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请旨赴黔(一)
背景帝2025-07-28 17:413,017

  在妥善部署了营州和平州的防御,以及确保了幽州大炮的安全与维护后,林一飞亲自率领一支精兵,踏上了回返杭州城的路途。

  他的心中挂念着另一场即将展开的战斗——南疆的黔州之乱。

  这次回返杭州,林一飞的心情异常复杂。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他心中却难以平复。他想的更多的,还是自己在远方家中的亲人——那两个应该已经出世的孩子,以及那些娇妻美妾们。

  想到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和妻妾们温柔的笑容,林一飞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不到二十四岁的年纪,他已经封侯拜相,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如今终于有机会回到那个充满温情的家,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欢乐。

  他深知,自己身为将领,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也会渴望那份家的温暖,渴望与亲人共度时光。这次回杭州,他打算好好陪伴家人,弥补这些年因征战在外而缺失的陪伴。

  然而,林一飞也清楚,南疆的黔州之乱尚未完全平息,这也是他此次回京的重要任务之一。他需要在朝堂之上,与群臣共商对策,制定平定叛乱的计划。虽然心中挂念着家人,但他更明白,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福祉才是他最终的追求。

  在回返杭州的路上,林一飞不禁遐想联翩。他想象着自己回到家中,孩子们欢笑着扑进他的怀抱,妻妾们为他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伤痛都将烟消云散,只留下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林一飞一路上心绪难平,对家中妻子苏瑶及一众美娇娘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几乎令他夜不能寐。每当夜深人静,他便借着微弱的火光,从马背上取出随身携带的家书,一字一句细细品读,仿佛能从中汲取到无尽的力量与温暖。那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情,成了他长途跋涉中最坚实的依靠。

  归心似箭,林一飞命令队伍加快行进速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停留,但即便是如此紧迫,考虑到士兵们的体力和战马的耐力,加之沿途需要处理的一些紧急军务,还是耗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踏上了杭州城的土地。

  随着城门的轮廓在薄雾中渐渐清晰,林一飞的心情愈发激动。

  林一飞进城后,夜色已深,万籁俱寂之中,只余下马蹄声和偶尔传来的更鼓声交织在杭州城的宁静里。尽管归心似箭,渴望第一时间见到久别的家人,但他深知身为朝廷重臣,职责所在,不容丝毫懈怠。于是,他下令队伍稍作休整,先派出一名亲兵,快马加鞭前往家中报信,告知家人他已平安归来,随后便整顿衣冠,准备前往皇宫复旨。

  亲兵领命而去,林一飞则带着其余随行人员,穿过熟悉的街道,向着皇宫的方向行进而去。月光下,杭州城的轮廓显得格外温柔,但林一飞的心中却满是即将面圣的肃穆与对国事的忧虑。

  到达皇宫时,守门的侍卫见是枢密院使林一飞归来,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通报进去。不久,一名内侍匆匆走出,引领林一飞前往御书房。沿途,宫灯盏盏,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映照出林一飞坚毅而沉稳的步伐。

  皇帝赵眘此刻正于御书房内批阅奏章,得知枢密院使林一飞一回京便先来复旨,心中甚是欣慰。在他看来,林一飞不仅战功赫赫,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忠君爱国之心,时刻将国家大事置于个人情感之上。于是,赵眘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吩咐内侍将林一飞带进御书房。

  林一飞步入御书房,只见室内烛光摇曳,皇帝赵眘端坐于案前,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期待。林一飞行礼毕,赵眘起身相迎,言语间满是赞赏:“林卿家辛苦了,此番征战有功,朕心甚慰。听闻你一回京便先来复旨,足见你心中有国,朕心甚安。”

  林一飞则是笑着回应道:“天佑大宋,使我军得以收复燕云十六州,此乃陛下洪福齐天,也是我大宋将士用命之果。陛下曾答应过臣,待到功成之日,便准臣还乡享受富贵。如今虽南疆黔州之乱未平,但臣愿带少量兵马,为陛下永守黔州之地,以保我大宋边疆安宁。”

  赵眘闻言,哈哈大笑,声音中带着几分爽朗与欣慰:“林卿家,朕自然知道你的忠心与想法。你年轻有为,战功卓著,此次朕确实是准你带家眷前往黔州的。只是啊,林卿你还不到二十四岁,便已封侯拜相,乃是我大宋之栋梁,朕心中实在不舍啊。”

  林一飞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皇帝对自己的器重与信任。他恭敬地低下头,声音坚定而诚恳:“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但臣深知,身为大宋子民,为国效力乃臣之本分。黔州之乱一日不平,臣便一日难以心安。臣愿以身许国,为陛下分忧解难,保我大宋江山永固。”

  赵眘看着林一飞,眼中闪烁着赞赏与信任的光芒。

  他缓缓走到林一飞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林卿家,你有此等忠心与担当,朕心甚慰。你放心,待黔州之乱平定,朕定当重重赏赐于你,这次你率军出征便可带家人去黔州居住,这样也可以安享天伦之乐。”

  林一飞大喜,这正是他谋划已久的退身之策。他深知宋朝历史上,许多功臣最终都难逃被猜忌的命运,而自己手握北伐军重兵,更是容易引起君王的猜疑。如今皇帝赵眘主动提出让他带家眷前往黔州,实际上也是乐见他交出北伐军的兵权,前往那片相对蛮荒的边陲之地。

  林一飞心中暗自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保全家族荣耀,又能避免君王猜忌的完美出路。他恭敬地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陛下圣明,臣愿领旨前往黔州,为大宋边疆安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眘看着林一飞谦卑而坚定的态度,心中更加满意。他深知林一飞是个有才能且忠诚的文官,但手中握有重兵始终是个隐患。如今林一飞主动请缨前往黔州,无疑为他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

  君臣二人几乎是一拍即合,赵眘当即写下圣旨,任命林一飞为黔州节度使,负责平定黔州之乱并镇守边疆。

  林一飞接过圣旨,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期待。他知道,这次前往黔州虽然意味着要离开繁华的京城和名利场,但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与家人共度时光、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

  随后,林一飞又向赵眘请旨,言辞中带着几分谦逊与期待:“陛下,臣斗胆再请一事。臣计划在黔州盖一座大大的府邸,以便家眷能在此安享生活,同时也能彰显我大宋的威仪,使黔州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恩泽。

  赵眘闻言,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他深知林一飞此举不仅是为了个人家庭的安稳,更是为了稳定黔州民心,加强朝廷在边疆的影响力。于是,赵眘大方地应允道:“黔州之地,朕许你在贵阳开府建衙,并管理黔州之地一切军政大事。你只需确保黔州的蛮族头人忠于朝廷,维护边疆安宁,其余之事,朕皆放心交由你去处理。”

  林一飞心中暗自思量,赵眘的这番话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更是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他深知,在黔州开府建衙,意味着他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更灵活地处理边疆事务。同时,管理军政大事的责任也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然而,对于林一飞来说,这并非难事。他曾在北伐战争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相信在黔州,他也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他心说:“这件事虽然不好办,但比起率军北伐、直捣黄龙的功绩来说,却简单得多了。”

  林一飞再次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地说道:“陛下圣明,臣定不负所望。臣将在黔州尽心尽力,为大宋边疆安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眘满意地点点头,他深知林一飞是个值得信赖的将领,也是个有能力的文官。将黔州交给他管理,无疑是最佳选择。于是,他再次拍了拍林一飞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林卿家,你此行任重而道远。但朕相信,以你的才能和忠心,定能不负朕的期望。待你平定黔州之乱,朕定当重重赏赐于你。”林一飞站起身来,目光坚定而充满自信。

  林一飞很是高兴,顶着朗月繁星出了皇宫,心中盘算着如何在黔州大展拳脚,同时也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他的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而此时的皇帝赵眘,望着林一飞离去的背影,心中却另有计较。他深知林一飞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手握重兵之时,即便是君王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继续阅读:第四百一十二章 请旨赴黔(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