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上种马”的远去,更远处显现出一个庞大的身影,方学眯着眼睛却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旁的艇长扫了一眼说道:“是梅国佬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方学急忙问:“它会向我们发动攻击吗?”
艇长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
但饶是如此,艇长还是转头向武备员下达了战斗命令:
——“鹰击-83负装发射架,目标,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标定诸元,随时准备发射!”
22型导弹快艇开足马力返回,50节的航速根本不给黄蜂级两栖攻击舰靠近的机会。
几个波次的无人机远远地掠过22型导弹快艇的上空,终于还是无奈的返回。
一直如临大敌的艇长,看着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消失的方向笑了:“我都准备与你同归于尽了,可惜,你并不给我机会啊!”
虽然危机悬于一线,但是方学也开了一句玩笑:“是啊,族谱上单开一页的机会没了!”
言罢,022型导弹快艇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声,伴着发动机的轰鸣,“海上飞鲨”破浪而还。
看来梅国佬也不想将冲突扩大,虽然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一波打击就可以让022型导弹快艇葬身海底,但是他们也要承受巨大的代价。
两方相安无事,022导弹快艇返回编队位置,由半潜式母船接收。
告别艇长,方学三人再次登上“远望三号”。
见到苏文彬的时候,方学把破碎的控制主板递给他。
苏文彬心疼的直跺脚,但还是小心地收起来,准备回国后用技术手段将它复原。
天色蒙蒙亮,东南太平洋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但是舰队再次拉响长达25秒的战斗警报。
一众水兵们跑向战斗岗位,技术人员忙忙碌碌,方学等人也进入战备值班。
原因只有一个,真正的任务开始了!
与大海和敌人搏击了这么久,舰队的所有人只为等待这一刻,短短的几十秒!
海上测控部的一众工程师们面色凝重,负责测控任务实施的年轻指令长早已坐在指挥台前,不断地进行指挥调度,负责试验、训练和装备的工作人员也在不停地收集着来自各方面的最新情况。
驾驶室里,老船长站在舷窗前,注视着正前方,不停地下达各种航行口令,航海设备上清楚地显示:
——航向345度,航速12节。
惯导机房,人员早已全部就位,船姿船位系统设备也提前开机工作,冯安石带领着火箭军的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惯性导航系统校正、测星校正航向等最后准备工作。
通信机房,负责卫星通讯的工程师正仔细检查着设备状态,他坐在调度控制台前,注视着设备,侧耳仔细听着来自祖国的调度指令。
主机集控室,这里是“远望三号”的心脏,是全船的动力之源。
一走进这里,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昼夜温度在40度以上。
巨大的轮机声隆隆,噪音超过100分贝,讲话必须象吵架一样才能使彼此听到。
就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一群头发花白的老轮机师正在坚守岗位,他们全是服役二十年以上的老士官。
别看方学有时牛皮轰轰的自称“兵王”,在这群机械师面前,他就是个幼儿园的小朋友!
USB雷达机房,这是此次任务最重要的部门。
无论是参加过多次任务来保驾护航的老专家,还是刚从国防科大首次参加任务的新手,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涌现出一种激、兴奋而又紧张的表情。
甲板上,微波统一测控系统、超短波天地通信系统、单脉冲精密测量雷达等测控设备天线已经一齐指向西北方地平线,这里将是弹道导弹出现的地方。
时间过得飞快,“测绘准备”的声音响起,方学看了一眼时间。
——九月二十五日,上午,八点多。
端坐在操作台前的USB主操作手双手紧握天线操纵杆,双目紧盯着面前的示波器。
刹那间,仪器上跳出一个亮点,天线主波束随即牢牢将其套住。
一声声指令响起:
——“330发现目标!”
——“长江三号USB发现目标!”
监控台前的测控长亲自担任双捕操作,在大天线稳定跟踪后,就迅速按下几个捕获按钮,在不到五秒的时间内,完成了双向捕获。
——“长江三号USB双向捕获!”
天地信道建立起来了,船指挥中心的通报让全船上下松了口气。
紧接着,方学看到有什么东西划过天际线,宛如流星,正以几乎无法辨别的速度飞行。
冯安石难掩激动,只能尽量平静的下达着指令:“注意,弹道导弹的入地仰角一到七度!”
接到指令后,远在琼州岛的发射中心就穿达了“发送进站链”的消息。
模拟训练弹头上的图像、电源等设备开机,同步到“远望三号”上,包括入地轨道、姿态、数字图像等。
所有信息经过整合,通过船载卫星通信站,再次发回琼州岛发射中心。
——“一次调姿开始……”
随着琼州发射中心连续下达控制指令,一串串指令变成电波不停地从“远望三号”船上射向太空。
弹道导弹渐渐地按照预定轨道顺利返回大气层,跟踪仰角在慢慢的变低。
一时间,东南太平洋上就好像出现了两个太阳!
八、九点的太阳还在升起,而另一轮“太阳”马上就要掉下来。
电光火石之间,方学忍不住抬手遮挡住被刺痛的眼睛,口中大叫:
——“快看,弹道导弹,是我们的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进行最后一次变轨。
开玩笑,别说肉眼不可见,就算是最先进的雷达,都不一定能追踪它。
——“一次调姿到位!”
——“轨返分离!”
——“二次调姿开始!”
——“二次调姿到位!”
——“变轨开始!”
——“变轨结束!”
“远望三号”不停地通报指令的发送、执行情况以及弹道导弹的运行情况。
当跟踪仰角下降到5度时,中心机发出通告“遥控工作期结束”,并开始定轨和计箅各分离点参数。
4度、3度、2度、1度,USB雷达天线一直稳定地跟着弹道导弹。
——“330跟踪结束!”
——“长江三号跟踪结束!”
这声通报响起,所有的数据显示一切正常,各机房内顿时鸦雀无声。
苍老的冯安石不由自主的扶了扶眼睛,紧张的汗水已经滴落脑门。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