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底层逻辑
皖南牛二2025-11-09 10:102,019

“这些人,都是从西南那边过来的。”

“西南小国?”

“不是,都是西南的山野蛮族。”

此话一出,太监感觉周身的气氛都变了,冷汗不住的流。

“如果朕没记错的话,西南多高山,山上住着不少野族之人,这些野族之人,世代镇守西南,算得上是忠心耿耿。”

“当初天下大乱的时候,这些野族的百姓,没有被任何人蛊惑,而是一心守在山上。”

“刘雍数次派人去劝说,甚至发兵攻打,都没能打服这些人,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背后给刘雍使绊子,给了刘雍不少压力。”

“可去年,山野族不是已经归降了吗?”

赵正那时候还没有登基,用的还是大康天子的名义。

山野族的族长对大康还是忠心耿耿的。

归降后,赵正给了山野族不少优待。

首当其冲的就是帮助他们从山林回到平原生活,帮助他们修建山野族村落。

帮他们打通出山的道路。

给与他们大康身份,发放身份证明。

在西南山野族生活的区域内,定下了一百所学校的归化。

今年年初赵正登基,山野族的族长还亲自来了,虽然是和其他代表一起来的,但是赵正印象深刻。

想到这里,他神色越发的难看,“好好好,中原女子不敢动,便去西南边陲偏僻之地掳掠女子是吧?”

“查,给朕彻查!”

原本,赵正还想继续留着青楼一段时间,然后慢慢过渡。

但是现在看,弊大于利。

现在正好在变法,索性一起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翌日,他把柳春生几个人叫来。

旋即将一份资料递给几人传阅。

几人原本还有些纳闷呢, 可看完了资料之中,一个个都面面相觑。

“看完了没有?”

几人点头。

“有什么想说的吗?”

“陛下,打击拍花子也是咱们一直在做的事情,而且律法对拍花子的惩治力度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柳春生说道:“臣以为,应该彻查京城所有烟花之地。”

卞梁斟酌了片刻,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肯定不会无的放矢,青楼这种烟花之地,皇帝肯定也不会去。

而且那些下九流的娼妓,为何能得到皇帝的瞩目。

这就很让人疑惑。

结合这些日子,皇帝推动变法,准备于天下臣民共治天下,那么这个民是不是也包含娼妓?

娼妓虽然不入流,却也是有备案有身份的。

现在的老鸨子想要像以前一样压榨娼妓可没那么容易了。

朝廷对拍花子的打击力度很大, 但是在青楼这一块,一直属于灰黑地带,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程度。

而现在,把这件事放到台面上来说,俨然不是那么简单的。

想到这里,卞梁心里有了答案,“陛下可是想要彻底消除青楼?”

此话一出,几人都纷纷侧目。

曹子布也是反应过来,“陛下,取消青楼容易,但是百姓需要引导。”

人都是有需求的。

特别是底层的百姓。

为什么军队作战,破城之后会默认抢掠?

那是为了发泄压力。

大家都是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的,都是为了女人和钱财,若是这个不许,那个也不行,谁给你卖命?

“朕的确有这个意思。”赵正道:“如果青楼合法化,那么朝廷的腰杆子永远都硬,不起来,眼下变法初始,要么不变,要变就变个彻底。”

“取消青楼,让娼妓从良,朕于天下臣民共治天下,自然也包含她们,但是共治天下的人却不能是娼妓。”

“单单京城登录在册的娼妓就有九千多人,这些人不在青楼去哪里?”

“从良后,给与她们普通人的身份,可以统一安排她们进纺织厂,或者其他的女工厂,要统一给这些人安排体检,若是有严重传染病的,一律隔离治疗,这笔钱,朝廷来出。”

“其次,立法,普通百姓不允许再进青楼......”

赵正说了不少,几个人听得仔仔细细。

商律道:“微臣说句实话,这种事,禁止不了,就好比曾经的禁酒令,越是禁酒,民间酿酒的人就更多,因为利润大。”

“朝廷不会因噎废食,禁酒令的本质是为了节省粮食,是为了百姓生活,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坏的不是条例,而是人!”

“但是,朕就是要禁止,原因也很简单,有些事情,你明知道是错的,却还要装傻,短期看,可能没什么,但是长期看,就不一定了!”

“朕比谁都清楚,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总有一些在两边横跳的。”

“但是朕要做的,是肃清风气,大顺要的积极向上, 而不是负面的,以身作则,才能够要求百姓。”

“否则那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朝廷都做不到一个带头作用,又怎么去说服别人?”

“朕也好,朝廷也罢,维持这个国家运转的基础是什么?”

几个人皱着眉头思索。

“是规则!”徐凤至说道。

“规则是运行的框架,而底层逻辑是公信力!”赵正说道:“一个皇帝,出尔反尔,荒诞昏聩,这样的人能得到臣民的认可吗?”

“一个朝廷,朝令夕改,弄得百姓苦不堪言,那么这个朝廷能让百姓敬畏吗?”

“所以,公信力才是一个国家运营的底层逻辑,对朕而言,对外作战,是功绩,可打下的这些土地如果受不住,那不过是昙花一现。

朕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经营中原,维持更长的国祚。”

“你们觉得现在的大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是朕能看到这些美好下掩藏的陷阱。”

“那是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的陷阱,久而久之,就容易让大顺无法翻身。”

“如果明知道那里是陷阱,你还要往里跳,那就是蠢!”

说到这里,赵正叹了口气,“变法犹如烈火浇油,更是悬崖边走钢丝,但是不得不做,那就那青楼开刀吧。”

柳春生苦着脸。

卞梁抿着嘴不敢说话。

曹子布,徐凤至沉思。

商律开口道:“陛下圣明!”

继续阅读:第七百六十二章 电台的诞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