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峰看见线索墙上的“竹筏”“目击者”“棚户区”等信息后,惊讶不已:“你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
叶小禾将父亲的日记递给他:“不是我,是他。”
山峰接过日记,细心翻看,泛黄的纸张认真的笔迹。
叶小禾看着日记本,感慨万千:“我妈走的那天,我就把全家唯一的合影和这本日记埋在了树底下,我讨厌这些东西,尤其这本日记。我爸抱它的时候比抱我的时候都多,我记得我爸找不到日记崩溃的时候,我很高兴。”
山峰看了她一眼,虽然知道她的心情,但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你应该早点把它拿出来。”
叶小禾转过头,不让自己的心情流露出来:“是应该早点,但如果不是周宇出事,我根本想不起来这回事。”
山峰坐下来,认真地翻看,看见了“竹筏”。“竹筏?他当年就怀疑过竹筏作案……”
“对。吴翠兰。”叶小禾指了指日记本的后页。
山峰翻看:“吴翠兰……他是因为吴翠兰才怀疑竹筏的?”
“对,吴翠兰是夔州人,是在竹筏上被发现的,包括了你说的那四点,剪发,竹筏,窒息,雨夜,所以父亲曾怀疑是同一个人作案。”
山峰恍然大悟:“也就是说,吴翠兰死在竹筏上,你父亲因此推断,小白鸽应该也是在竹筏上,只不过因为意外被转移了。那么就是说,我看到凶手的第一现场和小白鸽被发现的水塘,这中间的水路,的确是有竹筏的。”
叶小禾点了点头,有段时间叶永年总带她去坐竹筏,就是为了沿江而下寻找目击者。那个时候她年纪还太小,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山峰快速地翻看日记,但是没有看到结果。
叶小禾翻到一页,上面写着: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之后,沿江而住的很多人就走了,我爸的整个工作重心也偏移了。他一个人想做成这件事,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这也是他最过不去的地方。”
山峰看着日记本,二十年前,叶永年也做过一模一样的事情:“他做的是对的,就差一点,差一点……”
说着,他掏出笔记本,将自己画的线路图展示给叶小禾:“你看,我也是这么理解的……”
叶小禾不等他继续,就将父亲手绘的地图递给他:“你俩想的一样。”
叶永年的手绘地图,几乎和山峰的一模一样。山峰看着两张地图,激动不已。
“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做了一样的事。”
叶小禾有些感慨:“二十年了,又回到这个起点了。”
山峰看着叶小禾:“不晚,现在开始就不晚。”
他一点也没有耽误,立刻就去局里找江流。此刻的江流,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也不为过。何艾离家出走了,把女儿珊珊留给了他,要逼他做出选择。一边是他最爱的工作,一边是他最爱的家人,离了哪一边都活不下去。江流一边着急办案一边还要照顾珊珊,差点上火。尤其是今天抓的这个大壮,之前是周胜的小弟,嘴巴硬得很,怎么问都不说。江流又急又气。
他阴着脸回到会议室,姗姗已经睡着了,他既疼爱又愧疚的给女儿盖上毯子,刚才的烦闷已经消失了。办公室里,罗成他们正在吃夜宵——方便面加鸡腿。
他们跑了一天,这还是正经的第一顿。江流一边坐下一边环视了一圈:“哎,刘悦呢?跟山峰跑了大半天,查着什么了?”
刚才还在,现在又跑没影了。一转头,看见罗成正把他自己的鸡腿放在刘悦的碗里,顿时笑了。
“这傻小子。”
“哎哟,人家不喜欢弟弟!”
大家都笑了起来,罗成一脸不情愿地又把鸡腿夹了回去:“你们干啥啊!”
江流被他逗得笑出来:“你干啥啊?你又夹回去干啥啊?”
罗成举着筷子愣在空中,不知所措。
江流刚准备再逗他两句,刘悦忽然走进来:“江队!”
他抬头正要打趣,却愣了一下,看到了后面跟着的山峰。区别于他的尴尬,山峰非常地坦然。江流忍不住看了一眼刘悦,眼神中的责怪之意明显。也不提前说一声,都没有准备好。
山峰为刘悦解释了一下:“是我突然来的,发现了案件的线索。”
江流愣了一下,赶紧把旁边还在吃面的罗成赶走:“去去去,没听见有线索了吗?赶紧准备!”
很快,办公室就收拾好了,大家围聚在案情分析板前,一个个目光如炬。
案情分析板上,山峰已经画好了线路图,在每个重要地点的标记旁边,还有简单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