子都是君王赐予的。

就连他们的衣服也是君王给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君王的。

神权和皇权绑定。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的一切的确都是皇帝分配的。

这里面也有可取之处。

收回思绪,赵正看着下方众人,“朕决定把这份文章公之于众,在立法之前,和天下臣民共签契约。”

“从中原大地每个州府挑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作为代表,在天下人的见证下签订此条约。”

几个人面面相觑。

什么意思?

和天下臣民共治天下?

不再是和门阀或者功勋共治天下,而是和天下所有人共治?

曹子布率先跪下,“陛下圣明!”

紧跟着卞梁也跪了下来,“圣皇将世,百姓的好日子来了!”

商律也是咂舌。

凡开国皇帝,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告知天下,他们将和谁共治。

千百年前,奴隶时代,是和贵族共治天下。

几百年前,是和世家门阀共治天下。

到了现在,是和全体臣民共治。

这意味着,百姓也有资格监督。

这是对旧时代发起的冲锋号角。

这一招真的很厉害,直打三寸。

门阀再厉害,也没有百姓多。

更别说,现在被杀的七零八落的,溃不成军。

就算还有门阀余党,能苟延残喘就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出来兴风作浪,别说朝廷,百姓都不同意。

天下苦门阀久矣。

而现在,家家户户有田地,有余粮,谁希望自己头顶压一个门阀?

至于借钱借粮,这不是还有朝廷的银行吗?

利息更低,时间更长。

还有官方背书,不比门阀更好?

现在几个人回过头去看赵正的布局,此刻都已经彻底连在了一起。

对门阀形成了必杀之局!

继续阅读:第七百六十章 宫里来了消息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