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眘见林一飞走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站起身来,迎上前去,低声问道:“林大人,皇宫那边可都安排妥当了?”
林一飞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殿下放心,一切都已经按照计划进行,只等陛下一声令下,我们便可行动。”
赵眘闻言,心中稍感踏实。他转身看向在座的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大人,今日之事关乎我们未来的命运,希望大家能够齐心协力,共襄大举。”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这场逼宫行动不仅关乎个人的仕途,更关乎整个朝廷的稳定与未来。因此,每个人都充满了决心和斗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开始商议具体的行动细节。张浚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韩世忠等武将则纷纷表示愿意为赵眘的登基贡献力量。
林一飞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他深知,自己作为整个计划的策划者之一,责任重大。因此,他时刻保持着警惕和冷静,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议事厅内的讨论逐渐接近尾声。赵眘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诸位大人,今日之事关乎我们大家的命运。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共同为朝廷的未来而努力。”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行礼,表示愿意誓死效忠赵眘。在这一刻,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而林一飞则默默地站在一旁,心中既感到兴奋又感到紧张。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
虽然林一飞一再强调保密,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如履薄冰般谨慎,然而,皇宫这座权力的漩涡中,秘密总是难以长久隐藏。掌灯时分,夜色已深,皇宫的角落中,几位精明的宦官在巡逻时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他们发现,平日里熟悉的将官面孔似乎一夜之间换了大半,新上任的守卫虽然同样严谨,但那股陌生的气息却难以掩饰。
这些宦官深知皇宫内部的权力斗争,他们立刻意识到这背后定有深意。其中一位叫李徕的宦官,迅速将这一发现告知了正在批阅奏章的赵构。赵构闻言,手中的笔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深知林一飞是普安郡王赵眘的心腹,此番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无疑透露出赵眘的不凡野心。
“逼宫?”赵构心中暗自思量,他并非等闲之辈,多年的皇位之争早已让他练就了一身处变不惊的本领。然而,面对可能的逼宫威胁,他的第一反应便是寻找智囊。他想到了已经致休在都城杭州的魏国公秦桧,这位昔日的宰相以其深沉的城府和独到的政治眼光,曾多次在关键时刻为赵构化解危机。
赵构立刻下令,派遣心腹宦官前去请秦桧进宫。宦官们快马加鞭,穿过夜色中的杭州城,直奔秦桧的府邸。然而,当他们抵达时,却被告知秦桧因病卧床,无法进宫面圣。宦官们心中疑惑,却也无可奈何,只得匆匆返回皇宫,将这一情况如实禀报给赵构。
赵构闻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安。秦桧的托病不来,让他意识到此事或许比想象中更为复杂。他深知秦桧的性格,若非事出有因,绝不会轻易拒绝自己的召见。赵构开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他明白,此刻的自己必须保持冷静,任何慌乱都可能让局势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皇宫外,夜色依旧深沉。林一飞并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泄露,他正与赵眘及一众文武官员在郡王府中焦急等待。
正当众人围坐在郡王府的议事厅中,气氛紧张而凝重,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张浚,这位一向沉稳老练的宰相,突然打破了室内的寂静。他猛地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视了一圈在座的众人,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殿下,情况一定不对了。虽然我们的侍卫都是精挑细选,口风严密,但皇宫之内,宦官众多,他们耳目众多,又擅长察言观色,难保不会从一些细微之处发现端倪。”
赵眘闻言,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一旦计划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在座的众人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纷纷投来焦急的目光。
林一飞见状,立刻站到了赵眘身旁,目光坚定,仿佛是在无声地告诉赵眘,他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情况。赵眘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看向林一飞,声音低沉而坚定:“林大人,现在该如何是好?”
林一飞稍作思考,迅速作出决定:“殿下,现在唯有让我立刻回宫,封锁宫门,防止消息进一步扩散。同时,您需带着诸位大人立刻进宫,趁夜色掩护,发动逼宫。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赵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转向在座的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大人,事不宜迟,我们即刻行动。成败在此一举,希望大家能够全力以赴。”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各自准备。林一飞则迅速出门,跨上早已备好的骏马,直奔皇宫而去。他心中明白,这一刻,他肩负着整个计划的成败,不能有丝毫差错。
到达皇宫后,林一飞立刻找到了负责把守宫门的将领齐归。他神色严峻,对齐归低声吩咐:“齐将军,传我命令,立刻关闭宫门,没有普安郡王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进出皇宫。有敢擅自出入者,立斩!”
齐归闻言,虽然心中疑惑,但看到林一飞那不容置疑的眼神,还是立刻下令关闭了宫门,并加强了守卫,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赵眘带着一众文武官员,也在夜色的掩护下,迅速向皇宫进发。夜色深沉,皇宫内外,一场关乎皇权更迭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
赵构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的不安如同潮水般涌来,每一次脚步的落下都似乎在敲击着他紧绷的神经。他深知,赵眘的计划一旦启动,便如同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而现在,他必须尽快召集自己的亲信大臣,商议对策,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来人!”赵构一声令下,立刻有宦官上前听命。“速去召集张俊、王渊等几位大臣进宫议事,不得有误!”宦官领命而去,赵构则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到来。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却始终不见宦官们带着大臣们进宫。赵构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再次下令,派遣更多的亲信宦官出宫。但这一次,派出去的人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赵构开始感到愤怒和恐慌交织在一起,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笔墨纸砚都随之跳动。“这些废物!都是干什么吃的!”他怒吼着,但愤怒并不能改变现状。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跑了进来,神色慌张。“陛下……陛下不好了!”宦官喘着粗气,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说!到底怎么了?”赵构怒视着宦官,声音几乎要震破屋顶。
宦官颤抖着身体,低声说道:“陛下,奴才们……奴才们派出去的人都被禁军拦住了。林一飞大人下了死命令,没有普安郡王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进出皇宫。刚刚有个宦官硬闯,结果被……结果被当场斩杀了!”
赵构闻言,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他猛地站起身来,怒目圆睁,仿佛要将整个皇宫都吞噬进去。“这帮逆贼!朕要杀了他们!朕要杀了他们!”他怒吼着,声音在书房内回荡。
然而,愤怒并不能改变现状。赵构深知,此刻的自己必须保持冷静,才能想出对策。他开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但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那种被逼迫、被围困的感觉。
夜色依旧深沉,皇宫内外,一场关乎皇权更迭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而赵构,这位帝王,此刻却如同被困在囚笼中的猛兽,愤怒、恐慌、无助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要窒息。他明白,自己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一旦赵眘的逼宫行动成功,他将会失去一切。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了侍卫们的打斗声,那声音短促而激烈,如同暴风雨前的雷鸣,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很快,御书房的门被猛地踹开,木屑四溅,一股凛冽的寒风随之涌入,让书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韩世忠,这位身经百战的武将,手持雁翎刀,眉宇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他身后紧跟着几个同样如狼似虎的武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赵眘的忠诚。林一飞也紧随其后,他的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依然坚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宰相张浚、户部尚书胡铨等文臣也紧随其后,他们的步伐稳健,神情肃穆,仿佛是在参加一场庄严的仪式。他们的到来,为这场逼宫行动增添了更多的重量和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