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淳举事(三)
背景帝2025-07-28 17:053,061

  终于,在高泰明绝望的目光中,高府的防线被彻底攻破。禁军们如潮水般涌入府中,与高家的勇士们展开了最后的决战。然而,此时的高家已经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摧毁。

  在混乱与绝望中,高兴建试图在人群中寻找逃生之路,却不幸被一个凶猛的禁军发现。那禁军毫不留情,一刀挥下,高兴建的头颅应声落地,鲜血四溅,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高泰明目睹这一幕,心如刀绞,却也明白自己的命运已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高泰明在绝望中四处张望,试图寻找一丝生机。他瞥见了院墙下的一个狗洞,那是平日里家丁们为了方便进出而留的小口。在生死关头,他竟萌生了从狗洞逃走的念头。然而,就在他刚准备俯身钻入时,一只强有力的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将他牢牢地按在了洞口。回头一看,竟是自己的一个亲信,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似乎在告诉他:“相爷,您不能走,这是您的宿命。”

  高家府邸内,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下人们和妻妾们吓得四处逃窜,尖叫声、哭泣声此起彼伏,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禁军们如狼似虎,执行着段正淳的命令,高家上下,无论男女老幼,皆难逃一死。

  武明思等人此刻站在一旁,成了段正淳最忠诚的臣子。他们目睹着高家的覆灭,心中却无半点波澜。毕竟,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他们选择了站在胜利者的一边。段正淳看着这些曾经的对手如今的臣子,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却也乐得接受。他深知,权力的更迭总是伴随着鲜血与牺牲,而今天,就是高泰明为他的野心付出代价的日子。

  突然,段正淳想起了什么,他转头对武明思等人说道:“大宋的晟王林一飞助了我们一臂之力,朕深感其恩。他此次前来,是为了调查宋境黔州当地的土司杨自龙。我们一定要帮他这个忙,以报答他的恩义。”

  武明思等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对大宋的示好,更是巩固自己地位的一次机会。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准备协助晟王林一飞完成他的使命。

  而高泰明,则在这混乱与绝望中,被禁军们生擒活捉。他望着天空中飘散的云烟,心中充满了悔恨与不甘。他悔恨自己当初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自责自己无法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和手下。然而,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的命运已经注定,等待着他的将是无尽的牢狱之灾和最终的审判。高家的辉煌,在这一刻彻底成为了过去。而大理国的历史,也将因此次事件而翻开新的一页。

  武明思想了想杨自龙的事情,眉头紧锁,他低声对段正淳说道:“陛下,杨自龙在黔州拥有数万土兵,而他本人则带着一千多族人一直被高泰明安置在最宁府。如果高泰明败亡的消息传到那里,他很可能会带着族人逃往广南地区,以图自保。这样一来,晟王林一飞在黔州就难免会遇到一场恶战。”

  段正淳闻言,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色。他坚定地说道:“那又如何?晟王林一飞助朕复位,此恩此情,朕铭记于心。他若需要,朕自当出兵助他剿灭贼寇。大将军以为如何?”

  武明思闻言,心中暗自思量。他深知段正淳的性格,一旦决定便难以更改。而且,出兵助晟王不仅是对大宋的示好,更能彰显大理国的国力与决心。于是,他拱手说道:“陛下英明,臣完全赞同陛下的决定。只是,我们需得尽快行动,以免杨自龙闻风而逃,增加了晟王的难度。”

  段正淳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果决:“大将军所言极是。朕即刻下令,调集精兵强将,准备随时出发。同时,朕也会修书一封,告知晟王我们的计划,让他有所准备。”

  武明思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准备出兵事宜。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乎大理国的威严,更关乎与晟王林一飞的友谊。他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高家的这场战斗也进入了尾声,绝大多数高家人都已倒在血泊之中,剩下的也基本上都被禁军牢牢控制。段正淳站在高府的废墟之上,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不禁对林一飞的远见感到由衷的佩服。

  正如晟王林一飞所言,虽然出手相助的人不多,但也没有几个敢于公然支持高泰明。段正淳回想起自己当机立断,让心爱的女儿婉儿去陪伴林一飞的决定,现在看来,这个决定不仅加深了大理国与大宋之间的友谊,更为自己复位之路扫清了障碍。想到这里,段正淳觉得这点牺牲还真是值得。

  此刻,得知大局已定的林一飞,在婉儿的陪伴下,缓缓来到了高府门前。林一飞身着华丽的晟王服饰,眉宇间透露出一种王者独有的威严与沉稳。而婉儿则紧跟其后,她容颜绝美,眼中却带着几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父亲的担忧,也有对林一飞的深深信赖。

  段正淳迎上前去,对着林一飞拱手道:“晟王,真是辛苦你了。若不是你的相助,朕恐怕还难以这么快就平定这场叛乱。”

  林一飞微微一笑,回礼道:“陛下言重了,大宋与大理同为友邦,互帮互助乃是应当。更何况,婉儿公主在我身边,也让我倍感亲切,自然愿意为大理出一份力。”

  婉儿闻言,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她轻轻地拉了拉林一飞的衣袖,眼中满是柔情。段正淳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欣慰,觉得女儿的眼光果然没错,林一飞不仅才华横溢,更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随后,段正淳带着林一飞和婉儿走进了高府,看着满目的疮痍和血腥,他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曾经繁华一时的高家,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真是世事无常啊。

  林一飞则在一旁默默观察,他深知权力的斗争总是残酷无情的,但看到眼前这一幕,还是忍不住有些唏嘘。他转头看向婉儿,发现她正紧紧握住自己的手,似乎是在寻求一种安慰。

  “放心吧,一切都过去了。”林一飞轻声说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坚定和力量。婉儿闻言,微微点头,心中的不安也渐渐平复下来。

  此时,林一飞派去相助段正淳的亲兵们列队前来向他复命。这些亲兵们经历了连日来的激战,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坚毅。林一飞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最为挂念的,莫过于亲兵的伤亡情况。

  他轻轻拍了拍身旁一位军校的肩膀,示意他们到一旁详谈。为了不打扰到婉儿,林一飞特意走到了离她稍远的地方。他深知,在这样的场合下,任何关于伤亡的消息都可能影响到婉儿的情绪,他不愿让她承受更多的压力。

  “你们此行可有什么伤亡?”林一飞的声音低沉而关切,他紧紧盯着军校们的眼睛,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读出答案。

  几位军校相互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位站了出来,恭敬地回答道:“禀告晟王,小人们谨遵晟王之令,只尽量在附近用复合弓放箭,以支援大理国的禁军。由于我们保持距离,并未与敌人直接交锋,因此伤亡较小。只是有几位兄弟在躲避流箭时不慎受伤,但并无大碍。”

  听到这里,林一飞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他轻轻点了点头,对军校们表示了赞许:“你们做得很好,能够尽量减少伤亡,既完成了任务,又保护了自己。待到回黔州之后,本王定当重重奖赏。”

  林一飞听闻自己亲兵并无重大伤亡,心中稍感宽慰,但眉头依旧微蹙,关切地问道:“那几位受伤的兄弟,可曾得到妥善医治?他们现在情况如何?”

  军校们连忙回答:“晟王放心,兄弟们受伤后,我们立即将他们撤离战场,由随行的军医进行了初步包扎和处理。目前来看,伤势都不严重,修养几日应可康复。”

  林一飞点了点头,心中暗自庆幸。他深知,每一次战斗,人员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虽然他们此行是为了协助段正淳复位,但林一飞始终将士兵们的生命放在首位。他转而吩咐道:“即刻安排马车,将受伤的兄弟送往最近的医馆,务必确保他们得到最好的治疗。同时,通知所有人,今夜就地休整,有了杨自龙的消息我们再返回黔州。”

  军校们领命而去,迅速行动起来。林一飞则返回段正淳和婉儿身边,将亲兵的情况简要告知。段正淳闻言,对林一飞的治军之道赞不绝口:“晟王真是仁德之人,不仅智勇双全,更懂得体恤下属,大理国能得你相助,真是朕之幸事!”

  林一飞谦逊一笑,道:“陛下过誉了。我曾做过武将,深知保护百姓、守护疆土乃是天职。更何况,大理与大宋唇齿相依,互相帮助更是理所当然。”

继续阅读:第四百七十七章 婉儿要嫁人(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