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理之行(一)
背景帝2025-07-28 17:393,030

  然而,此刻的岛自龙并没有表露出任何异样。他微笑着走上前,对着苗人们说道:“大家放心,我会确保你们的安全和生活。等乃溪文和乃溪竹归来后,我们再一起商量如何重建乃家苗寨。”

  苗人们闻言,纷纷表示感激。他们知道,无论未来如何,至少在这一刻,他们找到了一丝希望和依靠。

  正当岛自龙有些郁闷地想着这下自己可是真的伤了元气,寨子里的青壮在这一战就死伤大半,真是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宋鹤却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走到他身旁,轻声说道:“岛自龙大土司,不必太过忧虑。晟王已经发话了,念及将军在此次战役中的赫赫战功,特赐予翁安县作为将军的封地。黔西这块地方,经此一战,已损耗颇重,战略价值大不如前,而翁安县则是一片富饶之地,足以弥补将军的损失。”

  岛自龙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意外与惊喜。他迅速权衡利弊,翁安县虽不及黔西广阔,但其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无疑能为他的势力提供新的增长点。更重要的是,这是晟王的直接赏赐,意味着他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与支持,这对于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多谢晟王厚赐,也多谢宋大人从中斡旋。”岛自龙连忙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感激。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有朝廷做后盾,自己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宋鹤微笑着摆手,示意岛自龙不必客气:“将军客气了,你我皆是为王室效力,理应相互扶持。不过,晟王也有言在先,虽然赐予将军翁安县,但黔西地区仍需将军协助管理,确保局势稳定,以待乃溪文和乃溪竹归来。”

  岛自龙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明白这是晟王对他的制衡之策。他点头应允,表示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晟王所托。

  随后,宋鹤与岛自龙开始商讨起接下来的具体安排。他们决定,一方面要着手接管翁安县,另一方面则要在黔西地区设立临时管理机构,确保在乃溪文和乃溪竹归来之前,该地区能够平稳过渡。

  与此同时,那些投降的乃家苗民们也在岛自龙和宋鹤的安抚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们开始重建家园,期待着乃溪文和乃溪竹的归来。

  另一边,贵阳城晟王府内,烛光摇曳,映照着林一飞与柳烟儿相对而坐的身影。窗外夜色深沉,府内却是一片宁静祥和,与不久前黔西地区的烽火连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林一飞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杯,目光中透露出对家人的思念与担忧。他缓缓开口:“烟儿,如今黔州三股势力,我已平其二,只余那杨自龙尚未有动静。我想,是时候把福州的妻妾儿女们都接来贵阳了,一家人团聚,也免得我整日牵挂。”

  柳烟儿闻言,秀眉微蹙,她深知林一飞的心思,却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她轻轻摇头,语气温婉却坚定:“大人不可。虽然您已平定两股势力,但杨自龙尚未露出破绽,其势力在黔州仍是最大。若此时贸然将夫人和各位姐妹们都接过来,难保路上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毕竟,人心难测,江湖险恶。”

  林一飞闻言,不禁叹了口气,他明白柳烟儿的担忧并非多余。在这乱世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他看向柳烟儿,眼中满是赞赏与感激:“烟儿,多亏有你在我身边,否则我这条路,怕是会走得更加艰难。”

  柳烟儿微微一笑,她知林一飞对她的信任与依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继续说道:“大人,不如我们先稳住阵脚,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如今黔州局势虽稳,但仍需警惕。您不妨多派些人手,暗中保护福州的家眷,确保他们的安全。”

  林一飞点头赞同,他深知柳烟儿的智谋与远见。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自思量。片刻后,他转过身来,对柳烟儿说道:“烟儿,你说得对。我们先稳住阵脚,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柳烟儿叹了口气,接着说道:“这段时间,我们的探子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打听杨自龙的情况。据他们汇报,杨自龙手下至少有四五万精兵,而且他还得到了西南面大理国的暗中支持,这使得他的实力更加不容小觑。大理国不仅在物资上给予他援助,还可能派出了一些军事顾问,帮助他提升战斗力。”

  “目前,我们只知道他大致藏匿在毕节附近,那片地区山高林密,地势险要,非常适合隐藏和集结兵力。更令人担忧的是,毕节周围的几个县也几乎都被他纳入了势力范围,这些地区的人民和资源都在为他的势力服务。这样一来,他不仅兵力强盛,还有稳固的后方作为支撑。”

  林一飞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面对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实力和广泛势力的对手,任何轻率的行动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看向柳烟儿,眼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看来,我们得更加谨慎地筹划下一步行动。杨自龙不是易于对付的角色,我们必须找到他的软肋,一击即中。”

  柳烟儿点头赞同,她深知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极为小心。她继续说道:“大人,我们不妨先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杨自龙的动向和布局。同时,也要暗中联络那些对杨自龙心怀不满的势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关键时刻给予他致命一击。”林一飞点头,表示完全同意柳烟儿的建议。

  柳烟儿继续说道:“至于大理国的皇帝段正明,他虽坐在龙椅上,但实则权力已被权臣高泰明架空。高泰明此人野心勃勃,手握军政大权,大理国的实际统治者已是他无疑。段氏一门,自古以来多以佛学为修,有的沉迷其中,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而忽视了世俗的权力斗争,这也间接导致了军权旁落至高泰明之手。”

  林一飞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记得自己上一世曾读过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大理段氏的确有着深厚的佛学底蕴,且其中不乏武学奇才,如段誉之辈,不仅精通六脉神剑等高深武学,更有着一颗慈悲为怀的心。但眼前的现实似乎与小说中的描绘大相径庭。

  “那么,段氏一门中,可还有人精通武艺,能与高泰明抗衡吗?”林一飞好奇地问道,他想知道现实与小说之间的差异究竟有多大。

  柳烟儿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据我所知,如今的大理段氏,已鲜有能人异士出现。那些醉心于佛学的族人,大多已远离了江湖的纷争,更不用说精通武艺了。而那些沉迷于享乐的,更是不足为虑。正因如此,高泰明才能如此轻易地掌控大理国的军政大权。”

  林一飞闻言,心中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小说中的段氏一门,虽历经波折,但总能涌现出英雄人物,守护大理的安宁。而现实中的大理国,却似乎已步入了衰败的境地,权力旁落,民不聊生。

  “看来,大理国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林一飞沉声道,他深知,在这样一个局势下,想要对付杨自龙,就必须更加谨慎地筹划每一步行动。

  柳烟儿点头表示赞同:“的确如此。大理国的局势虽然混乱,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我们可以尝试与高泰明接触,看是否能从他那里获取一些对杨自龙不利的情报。同时,也要加强我们自身的情报收集工作,确保对杨自龙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林一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深知柳烟儿的智谋与远见,有了她的协助,自己在这条权力的道路上无疑会走得更加稳健。

  “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林一飞果断地说道,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只有不断地筹谋与行动,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与家人的安全。

  林一飞想了想,眉头微皱,对柳烟儿说道:“我是否需要亲自去一趟大理国,会一会这位高泰明?我可以痛陈利害关系,让他不得插手杨自龙的事,顺便也许还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重要的情报。”

  柳烟儿闻言,略作思索后点头称善。她说道:“大人此计甚妙。您曾率领宋军灭金,威名在外,只要先给他写信,言明是奉旨平乱,高泰明必不敢轻易得罪大宋。

  大理不过是个小国,如果得罪了大宋,恐怕只有被灭国的下场。他应该会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林一飞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自己在大宋的地位和声望,对于小国君主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威慑。于是,他决定采纳柳烟儿的建议,先给高泰明修书一封,阐明自己的来意和立场。

继续阅读: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理之行(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