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海靖河清(大结局)
背景帝2025-07-28 17:063,053

  他轻轻舒了口气,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夜色中,他和几个族中的兄弟各自拿着锋利的刀,脚步轻盈地从侧面靠近了沉睡中的杨自龙。他们的身影在昏暗的山洞内若隐若现,如同鬼魅一般。

  似乎是感觉到了有人接近自己,杨自龙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神朦胧而困惑,正想看看是谁在打扰他的休憩。然而,迎接他的不是熟悉的面孔,而是杨武那决绝而冷酷的眼神。

  杨武的手在颤抖,但他的动作却异常迅速。情急之下,他一刀就捅进了杨自龙的心脏。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杨自龙惨叫一声,他的声音充满了震惊与不解,眼神中流露出难以置信的光芒,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杨武和那几个族人,嘴唇微动,似乎是想问他们为什么要背叛、要杀自己。

  然而,杨武没有给他任何回答的机会。他用力拔出刀,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衣衫和双手。杨自龙的身体剧烈颤抖着,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杨武,眼中满是不甘与愤怒。

  周围的族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纷纷惊醒,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有的人惊恐地尖叫起来,有的人则默默地低下了头,不敢直视这残忍的场景。

  杨武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慌乱与愧疚。他看向那些惊恐的族人,大声说道:“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活下去!回到黔州,等待我们的或许是更残酷的命运。只有献上族长的人头,我们才能有一线生机!”

  他的声音在山洞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族人,在他的影响下,也逐渐坚定了内心的选择。他们知道,这个决定或许残忍,但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夜,依旧静谧而深沉。但在这个隐蔽的山洞内,却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的背叛与杀戮。杨自龙,这位曾经的英勇领袖,最终倒在了自己族人的刀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仿佛要将这一切永远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

  正面战场上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尾声,两万交趾人大半在绝望中直接投降,林一飞并未滥杀无辜,而是下令将这些交趾人捆绑起来,准备押解至黔州再做处置。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决绝,却也不失仁慈,他深知战争的目的并非屠杀,而是止戈为武,保护家园。

  黎恒在混乱中如同漏网之鱼,趁乱逃回了交趾国都。他衣衫褴褛,满身伤痕,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投降,向国王禀报一切,祈求国家的安宁。他深知,自己的一意孤行已经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只能寄希望于国王能够挽狂澜于既倒。

  几天后,交趾国王接到了黎恒的战报,得知了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的消息,大惊失色。他颤抖着手,看着手中的战报,仿佛看到了国家的未来在黑暗中摇摇欲坠。交趾作为一个小国,这样的损失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国王不敢怠慢,立即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在朝堂上,交趾国王脸色凝重,声音低沉而坚定:“大宋与大理联手,我国损失惨重。如今之计,唯有求和方能保全国家。”他深知,硬碰硬只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泥潭。于是,他果断下令,让人起草求和的国书,分别送往大宋的晟王林一飞和大理国。

  求和国书中,交趾国王言辞恳切,表达了对于战争的痛心与悔恨,以及对于和平的渴望与向往。他承诺,愿意赔偿损失,割让部分领土,并保证今后不再侵犯大理与大宋的边境。这份国书,不仅是交趾国王的诚意与决心,更是他对于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与期许。

  林一飞在接到求和国书后,并未立即做出回应。他深知,战争虽然结束,但和平的道路仍然漫长且艰难。他需要仔细权衡利弊,确保大宋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同时,他也深知大理国的立场与需求,必须与他们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几天后,林一飞终于做出了决定。他派遣使者前往交趾国都,传达了大宋的意愿与条件。他提出,交趾必须履行求和国书中的承诺,同时加强与大宋、大理的友好关系,共同维护边境的安宁与稳定。这份决定,不仅体现了大宋的威严与实力,更展现了林一飞作为一位卓越将领的智慧与远见。

  随着求和协议的签订,这场决定命运的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对于林一飞、武明思以及所有参与这场战争的人来说,他们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与此同时,已经准备从屏边带着自己的人马返回黔州,打算过自己逍遥日子的林一飞,又收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杨自龙的族人杨武,带着二十几个杨家人,手持杨自龙的人头前来投降,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能够在黔州作为普通百姓安稳地生活下去。

  林一飞听闻此事,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他迅速召集了其他土司,一同前来确认这颗人头。在昏暗的烛光下,那颗曾经不可一世、充满威严的头颅如今却静静地躺在那里,面容扭曲,眼神中似乎还残留着不甘与愤怒。

  “这……这真的是杨自龙?”一位土司难以置信地问道。

  林一飞点了点头,他的心中也充满了唏嘘。杨自龙,这位曾经的枭雄,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掀起过无数风浪,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不过,对于林一飞来说,杨自龙的覆灭无疑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黔州地区的局势将更加稳定,百姓也能过上更加安宁的日子。

  在确认了人头的真实性后,林一飞看向了杨武和他的族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祈求与渴望,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宽恕,能够在黔州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生活。

  林一飞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你们的要求,我答应了。但是,你们必须遵守大宋的律法,不得再为非作歹。否则,我绝不轻饶。”

  杨武闻言,连忙磕头谢恩。他和其他族人纷纷表示,一定会遵守律法,好好做人。

  林一飞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战争虽然残酷,但它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与安宁。他希望,黔州的百姓们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不再受到战乱之苦。

  随着杨武等人的投降,黔州地区的局势进一步稳定下来。林一飞也开始着手准备返回黔州的事宜。他深知,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未来的路还很长。他需要继续努力,为黔州的百姓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统领大理国军队的武明思,在见证了求和协议的签订与黔州局势的初步稳定后,也准备率领他的部队返回大理,向国主段正淳复命。临行前,他特地来向林一飞告别,两位将领在战火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在这一刻显得尤为珍贵。

  “林将军,此番合作,让我见识到了您的谋略不凡,大理与大宋的友谊必将长存。”武明思拱手道,眼中满是对林一飞的敬佩与感激。

  林一飞回礼,笑道:“武将军客气了,我们共同抵御外敌,保护百姓,这是身为将领的职责所在。希望大理国在武将军的守护下,能够日益繁荣。”

  正当两人话别之际,婉儿公主悄然走进营帐,她的出现让林一飞心中一暖。武明思见状,心中已猜到了几分,他微笑着对林一飞说:“看来,我无需担心婉儿公主的安全了,有林将军在,我自是放心。”

  婉儿公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走到林一飞身边,从怀中取出一封精致的婚书,轻轻展开,展示给在场的所有人。“这是父王亲笔所写的婚书,他早已知晓我的心意,也答应了我。”

  林一飞接过婚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看向婉儿,眼中满是温柔与感激:“婉儿,此生有你,是我最大的幸运。”

  武明思见状,也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他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说道:“林将军,好好对待婉儿公主,她可是大理的瑰宝。待我从大理归来,定要讨一杯喜酒喝。”

  林一飞笑着应承,与武明思再次紧紧握手,然后目送大理军队缓缓离去,直至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随后,林一飞着手准备返回贵阳的事宜,在婉儿的陪伴下,林一飞带着自己的人马,踏上了返回贵阳的路途,那里有他的妻子苏瑶,有他的女人和儿女们在等着自己回家,接下来黔州就是他们度过逍遥快乐生活的乐土了。

  路途上,林一飞与婉儿并肩骑行,两人时而低语交谈,时而相视而笑,彼此的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林一飞的心情格外轻松。他望着远方的山峦和田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