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座这人的迷信,很多人都知道。不过一般没人敢公开的说出来。毕竟这种暴力部门,搞封建迷信,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架不住他自己时不时的就在陆忠锐面前秀一波。着实让陆忠锐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密码本跟电台,都已经交上去了。如此让你归队这件事到是做对了。如今年关将近,今年我军情处的战果不错。但是也不能大意,越是年关将近,越要小心。”
“是。”
“好了,去做事吧。奖金什么的,总务处会给你们发放的。”
按理说,缴获电台跟密码本在军情处是绝对的大功一件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陆忠锐这里,就有点稀松平常了。
走出处座的办公室,陆忠锐这件事算是彻底的交代过去了。李铁跟流流星那边,一个人两百大洋。
剩下的钱就全部归陆忠锐支配了。搞定这些之后,陆忠锐终于抽时间给塞缪尔回了信。表示自己有时间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这一次两人没有大使馆见面。主要是这是一次私底下的交易。并不适合在那种场合交谈。
塞缪尔对这件事非常的上心。主要是推销武器就是他的工作。卖的越多,提成越多。所以,他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份生意的。
两人在一家美租界的会所见面。这里是各大租借的人们举办活动沙龙的地方。
“陆这边,好久不见,希望你带来了好消息。”
“那要看你带来了什么消息。”
“看来我今天不会失望而归了。看看吧,这是我们能够提供的武器名单跟价格。你可以随便选购。”
塞缪尔说着,给了陆忠锐一张清单,上面密密麻麻是各种型号的美式武器。
入眼的第一款枪械就是m1加兰德步枪。
陆忠锐也是有些惊讶。因为按照他的记忆,今年上半年,美国才开始量产加兰德步枪。实际上,现在美国自己的军队也不过是刚刚刚装备,而且尚未经过多少实战。
但是仔细一想,其实理由也非常简单。柯尔特公司,估计也是打折用中国军队来测试这只步枪实战性能的主意。所以,才拿出了最新的产品。
但是别人不知道,陆忠锐可是非常清楚。加兰德步枪,可是二战中,性价比最高的步枪之一。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半自动步枪,是除了M1卡宾枪外美国在二战中产量最大的轻武器。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表明M1步枪是当时最好的步枪之一。在中国俗称“大八粒”。
M1加兰德步枪的供弹方式是比较有特色的,装双排8发子弹的钢制漏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最后一发子弹设计完毕时,枪会空仓挂机。弹夹会被退弹器自动弹出弹仓,会发出声响来提醒士兵重新填装子弹。
这枪在40年,有过一次大改。但是这即便是第一版的加兰德,性能也是比汉阳造强多了。
有意思的是,加兰德步枪并不是柯尔特公司的。这枪是斯林菲尓德兵工厂和温切斯特公司联手制造的。
只能说,塞缪尔拿的是柯尔特公司的钱。但是拿出来的武器清单,第一个居然不是自己主家的武器。着实让人印象深刻。
二战时期,步枪的选择有很多。实际上,从综合性价比来说。德国的武器性价比也不差。但是这个时代也是美式装备大爆发的年代。
看看清单上的后面几种武器。都是陆忠锐心仪的武器。如果有可能,他真的想直接一样买上几万件。只可惜囊中羞涩,只能反复的斟酌挑选。
除了步枪,陆忠锐对冲锋枪要求更多。塞缪尔带来的多种冲锋枪的选择。陆忠锐综合各种考虑,最终选了汤姆逊。
这枪也算是一代传奇了。有着芝加哥打字机,芝加哥小提琴等等各种外号。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这枪刚刚出现的时候,基本上是无人问津。
汤姆逊冲锋枪是自动武器公司的汤姆逊将军,决定为军队提供的一种自动武器。
在汤姆逊还在美国远征军的时候就发现BAR步枪的导气式结构又沉又重,而且复杂,有时在堑壕中不是很可靠。
退役后要求公司下属的O.V.佩斯和T.H.奥克霍夫一起设计新型的自动武器。
之后就有了汤姆逊的诞生。
M1921是汤姆逊的第一个正式型号,由柯尔特公司外包生产,一共15,000支。这把枪使用了高质量的胡桃木制作枪托、握把和手枪握把。枪管使用烤蓝刻纹。售价225美元。
没错,就是225美元。要知道这时候,一辆通用汽车不过400美元。
毫无悬念的,这枪出厂之后。公司直接面临着破产,因为实在是太昂贵了。军队对此完全没有兴趣。
后来还是美国的黑帮拯救了这个公司。黑手党不缺钱,这种暴力昂贵的武器,正好适合他们。但是即便如此,这枪在初期卖的其实也是很一般。毕竟黑帮不是军队,不可能大批量的购买。
M1928是美军第一种大量装备的版本,加装降低射速的装置,理论射速从800发/分钟降低到600发/分钟。主要是美国海军和马润在用。
这也是陆忠锐采购的版本。价目表上售价是210美元。这个价格堪称贵的惊人。
但是陆忠锐对这种枪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这枪中短距离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
生在兔子家,陆忠锐深刻的明白。兔子的火力不足综合征,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步枪这东西,需要大量的训练有素的士兵,才能够发挥出火力压制的效果。
但是冲锋枪不用。尤其是巷战中,手持冲锋枪的士兵,杀伤力是步枪无法比拟的。
陆忠锐心中很清楚,就算是自己能够集结一支军队,参与南京保卫战。
也不可能跟日军在城外分出胜负。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日军放进城内,进行一场巷战。
还是那句话,他并不指望真的打赢日军,守住南京城。在没有海军,空军支援的情况下。守住这座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拖延时间,让百姓撤退。另外一个就是杀人。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这是陆忠锐信奉的兵法。南京城可以放弃,但是日军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死人。他的目的是在巷战中,尽可能的杀伤日本职业军人。在他的想法中,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多杀几个总归是没坏处。
而且因为整体实力的差距。他最多只有一到两波的巷战机会。毕竟日本人是掌握着制空权的,还有海上舰炮的威慑。所以,他需要在短时间内,给日军制造最大限度的伤亡。
这也是选中汤姆逊冲锋枪的原因。这枪在巷战遭遇战中,堪称神器。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贵了,太消耗子弹了。
但是没办法,性价比更高的m3冲锋枪,现在还没面市。目前选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步枪冲锋枪,之后就是机枪。
机枪这东西,从一战出现之后,就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模式。大规模的集群冲锋再也没有效果了。战争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火力对拼的时代。
二战时期,最有名的机枪,当属大名鼎鼎的希特勒电锯,mg42。这款机枪在整个二战,堪称世界各国的噩梦。同时,也是仿制的对象。
美国人就曾经疯狂的痴迷于mg42,想要仿制出一款类似的通用机枪。最终的结果,算不上失败,但是也不是很成功。
因为军械部希望研制一款全新的、类似德国MG34和MG42的“通用机枪”。
但是美国步兵委员会希望尽快为部队提供一些机枪,他们认为从头开始研制新型机枪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他们在谈判时表示,为勃朗宁M1919A4配备一个类似M1918A2BAR自动步枪那样的两脚架,一根更轻的枪管、一个枪托和一个类似英国布伦轻机枪的提把。就可以得到一挺能够满足作战需要的轻机枪。
最终,步兵委员会赢得了这场谈判。改装后的M1919A4被命名为M1919A6,成为一款新的标准武器。
这枪诞生的磕磕绊绊,但是后来在实战中表现其实非常不错。一直服役到了六十年代,算是经典枪型了。
M1919跟M1917基本结构上,基本上没有区别。拆掉两脚架之类的这些东西,美国大兵自己都分辨不出来。
而这个枪系,最出名的战役,是在后来的太平洋战场上。因为M1919能够拆掉支架,用毛巾包着手,端起来更为灵活的使用。
太平洋战场上,一位猛人用这样的方式操作水冷的M1917A1机枪进行应急射击。一夜之间超度了一千多的鬼子。由此可见,这个系列的机枪,性能其实是非常可靠的。只是综合属性上,比希特勒的电锯差了一点。
而那位猛人叫做约翰·巴斯隆。
当时约翰巴隆斯所在的班。全班15个人12亡,只剩巴斯隆和另外两个伤号战友。
巴斯隆用两挺机枪和手枪顶住了日军持续的冲锋。其中一挺机枪出了故障,还是巴斯隆亲手修好的。
从24日一直到25日凌晨援军到来的这段时间里,巴斯隆不得不亲自穿越火线到处搜罗弹药以顶住近三千名日军的攻击,日军死伤惨重。巴斯隆遂一战成名。
据统计,这场战斗他一个人差不多润了一千多的鬼子。整个二战战场,乃至整个战争史都称得上是一号狠人了。