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他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冲出城楼,试图与攻入城内的宋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然而,此时的宋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他们人数众多,士气高昂,而且战术灵活多变。在岳雷、齐归以及韩世忠等将领的指挥下,他们如秋风扫落叶般清扫着城内的金兵。张天硕虽然英勇无畏,但在宋军的猛攻下,也渐渐地感到力不从心。
张天硕见情势越发危急,城中四处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金兵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自知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继续抵抗只会徒增伤亡。他咬紧牙关,眼中闪过一抹决绝,高声下令:“余者随我突围,能逃一个是一个,勿让平州血脉断绝!”
金兵闻言,虽心生绝望,却也知晓此乃最后生机,纷纷跟随张天硕向城西南角一处较为薄弱的宋军防线冲去。张天硕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枪,杀出一条血路,誓要为自己的部队争取一线生机。
然而,宋军早已料到金兵可能会选择突围,早已在此布下重兵,只待金兵自投罗网。岳雷更是亲自率军镇守此处,他目光如炬,紧盯着每一个可能的突破口,心中暗自计算着金兵的动向。
当张天硕率部冲至西南角时,岳雷早已严阵以待。他见张天硕身影一现,立刻认出这位金将,心中涌起一股豪情,高声喝道:“张天硕,你的末日到了!”言罢,挺枪便刺,直取张天硕心窝。
张天硕见岳雷亲自迎战,心中并无惧意,反而激发出一股斗志。他大喝一声,长枪横扫,与岳雷的枪尖相撞,发出“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两人顿时陷入激战,枪影交错,难分胜负。
周围的士兵见状,纷纷停下手中的厮杀,围成一圈,观看这场巅峰对决。只见张天硕与岳雷你来我往,枪法精湛,每一次交锋都似乎要将空气撕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天硕逐渐体力不支,动作开始迟缓。
岳雷见状,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胜利就在眼前。他猛然发力,一枪刺向张天硕的肩头,张天硕躲闪不及,被一枪刺中,鲜血喷涌而出。但他强忍疼痛,反手一枪,也刺中了岳雷的左臂。
两人同时后退几步,相视而立,眼中都有着不甘与决绝。然而,此时的张天硕已是大势已去,他身边的金兵也被宋军逐渐消灭殆尽。他深知自己已无力回天,不禁长叹一声,扔下长枪,闭目待毙。
岳雷看着眼前的张天硕,他的眼神中既有惋惜也有决绝。他缓缓开口,声音在战场上显得异常平静:“张天硕,你已然陷入绝境,为何不选择投降?或许还能保全一命。”
张天硕睁开眼,目光坚定地看着岳雷,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我既是金国的将领,便要为金国尽忠。今日之战,有死而已,岂有投降之理?”岳雷闻言,冷笑一声,摇了摇头。
他深知,对于这样的忠烈之士,任何劝说都是徒劳。他缓缓举起手中的长枪,枪尖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你既有此决心,那便成全你吧。”
话音未落,岳雷猛然发力,长枪如同闪电般刺向张天硕。张天硕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却已无力再躲。枪尖穿透他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他身体一震,随后缓缓倒下。
岳雷收回长枪,看着张天硕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他敬佩张天硕的忠勇,却也不得不为两军对垒的残酷现实所迫。他转身对周围的士兵高声喊道:“张天硕已死,金兵败局已定,大家加把劲,一举拿下平州城!”
士兵们闻言,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冲向剩余的金兵。在岳雷的指挥下,宋军如秋风扫落叶般清扫着战场,金兵节节败退,最终全军覆没。平州城终于被宋军攻破,北伐的进程也因此取得了重大突破。
拿下平州之后,宋军的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胜利的喜悦如同春风般拂过每一位将士的心田。岳雷站在平州城头,望着远方,心中已有了下一步的打算——营州,这个横亘在宋军北伐路上的又一重镇,正等待着他们的征服。
与平州城内的张天硕不同,把守营州的宋将赵文伟并没有选择殊死抵抗。面对宋军如潮水般的攻势和日益明显的败局,赵文伟心中权衡利弊,最终决定避免无谓的牺牲,选择开城投降。在他看来,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维护营州的和平与安宁,远比个人的忠诚和荣誉更为重要。
当林一飞和韩世忠率领大军抵达营州城下时,迎接他们的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赵文伟亲自打开城门,率众投降的和平景象。这一幕,让宋军将士们倍感意外,同时也为赵文伟的明智之举感到敬佩。
随着宋军正式进入营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再次迎来了新的主人。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迎接这期盼已久的和平与安宁。燕云十六州,这个自五代十国以来便与中原王朝隔绝百年的地区,终于再次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之中。
岳雷、林一飞、韩世忠等将领站在营州城头,望着这片被收复的土地,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他们知道,这场北伐之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有了无数将士的英勇牺牲和智者的明智抉择,才使得这片土地再次回归了中原文明的怀抱。
随着燕云十六州的逐一收复,中原王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国力也日益强盛。
林一飞站在营州城头,目光越过连绵的山峦,落在远方那片雄伟的关隘之上。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知道,那应该就是后世闻名遐迩的山海关。这座关隘,如同中原王朝的门户,守护着广袤的腹地,使得中原有了更为深厚的战略纵深。
他回想起自己两世为人的经历,前世对军事一无所知,而今世却能亲身参与并率军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份功绩无疑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篇章。他深知,燕云十六州的收复不仅意味着领土的完整,更象征着中原文明的复兴与强盛。
望着这片被收复的土地,林一飞感慨万千。他深知,这场北伐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将士的鲜血与汗水。而他,作为一个不懂军事的普通人,能够在这场伟大的历史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实属难得。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岳雷、韩世忠等将领,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感激。正是有了这些英勇善战的将领和智勇双全的士兵,才使得宋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收复失地。
“山海关,这就是后世的山海关啊!”林一飞喃喃自语,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中原王朝有了这里,才算真正有了战略纵深。而我,能够率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也算是个大功绩了吧。”
他深知,这份功绩不仅仅属于他一个人,更属于整个宋军,属于那些为收复失地而英勇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看着显要的地势,韩世忠目光炯炯,对林一飞说道:“林帅,您看此地形势险要,若是能请旨朝廷,在这里依山建城,加固城防,那么自此之后,我大宋将不会再惧怕金人亦或是蒙古人的侵扰了。此城将成为我们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保卫中原的安宁。”
林一飞闻言,微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中闪烁着深思。他望向远方那片辽阔的土地,心中涌动着豪情壮志。他说道:“韩将军所言极是,此地确实是个建城的好地方。不过,眼下我们刚收复燕云十六州,还需稳定局势,安抚百姓。待一切安顿妥当,我自会向朝廷上书,请求在此地建城,以巩固国防。”
说到这里,林一飞话锋一转,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至于回杭州复命之事,我想朝廷应该很快就会有所安排了。我们此次北伐大胜,收复失地,朝廷定会有所嘉奖。到时候,你我二人皆可功成身退,享受一番安宁日子了。”
韩世忠闻言,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深知,这场北伐之路虽然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有了像林一飞这样的将领,才使得宋军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他说道:“林帅说得是,我们为国尽忠,自当无愧于心。待朝廷有了旨意,我们再一起商议建城之事吧。”
两人相视而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们知道,这场北伐之战虽然告一段落,但保卫国家的重任却永无止境。他们将继续肩负起这份责任,为中原的安宁与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当林一飞提笔欲书,准备向皇帝赵眘呈递捷报,详述北伐战果,以及提议在营州附近依山建城、巩固国防的宏伟蓝图时,边疆的紧急战报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份即将凝固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