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揣测上意
背景帝2025-07-28 17:403,026

  林一飞欣慰地点点头,他知道,赵赛月已经不再是那个在绝望中挣扎的女子,而是一个拥有了新生命与新希望的战士。他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鼓励与支持。“赵姑娘,你好好休息,我会吩咐下人照顾好你。”

  午后,阳光斜洒进单州行辕,为这庄重之地平添了几分柔和。赵眘处理完一批紧急军务后,稍作休整,便又召来了林一飞。此次议事,他的神色更为凝重,似乎心中藏着千斤重担。

  林一飞接到传唤,迅速整理好衣冠,步伐稳健地步入行辕。赵眘已坐在案前,手中紧握着一卷地图,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直视着遥远的开封。

  “林卿,请坐。”赵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待林一飞落座后,他缓缓开口,“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事需与你商议。北伐在即,若我军顺利收复开封,对于那些在靖康之变时被金人掳去的皇亲国戚,你有何见解?”

  林一飞闻言,心中微微一震。这个问题复杂而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堂动荡,甚至影响北伐大局。他沉思片刻,谨慎地回答道:“陛下,此事关乎大宋皇室颜面,更牵涉到诸多旧怨新仇,微臣不敢妄言。还请陛下明示,您心中可有定计?”

  赵眘轻轻叹了口气,目光从地图上移开,望向林一飞,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林卿谨慎行事,朕心甚慰。确实,此事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朕之意,一来需顾及皇室尊严,二来亦要安抚民心,三则不可让旧怨成为北伐路上的绊脚石。”

  林一飞听后,更加明白了赵眘的忧虑。他斟酌着词句,缓缓说道:“陛下所虑极是。微臣以为,对于那些被掳皇亲国戚,首要之务是确认其身份,确保无误。而后,可依据其昔日作为与今日态度,分别对待。忠贞不屈者,当予以表彰,以示朝廷宽宏;若有背国投敌之行,则需依法惩处,以正视听。至于民心,可通过广布告示,阐明朝廷立场,让百姓知晓,我大宋对于忠奸,自有公论。”

  赵眘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林卿所言,深得朕心。此事关乎大局,需谨慎处理,不可有丝毫差错。你且先行筹备,待收复开封之日,便是我们实施此计之时。”

  林一飞一听,便领悟了赵眘话中的深意,他深知这位年轻的皇帝心中所虑,既怕那些历经金人凌辱而归的皇亲国戚成为朝廷的污点,有损大宋皇室颜面,又担心拒绝接纳他们会引发民间非议,影响民心向背。于是,他略作思忖,缓缓开口,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陛下,微臣斗胆,有一想法或许可解此难题。对于那些被金人掳去的皇亲国戚,我们大可不必拘泥于其原有的身份,而可根据其实际情况,赐予相应的爵位或官职,以示朝廷之宽容与恩典。这样一来,既不必因他们过往的经历而损及皇室尊严,又能以朝廷的名义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避免民间非议。至于其具体爵位与官职,则可依据其贡献与声望,由陛下亲自裁定。”

  赵眘听后,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深知,林一飞提出的这个方案,既顾及了皇室颜面,又兼顾了民心向背,实为一举两得之策。

  “林卿此计甚妙,既不失朝廷之威严,又能妥善安置那些归来的皇亲国戚,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纷争。”赵眘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林一飞的信任。

  林一飞见赵眘对他的前一个方案颇为认可,心中稍安,但深知此事远未尘埃落定,还需进一步细化策略,以确保万无一失。他略微调整坐姿,目光坚定,继续说道:“陛下,微臣还有一想法,或许能更进一步解决此事的棘手之处。既然徽钦二帝已不幸殡天,我等首要之务,应是寻回他们的遗体,以帝王之礼安葬,彰显我大宋不忘先祖、尊崇先皇之心。至于其他被掳的皇室宗亲……”

  说到这里,林一飞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赵眘的反应。只见赵眘眉头微蹙,似乎也在思考这一敏感问题的解决方案。于是,林一飞继续道:“对于那些身份存疑,或是证据不足以证明其皇室血统的宗亲,陛下或许可以‘证据不足,难以确认’为由,暂时不予正式承认其身份。这样,既能避免因错误认亲而引发的皇室内部纷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息民间的议论,维护皇室尊严。”

  赵眘闻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之色,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他轻轻击掌,赞道:“林卿真乃朕之肱骨之臣!此计既周全又巧妙,既体现了对先祖的敬重,又妥善处理了可能因皇室宗亲回归而引发的复杂局面。朕心甚慰,林卿果然深谙朕意。”

  林一飞谦逊一笑,拱手道:“陛下过誉了,能为陛下分忧,乃微臣之幸。只愿此计能助我大宋北伐顺利,早日收复失地,重振朝纲。”

  赵眘点头,神色更加坚定:“林卿放心,待北伐成功,朕定当论功行赏,绝不亏待任何一位为大宋江山社稷尽心尽力的忠臣。”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在这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单州行辕内,一场关乎大宋未来的重要决策悄然尘埃落定。

  林一飞离开行辕时,夕阳已斜挂在天边,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显得格外孤寂。他踏着沉重的步伐,穿过庭院,每一步都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无奈与挣扎。那一声轻轻的叹息,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如同他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忧虑。

  他深知,自己提出的方案虽看似周全,实则充满了妥协与牺牲。尤其是对于那些像赵赛月这样,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金枝玉叶,他们的命运往往被政治的波澜所裹挟,无法自主。林一飞心中暗自思量,赵赛月虽出身皇室,却历经坎坷,如今虽得救于自己之手,但未来的命运依旧未知。自己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力为她争取一个富贵安稳的生活,而这已是极限。

  回想起与赵赛月的对话,她那坚定而充满希望的眼神,让林一飞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这样说,不仅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大局考虑。赵眘作为皇帝,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宋的未来,为了保证皇位的稳固,有些牺牲是在所难免的。林一飞虽然心有不忍,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他想到自己的家室,妻妾儿女都在远方等待着他,那份责任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林一飞明白,自己不能因一己之私而置大局于不顾。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为那些无辜的人争取最好的结果。

  夜色渐浓,林一飞的心情也渐渐平复。他告诉自己,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现在赵赛月有了安全的庇护所,未来或许还会有转机。而自己,也要继续为大宋的江山社稷尽忠职守,直到北伐成功,失地收复的那一天。

  正当林一飞准备吩咐下人送来晚餐之时,一阵轻柔却坚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他微微一愣,随即放下手中的事务,缓步走向门前。打开门扉,映入眼帘的是赵赛月一身儒雅裙装,清丽典雅,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与这夜色融为一体,却又格外引人注目。

  “赵姑娘,你怎么来了?”林一飞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关切。他知道,赵赛月虽然表面看似恢复了许多,但内心的创伤仍需时日来抚平。

  赵赛月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林大人,我特地央了宦官弄了些酒菜,想请您一起用膳。一来是为了感谢您两次救命之恩,二来也想借此机会,与您聊聊心声。”

  林一飞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对于赵赛月而言,能够主动迈出这一步,实属不易。于是,他微笑着点头,侧身让赵赛月进屋,并吩咐下人将准备好的酒菜撤下,换上赵赛月带来的佳肴。

  屋内很快便布置妥当,一张小桌,两副碗筷,几碟精致的小菜,一壶温热的酒,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赵赛月与林一飞相对而坐,彼此间的距离似乎在这一刻拉近了许多。

  “林大人,我赵赛月虽出身皇室,却历经坎坷。是您,在我最绝望的时候伸出援手,让我重新看到了希望。”赵赛月的声音轻柔而真挚,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流淌而出。

  林一飞闻言,心中五味杂陈。他端起酒杯,轻轻与赵赛月的杯子相碰:“赵姑娘言重了。能为姑娘略尽绵薄之力,是在下的荣幸。只愿姑娘今后能够平安顺遂,再无波折。”

  两人边饮边聊,从北伐的局势聊到个人的经历,再到对未来的憧憬。赵赛月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而明亮,林一飞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变化。

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章 温香暖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