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城不久,街上就来了一支庞大的迎接队伍。队伍前头,大理国主段正淳身着华丽的王袍,面带和煦的笑容,身边簇拥着一众大臣和卫士。而在他身旁,大理国的权臣高泰明也显得格外庄重,他身穿锦袍,手持玉笏,眼神中透露出对林一飞一行的重视与期待。
“晟王远道而来,大理上下倍感荣幸!”段正淳热情洋溢地高声说道,他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引来阵阵欢呼。
林一飞见状,连忙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上前行礼道:“大理国主亲自迎接,林某实在不敢当。此行乃是为了大宋与大理的和平与稳定而来,愿两国友谊长存。”
段正淳微笑着扶起林一飞,道:“晟王客气了。大理与大宋乃是西南小国,素来向大荣称臣,所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至关重要。本王早已听闻晟王英明神武,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高泰明也上前说道:“晟王,大理国已经为您准备好了行援和宴席,请务必赏光。”
林一飞感激地点点头:“多谢国主和权臣的盛情款待。”
在段正淳和高泰明的陪同下,林一飞一行人被迎进了大理国的王宫。王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中原的庄重与典雅,又融入了白族的民族特色,让人不禁赞叹不已。
宴席上,大理国的官员们纷纷向林一飞敬酒,表达着对大宋使者的敬意和友好之情。林一飞也一一回敬,与大家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在宴席上,段正淳还特意安排了一场白族的歌舞表演。舞者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饰,手持各种乐器,载歌载舞,将白族的文化与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林一飞一行人被这欢快的氛围所感染,纷纷鼓掌叫好。
宴会结束后,林一飞被安排在了豪华的行援休息。他躺在柔软的床铺上,回想着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次大理国之行不仅仅是一次政治上的访问,更是一次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
他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深入了解大理国的风土人情,为自己了解大理国和杨自龙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在王宫的另一侧,段正淳和高泰明也在商讨着关于林一飞此行的相关事宜。他们深知,这次访问对于大理国来说意义重大,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高卿,你觉得晟王此行究竟有何意图?”段正淳问道。
高泰明沉思片刻后说道:“国主放心,晟王此行定是为了宋境的一位土司杨自龙而来,他奉皇命平定黔州之乱,那杨自龙手下有四五万的兵马,正是他的劲敌。”
提到杨自龙,段正淳的神色不由自主地黯淡下来。他本欲开口,想说杨自龙不过是个偏远之地的小土司,高泰明为何要对他如此重视,甚至不惜答应他诸多条件,还因此得罪了大宋,这到底是为何。
但话到嘴边,段正淳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他意识到,自己现在不过是个名义上的皇帝,实际权力早已被高家牢牢掌控。在这样的情境下,发表意见也不过是徒劳。
高泰明见状,只是淡淡一笑,似乎早已洞察段正淳的心思。他对杨自龙的事情却只字不提,转而将话题引向了如何更好地款待林一飞,以及如何借此机会加强与大宋的友好关系上。
“国主,晟王此次来访,是我们大理国展示自身实力与诚意的大好机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一切顺利进行。”高泰明语气温和却坚定,他深知这次访问的重要性,不容有丝毫差错。
段正淳虽然心中仍有不满和疑惑,但也只能点头应允。他明白,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他已经失去了主动权。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力配合高泰明,维持大理国的表面和平与稳定。
夜深人静之时,段正淳独自坐在寝宫中,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五味杂陈。他回忆起大理国曾经的辉煌与自由,再看看现在的自己,不过是个被高家操纵的傀儡。想到这些,他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悄然滑落。
而另一边,高泰明却在书房中灯火通明地忙碌着。他深知杨自龙的事情复杂且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既要满足杨自龙的要求,又不能得罪大宋。
在高泰明看来,杨自龙虽然是个小土司,但他手中的兵马却是不容小觑的力量。如果能够妥善利用这股力量,对于大理国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但如何平衡好杨自龙与大宋之间的关系,却是高泰明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这一夜,无论是段正淳还是高泰明,都各自怀揣着心事难以入眠。而林一飞却在行宫中安然入睡,对即将面临的复杂局势毫无察觉。他不知道的是,这次大理国之行,将会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经历之一。
高泰明随后就告退回了自己的府邸,留下段正淳独自在寝宫中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望着天花板,心中涌动着无尽的忧虑与不甘。终于,他再也躺不住,决定去找自己的妻子——刀氏,倾诉一番心中的苦闷。
刀氏是大理国的一位贵族之女,她聪明睿智,性格坚韧,是段正淳在宫廷斗争中难得的盟友和慰藉。段正淳轻手轻脚地来到刀氏所住的宫殿,只见殿内烛光摇曳,刀氏正端坐在镜前,整理着长发,神情专注而温柔。
“陛下,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刀氏见段正淳一脸不快,关切地问道。
段正淳叹了口气,走到刀氏身旁坐下,将今日高泰明与林一飞会面的事,以及高泰明与杨自龙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刀氏。他还坦诚地表达了自己无时无刻不想把高氏一族从大理国的权力中心除去的决心。
“高泰明此人,野心勃勃,他早已将大理国的实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我虽为国主,却如同虚设。今日见林一飞,我更是意识到,大理国若不能摆脱高家的控制,终将走向衰败。”段正淳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愤怒。
刀氏听后,沉默片刻,然后缓缓说道:“陛下,高家势力庞大,不可轻举妄动。但您也不必过于忧虑,我们还有机会。”
“哦?你有何良策?”段正淳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
刀氏微微一笑,道:“高泰明虽然狡猾,但他也有弱点。他过于自负,且对权力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法离间他与杨自龙的关系,让他们自相残杀。同时,我们也要暗中培养自己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高家铲除。”
段正淳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他握住刀氏的手,感激地说道:“多亏有你,否则我恐怕早已被这宫廷斗争压得喘不过气来。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的计划行事,争取早日夺回大理国的实权。”
刀氏温柔地点点头,道:“陛下,您是大理国的国主,是百姓们的希望。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大理国一定会重现昔日的辉煌。”
段正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紧紧握住刀氏的手,急切地说道:“爱妻所言极是,但你可曾想过,大宋国的那个晟王林一飞,虽然是个文官出身,但他手握兵权,且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尤其是他曾率领宋军直捣黄龙,灭金之壮举,更是让人闻风丧胆。此人不仅有勇,更有谋略,实乃当世豪杰。若能得到他的相助,我们对抗高家的胜算无疑会大大增加。”
刀氏闻言,微微皱眉,她理解段正淳的急切,但也深知此事并非易事。她轻声说道:“陛下,林一飞年轻英俊,有钱有势,妻妾想必也不会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又岂会轻易卷入他国的宫廷斗争之中?就算陛下有心求助于他,又能用什么办法让他心甘情愿地帮助我们呢?”
段正淳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与无奈。他深知自己提出的这个建议,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但他并未放弃,而是继续说道:“爱妻所言极是,但我相信,这世间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林一飞虽然位高权重,但他此次前来大理,必然也是带着某种目的。我们若能找出他的需求,投其所好,未必不能打动他。”
刀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深思。她缓缓说道:“陛下所言也有道理。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我们需先了解林一飞的性格、喜好以及他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式与他接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说服他帮助我们。”
段正淳听后,连连点头。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必须谨慎行事。于是,他握住刀氏的手,感激地说道:“多亏有你,否则我恐怕早已被这宫廷斗争冲昏了头脑。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的计划行事,争取早日找到说服林一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