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章 西平行动
陈严不严2025-11-13 14:392,677

  一份份资料被发下来,方学看看封面,红色钢印上缀两字——“绝密”!

  看着资料,再通过谢志伟的讲解,方学明白了此次任务的细节。

  昴林吞是缅克察的国防部副部长,少将军衔,平日里都是待在首都内比德。

  想要在一国首都暗杀国防部副部长,难度系数直线上升,除非使用空中打击手段。

  但是空中打击手段,会将问题无限放大。

  大国自有大国的脸面,不能毫无底线,毕竟我们一直奉行“不干涉他国内部事务的原则”。

  就好像老天爷的安排一样,此时摆在方学他们面前有一个极为优越的条件。

  缅克察的旧首都是卯光,内比德是个新首都。

  内比德位于缅克察的中部山区,不知道哪位脑子抽抽了的大佬会把这种交通不便的地方当做首都。

  迁都已经接近二十年了,到了现在的很多时候,普通人的手机通话功能都无法保证。

  在内比德的城市建筑群之外,放眼望去全是整片整片的热带雨林,距离最近的城镇都超过30公里。

  没有雄厚的国力和高效的基建手段,盲目的迁都就是这种下场。

  内比德的生活条件很是落后,于是很多政府雇员都是工作日来上班,一到周末就回到400公里以外的旧首都卯光家中。

  昴林吞也不例外,只能在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到自己位于卯光的豪宅。

  就好像疲于奔命的上班族一样,一到周末,昴林吞共计往返800公里,就算他也是“工作通勤一族”吧。

  当然高层自有高层的方式,昴林吞不用去挤公共汽车,身为国防部副部长的他,调用了一架军用直升机当做了自己“通勤”的交通工具。

  没错,预定的暗杀地点就是位于卯光的昴林吞豪宅。

  那里的防卫相对薄弱,只有昴林吞私人的安保,而且不是首都,负面影响更是小得多。

  学习进行到这儿,方学明白了为什么各级首长会把此项急难险重任务交给蛟龙了。

  优秀的特种部队比比皆是,包括陆特老大哥、肉身成圣的武特,还有人均阿斯塔特的空特,擅长海上渗透的却只有海特。

  蛟龙最擅长翻江倒海,恰好卯光是一个沿海城市,可以满足海上渗透条件。

  一支特战小队不远万里,好不容易渗透进去,当然不能只为了暗杀昴林吞一人。

  还需要突袭掉位于卯光郊区的一座大楼,黄昏大楼。(算了,本来想标注缅语,可实在打不出来。)

  那正是“传播老虎”的总部,机房里存储着大量的诈骗资料,如果能把存储服务器带回来,就可以顺藤摸瓜打掉无数诈骗网络。

  顺便,还要给背后不安分的势力一个“惊喜”。

  在资料的末页写着,此次任务的代号是“西平行动”。

  明朝开国元勋沐英征服西南,并长期镇守,被封为西平侯、黔宁王。

  以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来命名特战小队的行动代号,足见各级首长对方学他们的期望!

  工兵连在训练场上搭建完成几栋建筑,参照昴林吞的豪宅实物,完全一比一复刻。

  临时搭建一个黄昏大楼肯定不现实,只能一层一层的模拟。

  接下来的几天,孟长江的指挥着一个连的战士和方学他们对抗,不厌其烦的演练了无数遍的突入和撤离。

  直到每个人闭着眼睛都能摸到每一处台阶,谢志伟和孟长江才满意的点点头:“训练通过了!”

  每个人都是训练有素的特种兵,训练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要方学他们掌握行动中的每一个细节。

  包括登岸、接头、移动、侦察,还有任务与任务之间的衔接。

  他们执行的也不是自杀式袭击,最重要的当然是撤离。

  还有深入敌后,武器弹药肯定不能使用制式的,而且最好要在任务过程中方便补充弹药。

  当然在方便补充弹药的同时还有一个目的,隐藏自己华国的身份,毕竟还没有掀桌子,要相互留下最后一点脸面。

  可是缅克察的军工令人着急,自产的步枪只有EMER-K-1式步枪,发射5.56*45毫米NATO弹,并以30发的STANAG供弹。

  这把枪以97式突击步枪为蓝本,全枪为犊牛式布局,内部结构又参考了AUG突击步枪;

  后半段外形像是SA-80,前半段却类似M16,并不伦不类的照抄了AR系的前准星。

  此枪集众家之所短,卡弹和炸膛更是常有的事。

  就算是神经大条的丁锋,他也不敢抱着EMER-K-1式步枪去冲锋战斗!

  武器装备不需要方学等人操心,一辆装备保障车停在了射击场,作训参谋孟长江示意道:“体验射击,尽快熟悉枪械。”

  车厢打开,一溜“黑坑”系列的武器被摆了出来,不过型号各异。

  毕竟这些枪械大部分使用的是5.56*45毫米子弹,在缅克察更方便补充。

  其中11英寸枪管的HK416F-C是尖兵丁锋的武器。

  ——下边没有悬挂榴弹发射器,而是加挂了信号指示器,可以将发现的可疑目标标记在所有人的单兵终端上;

  夏雷使用的是HK-G28-E3精确射手步枪,这把枪听来陌生,但是它的次生型更响亮一些,梅国佬装备后命名为M110A1。

  ——配合使用M80A1EPR增强性能7.62*51毫米穿甲弹,有效射程可以提升到600米以上,再搭配上西格绍尔的Tango6T-1-6*24瞄准镜,可以充作精确射手步枪使用。

  ——再加上OSS套件,包括消音器、两脚架和45度偏折红点瞄具,一套下来,单单这把枪就可以买一辆奥迪A6了;

  作为机枪手的吴大山的武器与众人差异较大,不过也是“黑坑”系列,

  ——HK-MG43轻机枪,同样使用5.56*45毫米NATO子弹,取消了原有的上提把,全通导轨上安装了Vortex-UH-1全息瞄准镜;

  其余人的枪械全部相同,安装14.5英寸标准枪管的HK-G95,其实就是HK-416A7的小改型。

  ——孤军深入,再也没有火力支援,每个人的枪身都下挂有40毫米的M320榴弹发射器。

  ——其上安装有Eotech-553全息瞄具,后方串联上D-EVO增强瞄具,把倍率固定在4倍,随时应付稍远距离的目标,不用时可以翻折下来。

  李康成作为爆破手,他的枪械没有安装榴弹发射器,而是将一把XM26霰弹枪加挂在下面。

  ——倒不是为了应付近距离作战,而是专为破门使用的。

  ——通常使用的是搭配铅粉的破门弹,不过在陆战学院枪械员“丧心病狂”的改装之下,直接使用了又在装药里增加了钨丸。

  为了保密需要,副武器也需要更换,枪械架上已经摆了九把CZ-75系列手枪。

  这把枪出身名门,集合了苏式暴力美学和西式出色的人机功效,发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

  方学等人的配备的是CZ-75-SP-01-shadow,丁锋抄起一把CZ-75-FULL-AUTO不禁得意洋洋起来。

  这是一把冲锋手枪,可以将备用弹匣接驳在扳机前方当做握把,增强稳定性。

  丁锋是尖兵,冲锋手枪前方还被改装上不可拆卸的消焰消音器,这就代表他需要执行近战突击任务。

  方学对这些枪械还感到满意,最起码专业的后勤人员没有像网上的“军迷”一样人云亦云,将整支小队搭配的花里胡哨。

  除了夏雷的精确射手步枪之外,所有人的弹药都可以通用,子弹便于补充。

  甚至大部分人的枪配件都可以互换。

  而且谢天谢地,副武器没有使用牛皮吹上天的格洛克系列,虽然那是一把好枪,但是又宽又厚的握把真的不适合亚洲人的手型。

  不过刘志平有点不满意:“我的大筒子呢?”

  好家伙,没有大筒子都不会打仗了。

  谢志伟告诉他:“放心吧,等你在缅克察的海滩上登陆,接头的人员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都是不熟悉的枪械,李飞扬向着靶台方向招招手:“体验射击,尽快熟悉手中的枪械。”

  李飞扬不放心的叮嘱了一句:“但是不准抱着枪瞎突突,每一颗子弹都是花外汇买来的!”

  众人嗤之以鼻,又不是新兵蛋子,怎么会犯这种错误?

  再说,马上就要使用这些枪械执行危险的暗杀任务了,怎么可能马虎?

  

  

  

  

  

  

  

  

  

  

  

  

  

  

继续阅读:210章 壮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年蛟龙,我的一生军旅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