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大顺,要得不是什么官
皖南牛二2025-11-07 16:512,032

也就是说,这些食邑虽然是国公的食邑,但是,他们同样是大顺的百姓,食邑没有对他们生杀大权的掌控。

而且,公国内没有重新制定律法的权利,依旧沿用大顺的律法。

这等举措,就是害怕时间久了,闹出事端来。

可即便有着诸多的限制,也架不住这是公国,可以以这些国公的封号命名。

这种诱惑,没人能抵抗的了。

“不用谢,这是你们应得的,朕之前答应过你们,现在不过是兑现承诺罢了。”

“马上就是第二批了,最多一两个月,第二批公国就能确定下来,你们要做好准备,”赵正扫了徐凤至等人一眼说道:“第三批应该在今年年底,朕计划在三年内把欠所有功勋的国公一一兑现!”

众人也是纷纷跪拜,“陛下英明!”

“公国确定好之后,工部会联合其他部门,搞基础建设开发,会在沿途合适的地方修建城池,把更多的百姓迁移过去,公国也要搭上顺风车,更好发展。”

“朝廷为了援助公国更好的运营,有一系列的措施,希望尔等功勋,要熟读这些措施,利用规则为麾下的百姓谋福祉。”

“不过,你们也要记住了,对麾下的百姓要好些,谁家要是出现了什么纨绔,欺压百姓,朕可是不会轻饶的。”

“为此,所有功勋的子嗣,无论嫡庶,都要送到京城来读书。”

这一招就厉害了,直接釜底抽薪。

但是对功勋而言,这不算什么,他们是大顺的功勋,公国也是大顺的公国。

只要皇帝不昏聩,不随随便便撤销他们的公国,他们肯定支持。

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读书,这也是机会。

也是确保家族繁荣的条件。

众人都是点头。

有皇帝管教子嗣,他们反而更加放心。

一代代下来,他们只会更好,不会出现其他朝代那样,兔死狐烹的下场。

散朝之后,赵正又来内阁召开了会议。

“朕看了西北发来的奏折,移民怎么这么慢?这都多久了,才移过去多少百姓?”赵正眉头一皱,十阁老都吓得静若寒蝉。

“陛下,天下民生凋敝......”

“少跟朕打马虎眼,这些年,虽然死了不少人,但是大康巅峰时期,全国人口超过了四千万。

就算这些年,死一半,也要两千多万呢。”

“而且,据朕所知,各大门阀隐匿了很多人口,也就是说,人口不少于五千万。”

“朕让你们搞的人口普查,这都多久了,为什么还没有给朕一个答复?”

赵正不轻易发火,可一发火,就有人要遭殃。

主管这件事的是户部。

最初的六部尚书,都当了阁老,现在的六部尚书,都是后来提拔上来的。

“陛下,人口普查不容易,天下这么大......”

砰!

赵正猛地一拍桌子,指着眼前这个叫崔典的阁老。

这个人是原大康的吏部尚书。

桃李满天下,之所以把他提拔上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赵正承大康之名,肯定不能不用大康的老臣,不仅要用,而且比例还不能少。

“崔典,让你上来,是看中你的办事能力,而不是让你在这里给朕找借口,推诿的。”

“大顺要的是能办事的人,而不是什么官,能让你上来,就能让你下去!”

“朕不是没给你时间,从朕提议人口普查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两年了。”

“七百多个日夜,你连个具体的数据都没有,你是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的?”

崔典吓得跪在地上,“微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行,朕成全你,你年纪也大了,跟不上朕的脚步也很正常,朕给了你两年时间等你,你还一直在原地踏步。”

“朕可以容许你做事慢一些,但是绝对不允许你不做,请辞吧。”

崔典如遭雷击,“陛下!!!”

其他阁老也是吓得不敢吭气。

他们这位陛下是挺好说话的,而且也很和善,出手也是非常的大方。

可他是开国皇帝。

是从尸山血海中杀过来的。

轮手段,一点也不比其他开国皇帝差,甚至还有过之。

阁老又怎么样?

天下大权,这位拿捏再手里,谁敢说不是?

而且,这位高瞻远瞩,志向远大,一心求天下大同。

谁敢在这个节骨眼闹腾?

那就是跟天下人作对。

跟所有功勋作对。

赵正端起茶杯,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

崔典如丧考妣。

他清楚,自己彻底完了,不会有复辟的可能。

现在走,还有个体面。

要是被直接驱逐,那就真的丢人了。

“微臣自觉年老体衰,难以跟上陛下的脚步,还请陛下,恩准微臣告老还乡!”

“朕准了,念在你为国朝的贡献,朕肯定不会亏待你的,下去吧,随后就有圣旨送到。”赵正摆了摆手。

“臣,叩谢陛下。”

此前还不可一世的崔阁老,此刻走出内阁,明明外面艳阳高照,他觉得遍体生寒。

大顺,不是大康。

尔虞我诈没用。

皇帝要的是办事的人。

不能办事,再厉害也没用。

一位阁老就这么轻飘飘的被拿下了,众人都有些紧张。

赵正笑着道:“诸位,我再提醒你们一句,朝廷要的是办事的人,而不是什么大官。”

“咱们面临的是千年唯有的大变之世,天下大同就在眼前,届时国土何止翻倍,咱们将统御寰宇,天下万万之民,广袤的土地,咱们用脚走,穷极一生都无法丈量。”

“如果还继续抱着之前的旧思想去思考问题,那么即便天下大同了,也很难守住这一份基业。”

“咱们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是拨弄风雨的人,咱们惫懒一次,那么百姓可能就晚些过上好日子。”

“同样的,咱们一句话,就能改变无数人的生活,所以一定要谨慎的使用咱们手上的权利。”

“朕是这世上最富有,最有权力的人,可朕一直恪守本分,就是因为朕明白,朕夺天下不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和平,为了所有人心中那个伟大的志向!”

“谁敢阻拦,便是全天下的敌人!”

继续阅读:第七百四十章 打一棒给个枣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